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60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楼梯扶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包括支柱,支柱上设置有扶手,支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扶手上设置有抓取机构和夹持机构,抓取机构包括:滑孔开设在扶手的顶部右侧,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在滑孔的内壁背面,正齿轮固定套设在转轴的另一端外壁,齿条滑动连接在滑孔内壁左侧,且齿口与正齿轮啮合,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齿条的左侧顶部,且限位块的底部与扶手的顶部接触连接。通过同时调节两个液压杆,使其内杆向上延伸,并推动固定块上移,同时带动扶手升高,根据不同人群的身高习惯对扶手进行高度调节,避免高个子坠落的风险,避免矮个子抓取费劲的问题。避免矮个子抓取费劲的问题。避免矮个子抓取费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梯扶手
,具体为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

技术介绍

[0002]楼梯扶手是楼梯护栏的支撑杆,免焊接集成组装工艺,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一通、侧通、横通、底通均为合金铸件,外表采用静电防腐喷涂工艺,多种颜色,经久耐用;管材经过高温热浸锌处理,外表静电防腐喷涂工艺;立柱矩管经过全自动数控设备冲孔,组装速度快,工期时间短,现场组合安装快
[0003]目前楼梯扶手主要是装配在楼梯面的低点和高点之间,用于供人上下楼梯抓取扶握。
[0004]但是:
[0005]1、楼梯扶手的结构通常较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人群的身高习惯进行调节高度,导致身高较高的有坠落风险,身高较低的抓取扶手需要抬高胳膊,比较费劲。
[0006]2、孩童在上下楼时,由于扶手的结构以成人设计为主,所以孩童无法触碰到扶手,而抓取纵向排列的护栏中存在空隙,容易出现抓空抓漏的现象,具备安全隐患。
[0007]3、扶手的支柱之间存在利用空间,通常是粘接或者钩挂一些横幅海报,但是粘接会留下胶水印,钩挂会损伤支柱护栏的表面,导致刮擦损坏。
[0008]4、通常在上楼时,行李需要抱着、扛着搬运,浪费体力,增加上楼负担,楼梯扶手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用率,仍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支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抓取机构和夹持机构;
[0011]抓取机构包括:
[0012]滑孔,开设在所述扶手的顶部右侧;
[0013]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孔的内壁背面;
[0014]正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壁;
[0015]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孔内壁左侧,且齿口与所述正齿轮啮合;
[0016]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的左侧顶部,且限位块的底部与所述扶手的顶部接触连接;
[0017]所述转轴、轴承一、正齿轮、齿条、限位块的数量各有两个,且各自的另外一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孔的内壁右侧;
[0018]抓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齿条的底端之间。
[0019]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20]液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壁;
[0021]固定块,底部与所述液压杆的内杆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块同时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壁;
[0022]卡槽,开设在所述扶手的顶部左侧;
[0023]抓臂,是“U”型结构,且U型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所述扶手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抓臂方便人从上或者下进行任意姿势的抓取动作,达到合适的舒适性。
[0024]优选的,所述支柱、凹槽、升降机构的数量各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依次与扶手的底部后侧固定连接。
[0025]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是倾斜设置。
[002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27]三个护栏,顶部依次与所述扶手的底部后侧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柱之间;
[0028]横板,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护栏的正面底部;
[0029]两个螺杆,底端分别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板的底部,且各自的另一个分别活动贯穿横板的顶部两侧,并向上继续延伸;
[0030]两个转片,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螺杆的延伸端之间;
[0031]压板,两侧均开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分别与两个螺杆螺纹连接;
[0032]两个卡块,背面顶部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正面。通过设置卡块对横幅海报的表面进行夹紧。
[0033]优选的,所述压板的背面依次与三个护栏的正面接触连接。通过设置护栏防止扶手中部漏空。
[0034]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柱的正面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辅助板的底部两侧。通过旋转打开辅助板,方便行李箱搬运。
[0035]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设置有楼梯,所述楼梯包括踏面、踢面,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低处的踏面和高处的踏面上。人踩在踏面上进行上下楼。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通过同时调节两个液压杆,使其内杆向上延伸,并推动固定块上移,同时带动扶手升高,根据不同人群的身高习惯对扶手进行高度调节,避免高个子坠落的风险,避免矮个子抓取费劲的问题。
[0038](2)、本专利技术通过抓臂可以从上方或下方进行抓取,抓杆位于较低处,便与孩童抓取,增加了孩童可以触碰的扶手,避免抓空抓漏的现象,提高安全性。
[0039](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横幅或者海报的顶边塞在横板和压板之间,并通过旋转转片,将螺杆带动旋转,并促使压板通过螺孔进行下降,从而压住横幅海报,增加护栏的利用率,避免横幅海报粘接留下胶水印,避免钩挂损伤护栏表面,防止刮擦损坏。
[0040](4)、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了可利用的辅助板,并通过合页旋转辅助板,使其翻转贴在楼梯上,形成一个倾斜的坡面,便捷行李等物品在上下楼过程中的运输,减少体力浪费,减轻上楼负担。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扶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板的立体图。
[0047]图中:1、支柱;2、扶手;3、升降机构;301、液压杆;302、固定块;303、卡槽;304、抓臂;4、抓取机构;401、滑孔;402、转轴;403、正齿轮;404、齿条;405、限位块;406、抓杆;5、夹持机构;501、护栏;502、横板;503、螺杆;504、转片;505、压板;506、卡块;6、辅助板;7、楼梯;8、踏面;9、踢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5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包括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上设置有扶手(2),所述支柱(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扶手(2)上设置有抓取机构(4)和夹持机构(5);抓取机构(4)包括:滑孔(401),开设在所述扶手(2)的顶部右侧;转轴(402),一端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孔(401)的内壁背面;正齿轮(403),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402)的另一端外壁;齿条(404),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孔(401)内壁左侧,且齿口与所述正齿轮(403)啮合;限位块(405),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404)的左侧顶部,且限位块(405)的底部与所述扶手(2)的顶部接触连接;所述转轴(402)、轴承一、正齿轮(403)、齿条(404)、限位块(405)的数量各有两个,且各自的另外一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孔(401)的内壁右侧;抓杆(406),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齿条(404)的底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液压杆(301),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块(302),底部与所述液压杆(301)的内杆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块(302)同时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壁;卡槽(303),开设在所述扶手(2)的顶部左侧;抓臂(304),是“U”型结构,且U型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所述扶手(2)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式楼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凹槽、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水生刘欠如杨先军罗军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源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