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65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碳板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碳板包括本体和两个第一支撑片,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上述碳板,碳板嵌置于中底中,运动鞋采用上述运动鞋鞋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避免了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本体、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我们脚的房屋,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科学造型的鞋子,会使我们的双足穿上之后,不但不累,而且很舒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跑鞋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双好的跑鞋在提高跑步成绩、保护跑者、提高训练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跑鞋在每一步落地时,因挤压中底转换蹬地姿态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跑者大量的能量,无法满足跑者对跑鞋舒适度、缓震与回弹性的需求,且运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避免了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所述碳板包括本体和两个第一支撑片,所述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片;所述本体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分别自第二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本体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形成于所述后跟区和前掌区,所述足弓区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足弓区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自前向后延伸的加强筋,各加强筋沿碳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000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前掌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足弓区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后跟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支撑片的前后端均与本体平滑过渡。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碳板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二纤维单元,所述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0
°
,所述第一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
取向为45
°
,所述第二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

[0011]技术方案七,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包括中底和如技术方案一至六中任一项所述的碳板,所述碳板嵌置于所述中底内。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中底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碳板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碳板适于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贴合于容置槽的槽底;所述下层中底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碳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层中底贴合于下层中底时,所述碳板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所述中底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支撑片对应的部分形成侧边开口。
[0013]基于技术方案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还包括贴合于下层中底下表面的大底;所述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
[0014]技术方案十,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其采用技术方案七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鞋鞋底。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技术方案一中,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可知,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一支撑片的最低点低于本体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一支撑片相对于本体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后跟区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一凹槽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片和第一凹槽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从而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更好的回弹性和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且缓震性能佳;此外,碳纤维铺设而成的本体可改善鞋底的弯折刚度,从而减小鞋底弯折时间,在启动与跑步过程中更为迅速和安全。
[0017]2、技术方案二中,本体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分别自第二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可知,在前掌对应的区域,第二支撑片的最低点低于本体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二支撑片相对于本体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前掌区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二凹槽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片和第二凹槽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脚趾发力离地,因此跑步时外侧的第二支撑片先着地,可以为脚外腰提供更好的支撑性,随后的脚触地过程中,脚会压住本体的前掌部分,本体的前掌部分和外侧的第二支撑片的高低落差可以使得第二凹槽下压回弹,过渡到内腰时,脚趾发力离地的过程中,本体的前掌部分和内侧的第二支撑片再次使得第二凹槽下压回弹,如此,使得前掌在蹬地和离地的过程中本体产生两次回弹,从而提高了碳板的回弹性;此外,后侧的第一凹槽与两个第一支撑片的结构与前侧的第二凹陷和两个第二支撑片的结构相配合,使得碳板的前后侧形成两个滚动结构,这种滚动结构可避免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快速滚动,通过曲线造型,实现快速滚动推进,跑动
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从而可将每一分落地能量转换为驱动向前的推进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和更好的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
[0018]3、技术方案三中,本体的结构设置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加工更为简单;足弓区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且在实现良好回弹性的同时保证了对于脚前掌良好的支撑性;更有利的是,上述设置使得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的结构形成杠杠结构,足弓区为杠杆结构的支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碳板(100)包括本体(10)和两个第一支撑片(20),所述本体(10)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131),所述第一凹槽(13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20)分别自第一凹槽(13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片(30);所述本体(10)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30)分别自第二凹槽(11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0)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11)分别形成于所述后跟区(13)和前掌区(11),所述足弓区(12)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121),所述第三凹槽(12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凹槽(12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11)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31)的深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足弓区(12)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自前向后延伸的加强筋(122),各加强筋(122)沿碳板(1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前掌区(11)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足弓区(12)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后跟区(13)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支撑片(30)的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扬张雪群庄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斐乐体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