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82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7:00
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属于面料后整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聚酯纤维面料后处理装置清洗面料的水容易变脏,停机换水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胶卷和裁切机构,胶卷设置在固定杆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面料在移动的过程中,面料经过两组胶卷外侧时,面料表面的大部分灰尘和杂物会粘附在粘胶面上,减少面料水洗前表面的灰尘,延长水的使用时间,降低换水的频率,再通过第一气缸带动下滑动组件移动,下滑动组件通过联动绳索带动上滑动组件向另一组胶卷靠近,通过第一电机使第一裁切组件转动,第一裁切组件转动对最外层胶层进行裁切。第一裁切组件转动对最外层胶层进行裁切。第一裁切组件转动对最外层胶层进行裁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后整理
,特别涉及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有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品“锦上添花”的加工过程,后整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大类,根据后整理的目的以及产生的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整理、外观整理和功能整理。
[0003]聚酯纤维面料俗称“涤纶”,聚酯纤维面料生产时为了达到更好面料品质,需要对其进行后处理,聚酯纤维面料生产时表面会附着灰尘和其它杂物,在后处理工序中需要对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洗,现有的后处理装置在清洗时对聚酯纤维面料直接进行清洗,清洗面料的水容易变脏,在更换水脏水时需要停止机器,且换水时间较长,耽误工作时间。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热风机,设置在底座上端的脱水机构,底座上端设置有除灰机构,底座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底座内部设置有清洗机构,底座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除灰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一板架,设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二板架,第二板架一侧贯穿开设有换胶口,且换胶口开设有两组,设置在第二板架一侧的裁切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板架一侧的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两组,设置在第一板架一侧的防护箱,设置在第二板架一侧的防偏堵块,且防偏堵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防偏堵块与两组所述的换胶口相匹配,设置在固定杆外侧的胶卷;裁切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箱内部的上卡合组件,设置在防护箱内部的下卡合组件,设置在上卡合组件内部的上滑动组件,设置在下卡合组件内部的下滑动组件,且上滑动组件与下滑动组件结构相同,设置在上滑动组件一侧的第一裁切组件,设置在下滑动组件一侧的第二裁切组件,设置在上滑动组件一侧的弹簧,设置在上卡合组件与联动绳索之间的联动绳索,设置在下滑动组件一侧的第一气缸;胶卷包括设置在固定杆外侧的内筒,内筒外侧设置有胶层,且胶层设置有多层,胶层一侧设置有粘胶面,胶层另一侧设置有无胶面;上卡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内部的第一上槽块,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内部的第一下槽块,第一下槽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索杆,第一下槽块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孔,下卡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内部的第二下槽块,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内部的第二上槽块,第二上槽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索杆,第二上槽块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二滑孔;上滑动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第一上槽块与第一滑孔之间的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
滑块一侧的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一侧的连接口,第一滑块一侧贯穿开设有转孔,第一裁切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一侧的第一转杆,设置在第一转杆一侧的正向刀片,设置在正向刀片一侧的第一螺丝,第一转杆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料槽,第二裁切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滑动组件一侧的第二转杆,设置在第二转杆一侧的反向刀片,设置在反向刀片一侧的第二螺丝,第二转杆一侧开设有第二夹料槽。
[0006]进一步地,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废料箱,设置在废料箱一侧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底部的送料组件,设置在固定板底部的夹料组件,设置在固定板底部的挡块,固定连接在挡块一侧的第三气缸。
[0007]进一步地,送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端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的定位竖板,转动连接在定位竖板一侧的下滚筒,转动连接在定位竖板一侧的上滚筒,设置在定位竖板一侧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上滚筒固定连接,设置在定位竖板一侧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下滚筒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外侧设置有三角带。
[0008]进一步地,夹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的滑槽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块底部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底部的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输出端的固定横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一侧的定位横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横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定位横杆两端的第二连接杆,两组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两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片,夹片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齿,且防滑齿设置有多组。
[0009]进一步地,底座一侧开设有上料槽,上料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上料转杆,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撑杆,且撑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撑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导料杆,底座上端开设有清洗槽,清洗槽内壁一侧设置有机械箱,清洗槽内部设置有顺料杆,且顺料杆设置有四组,清洗槽内壁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底座一侧开设有收卷槽,收卷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杆。
[0010]进一步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械箱一侧的第一滚筒刷,设置在机械箱内部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滚筒刷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三齿轮一侧的第三电机,第三齿轮与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机械箱一侧的第二滚筒刷,设置在机械箱内部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滚筒刷固定连接,且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设置在机械箱一内部的第五齿轮,且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设置在机械箱一侧的涡轮叶。
[0011]进一步地,脱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第二定位块,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一侧的第一转筒,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一侧的第二转筒,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一侧的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第一转筒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一侧的第七齿轮,第七齿轮与第二转筒固定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六齿轮与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烘干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外箱,外箱两侧均开设有料口,外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支风管,且支风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支风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主风管,主风管与热风机固定连接,外箱内部设置有烘干滚筒,且烘干滚筒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烘干滚筒与两组所述的支风管转动连接,烘干滚筒外侧开设有出风孔,且出风孔开设有多组。
[0013]进一步地,外箱内部顶端设置有冷水箱,冷水箱底部设置有铝板,外箱内壁两侧均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一侧开设有流水口,集水槽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水管,立水管与流水口相匹配,立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水管,横水管与进水口相匹配。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的聚酯纤维面料放在上料转杆上,通过导料杆将面料导到胶卷外侧通过面料与胶卷接触,使粘胶面对面料上的灰尘进行粘附;S2:通过第一气缸使第二裁切组件向胶卷靠近对胶层进行裁切,裁切的胶层一侧卡在第一夹料槽内部,通过联动绳索使第一裁切组件同时向另一组胶卷靠近,通过第一电机使第一裁切组件转动,使裁切的胶层绕在第一裁切组件外侧,通过夹料组件夹取裁切的胶层,通过第三气缸和送料组件把裁切的胶层送到废料箱内部;S3:通过第一滚筒刷和第二滚筒刷对面料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一侧的热风机(6),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脱水机构(5),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设置有除灰机构(2),底座(1)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3),底座(1)内部设置有清洗机构(4),底座(1)上端设置有烘干组件(7);除灰机构(2)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第一板架(21),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第二板架(22),第二板架(22)一侧贯穿开设有换胶口(221),且换胶口(221)开设有两组,设置在第二板架(22)一侧的裁切机构(23),固定连接在第一板架(21)一侧的固定杆(24),且固定杆(24)设置有两组,设置在第一板架(21)一侧的防护箱(25),设置在第二板架(22)一侧的防偏堵块(26),且防偏堵块(2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防偏堵块(26)与两组所述的换胶口(221)相匹配,设置在固定杆(24)外侧的胶卷(27);裁切机构(23)包括设置在防护箱(25)内部的上卡合组件(231),设置在防护箱(25)内部的下卡合组件(232),设置在上卡合组件(231)内部的上滑动组件(233),设置在下卡合组件(232)内部的下滑动组件(234),且上滑动组件(233)与下滑动组件(234)结构相同,设置在上滑动组件(233)一侧的第一裁切组件(235),设置在下滑动组件(234)一侧的第二裁切组件(236),设置在上滑动组件(233)一侧的弹簧(237),设置在上卡合组件(231)与联动绳索(238)之间的联动绳索(238),设置在下滑动组件(234)一侧的第一气缸(239);胶卷(27)包括设置在固定杆(24)外侧的内筒(271),内筒(271)外侧设置有胶层(272),且胶层(272)设置有多层,胶层(272)一侧设置有粘胶面(2721),胶层(272)另一侧设置有无胶面(2722);上卡合组件(231)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箱(25)内部的第一上槽块(2311),固定连接在防护箱(25)内部的第一下槽块(2312),第一下槽块(231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索杆(2313),第一下槽块(2312)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孔(2314),下卡合组件(232)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箱(25)内部的第二下槽块(2321),固定连接在防护箱(25)内部的第二上槽块(2322),第二上槽块(232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索杆(2323),第二上槽块(2322)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二滑孔(2324);上滑动组件(233)包括活动连接在第一上槽块(2311)与第一滑孔(2314)之间的第一滑块(2331),设置在第一滑块(2331)一侧的第一电机(2332),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2331)一侧的连接口(2333),第一滑块(2331)一侧贯穿开设有转孔(2334),第一裁切组件(235)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2331)一侧的第一转杆(2351),设置在第一转杆(2351)一侧的正向刀片(2352),设置在正向刀片(2352)一侧的第一螺丝(2354),第一转杆(2351)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料槽(2353),第二裁切组件(236)包括设置在下滑动组件(234)一侧的第二转杆(2361),设置在第二转杆(2361)一侧的反向刀片(2362),设置在反向刀片(2362)一侧的第二螺丝(2364),第二转杆(2361)一侧开设有第二夹料槽(236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收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一侧的废料箱(31),设置在废料箱(31)一侧的固定板(32)设置在固定板(32)底部的送料组件(33),设置在固定板(32)底部的夹料组件(34),设置在固定板(32)底部的挡块(35),固定连接在挡块(35)一侧的第三气缸(3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料组件(3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2)上端的第二电机(331),与第二电机(33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皮带轮(33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2)底部的定位竖板(333),转动连接在定位竖板(333)一侧的下
滚筒(334),转动连接在定位竖板(333)一侧的上滚筒(335),设置在定位竖板(333)一侧的第一齿轮(336),第一齿轮(336)与上滚筒(335)固定连接,设置在定位竖板(333)一侧的第二齿轮(337),第二齿轮(337)与下滚筒(334)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337)与第一齿轮(336)相啮合,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336)一侧的第二皮带轮(338),第二皮带轮(338)与第一皮带轮(332)外侧设置有三角带(339)。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纤维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料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2)底部的滑槽块(341),活动连接在滑槽块(341)底部的第二滑块(342),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342)底部的第二气缸(343),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343)输出端的固定横杆(344),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342)一侧的定位横杆(345),转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官忠姚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仟柔布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