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59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顶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抛射框,固定架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弹框,抛射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抛丸泵仓,抛丸泵仓上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抛丸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双抛丸装置增加钢板表面抛丸处理宽度,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最大程度减小和集约装置尺寸,既能满足一次性抛丸可达到较大宽度,又可以巧妙地解决上面提到的制造成本等问题,降低能耗与维修保养难度,操作简便且环保。简便且环保。简便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冲砂处理的抛丸装置为单叶轮结构,其基本原理为通过高速电机带动抛丸叶轮一起转动产生的离心力高速抛射磨料撞击生锈钢板表面,将钢板表面锈斑剥离,从而恢复钢板原先本色并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
[0003]但由于受限抛丸叶轮外径尺寸及相配的电机功率,其单机抛丸冲砂区域宽度一般较窄,当需要一次性冲砂宽度更大时,如果仍采用单机抛丸装置,要么用现有抛丸装置对此焊缝区域依序抛丸至少5次,要么则需要设计更大单抛丸叶轮直径、更高单机功率电机,而后者,则意味着抛丸装置的尺寸和质量将更大、电机功率更高,因为抛丸叶轮和电机转子工作时高速运转,针对旋转件的动平衡要求极高,而对较大尺寸的旋转件,如果制作时稍微有点偏心的质量,高速运转时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力,从而造成剧烈振动和巨大噪音,严重时会破坏轴承、直至设备;
[0004]故其加工难度急剧增加,并且整个机构会变得很庞大和更重,占用更大作业空间,不利环保与轻量化,且造成了设备维修保养不方便和难度高的问题;
[0005]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顶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抛射框,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弹框,所述抛射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抛丸泵仓,所述抛丸泵仓上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抛丸电机。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丸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抛丸泵仓的一侧侧壁中间,所述抛丸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均设置在抛丸泵仓的内部中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轮均与抛丸泵仓匹配,所述抛丸泵仓上远离抛丸电机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开凿设有开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丸泵仓的底部中间均开凿设有磨料出口,所述抛射框上与磨料出口对应的顶部中间均开凿设有抛射口,所述磨料出口均与抛射口一一对应且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弹框与抛射框均倾斜设置在固定架
的两侧,且所述反弹框与抛射框之间贯通连接,所述抛射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耐磨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弹框的顶部中间开凿设有反弹口,所述反弹框上反弹口的一侧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设置在反弹口处且与反弹口对应匹配。
[00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双抛丸装置增加钢板表面抛丸处理宽度,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最大程度减小和集约装置尺寸,既能满足一次性抛丸可达到较大宽度,又可以巧妙地解决上面提到的制造成本等问题,降低能耗与维修保养难度,操作简便且环保。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反弹框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抛丸泵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固定架;2、抛射框;3、反弹框;4、反弹口;5、扭簧;6、封板;7、抛丸泵仓;8、开孔;9、磨料出口;10、抛丸电机;11、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一侧顶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抛射框2,固定架1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弹框3,抛射框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抛丸泵仓7,抛丸泵仓7上远离固定架1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抛丸电机10,抛丸电机10通电后,两个抛丸电机10同时带动抛丸泵仓7内的叶轮11高速旋转,两个抛丸电机10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个叶轮11顺时针转动,另一个叶轮11逆时针转动,当两个叶轮11旋转稳定后,将磨料由开孔8输送到抛丸泵仓7内,磨料在高速旋转的叶轮11带动下,分别由两个磨料出口9和抛射口抛射至两个抛射框2中,磨料进入抛射框2抛射至作业平面上,在撞击作业平面后反弹至反弹框3内的反弹通道,在吸尘装置的抽吸作用下,经反弹口4收集至磨料箱内,增加钢板表面抛丸处理宽度,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最大程度减小和集约装置尺寸,减少占用作业空间,操作、拆装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占有空间大,导致设备维修保养不方便和难度高的技术问题。
[0021]抛丸泵仓7的一侧侧壁中间均与抛丸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叶轮11均固定连接在抛丸电机11的输出端,且叶轮11均设置在抛丸泵仓7的内部中间,抛丸泵仓7均与叶轮11匹配,开孔8开凿设在抛丸泵仓7上远离抛丸电机10的一侧侧壁中间,通过抛丸电机10运转控制叶轮11高速转动,便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磨料抛射至作业表面,同时通过开凿设在抛丸泵仓7一侧侧壁中间的开孔8,配合将磨料输送至泵仓中。
[0022]磨料出口9均开凿设在抛丸泵仓7的底部中间,抛射口均开凿设在抛射框2上与磨料出口9对应的顶部中间,抛射口均与磨料出口9一一对应且匹配,固定架1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反弹框3与抛射框2,且抛射框2与反弹框3之间贯通连接,分隔耐磨板固定连接在抛射框2之间,通过分隔耐磨板将抛射框2之间的磨料隔开,避免作业时相互干扰,影响抛丸效果,由于磨料抛射的轨迹为一扇形,中间分隔耐磨板末端的长坡口,可保证抛射出的磨料在靠近此分隔位置的作业区域能无缝衔接,形成一段完整的表面冲砂轨迹。
[0023]固定架1四周固定有毛刷及橡胶片组成的弹性接触裙边,此弹性接触裙边紧压作业平面,可以有效防止磨料在作业时因工作表面不平整或者彼此互相撞击而导致的四处飞溅,并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使此作业区域在配套的吸尘装置作用下,形成负压环境,将反弹的磨料与抛丸作业产生的粉尘与碎屑一起抽吸到磨料箱内,固定架1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加强块,每个加强块内部设有两块耐磨挡板,位于弹性裙边内侧,由于磨料在反弹过程中会有部分磨料向两侧散开,而高速运动的磨料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且具有磨琢性,故在该两侧设置耐磨板,可以有效抵抗磨料对此两侧裙边橡胶的撞击和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顶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抛射框(2),所述固定架(1)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弹框(3),所述抛射框(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抛丸泵仓(7),所述抛丸泵仓(7)上远离固定架(1)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抛丸电机(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电机(10)的输出端均贯穿抛丸泵仓(7)的一侧侧壁中间,所述抛丸电机(10)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均设置在抛丸泵仓(7)的内部中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平面钢板表面处理的双抛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1)均与抛丸泵仓(7)匹配,所述抛丸泵仓(7)上远离抛丸电机(10)的一侧侧壁中间均开凿设有开孔(8)。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垚周斌马欣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斯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