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5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及其制作工艺,该光缆包括缆芯、加强结构和外护层,外护层内置平行加强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缆芯通过SZ绞合成型,结构稳定,降低光缆光纤损耗增大的问题,缆芯采用阻水纱+阻水带干式结构或阻水粉+阻水带干式结构,避免渗水问题,同时可免去油膏擦拭,更清洁环保,缆芯外部可添加撕裂绳,便于开剥,缆芯外部采用钢带,钢带外部有绕包钢丝,有效避免光缆在野外被动物啮咬、啃咬破坏的风险,有效保护光缆传输稳定性,降低维护频次,外护层内置平行加强件,提高了光缆的机械性能,使得光缆在布放中避免因为牵引等问题破坏到内部缆芯及光纤,外护层中可根据环境需要改变外护层的护套颜色,加强防生物破坏能力。破坏能力。破坏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细西北地区接入网建设也在不断壮大,业务流量的爆发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光缆在西北地区接入网建设主要以架空敷设为主,光缆在冰冻高寒、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严重回缩,损耗较大,严重时会导致通信中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的中心束管式光缆,主要依靠挤束管工序产生正余长,相比层绞式光缆要小,且分布易发生随机性,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层绞式光缆优于中心束管式光缆。另外,在西北山林地区,鸟类和松鼠类等动物较多,光缆在架空场景容易受到鸟类和松鼠类等动物的破坏,对客户运维产生较大压力和难度。接入网芯数主要在48芯以内,传统光缆主要通过采用不锈钢带铠装进行光缆防护,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止鸟类和松鼠类等动物破坏的作用,但这种光缆外径大、重量大,且光缆的钢带搭接处容易被松鼠拨开而遭到破坏,使得光缆失去应有的能力。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既可以满足西北温差大又可以满足光缆防生物啮咬性能的光缆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及其制作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包括缆芯、设置于缆芯外部的加强结构和设置于加强结构外部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外部选择性设置有撕裂绳,外护层内置有若干个平行加强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于缆芯外部的阻水带及设置于阻水带外部的钢带,所述阻水带外部选择性设置有撕裂绳,所述钢带外部设置有绕包钢丝。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缆芯包括若干个光单元、若干个加强件单元和若干个填充绳,所述光单元、加强件单元和填充绳之间进行SZ绞合且三者的外径相同,光单元和加强件单元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缆芯为三单元缆芯,包括两个光单元和一个加强件单元,所述缆芯中央位置选择性设置有阻水纱。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缆芯为三单元缆芯,包括一个光单元、一个加强件单元和一个填充绳。
[0010]进一步的,每个光单元均包括一个松套管、设置于该松套管内部的光纤以及填充于松套管内部的纤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单元包括加强件及选择性设置于加强件外部的垫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内置有一对或两对平行加强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内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平行加强件。
[0014]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制作光单元:
[0016]通过挤塑模具制作所需结构的松套管,随后将光纤送入松套管内的同时添加纤膏,松套管内光纤余长不大于总长的0.5


[0017]2)制作缆芯:
[0018]制作加强件单元,在其周围选择性放置阻水纱,沿加强件单元的延伸方向设置相同外径的光单元或光单元与填充绳的组合,光单元、加强件单元和填充绳之间采用SZ绞合成型,得到所需缆芯;
[0019]3)将缆芯放置在中心,外部通过热熔胶将钢带搭接固定,随后在钢带外部绕包直径不大于0.5mm的钢丝;
[0020]4)在缆芯外部通过护套挤出模具均匀挤出外护层,外护层内置有若干个平行加强件,外护层最小壁厚为1m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光缆结构设计:缆芯包括三个单元,两个外径为2.8mm及以下的松套管与相同外径的加强件单元之间进行SZ绞合,或一个外径为2.8mm及以下的松套管、一个填充绳与相同外径的加强件单元之间进行SZ绞合,通过张力控制松套管内光纤余长为总长的0.3

左右,通过精准的扎纱张力控制及绞合节距控制形成了结构稳定的缆芯,使光缆在温差大的地区有效避免光缆因各种原件材料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材料回缩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的问题,松套管材料不限于PBT、PP等,松套管材料与内部纤膏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填充绳不限于发泡PE,加强件不限于钢丝或FRP等;
[0023]2)工艺控制:改进现有挤塑模具,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均匀控制松套管材料的挤塑量,将光纤送入松套管内的同时添加阻水型纤膏,缆芯采用高膨胀型的阻水纱+阻水带干式结构或阻水粉+阻水带干式结构,避免渗水问题,同时还可免去油膏擦拭,相对油膏填充式更加清洁环保,缆芯外部可添加撕裂绳等,便于开剥;
[0024]3)缆芯外部采用钢带铠装结构,钢带外部可通过一定节距绕包直径为0.5mm及以下的钢丝,使钢带在通过热熔胶固定搭接的同时外部增加一层固定方式,这种方式有效避免光缆在野外被松鼠等动物啮咬、啃咬破坏的风险,有效保护光缆传输稳定性,降低维护频次;
[0025]4)外护层内置一对或两对平行加强件,平行加强件采用直径1mm以内的钢丝或FRP等非金属加强件,提高光缆的机械性能,有助于加强光缆的侧压力,使得光缆在布放中避免因为牵引等问题破坏到内部缆芯及光纤;
[0026]5);外护层中可根据环境需要添加红色色母粒以改变外护层的护套颜色,通过警戒色的功能降低鸟啄现象的发生,加强防生物破坏能力。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2]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包括缆芯、设置于缆芯外部的阻水带9、钢带10和外护层12,阻水带9外部选择性设置有撕裂绳1,钢带10外部设置有绕包钢丝2,钢带10具有钢带搭接处11,外护层12内置有两个平行加强件13,两个平行加强件13对称设置于外护层12内部两侧。
[0035]缆芯为三单元缆芯,该缆芯包括两个光单元和一个加强件单元,光单元和加强件单元之间进行SZ绞合且二者的外径相同,每个光单元均包括一个松套管3、设置于该松套管3内部的光纤4以及填充于松套管3内部的纤膏5。
[0036]加强件单元包括加强件7及选择性设置于加强件7外部的垫层8,缆芯中央位置设置有阻水纱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设置于缆芯外部的加强结构和设置于加强结构外部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外部选择性设置有撕裂绳,外护层内置有若干个平行加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于缆芯外部的阻水带及设置于阻水带外部的钢带,所述阻水带外部选择性设置有撕裂绳,所述钢带外部设置有绕包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若干个光单元、若干个加强件单元和若干个填充绳,所述光单元、加强件单元和填充绳之间进行SZ绞合且三者的外径相同,光单元和加强件单元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为三单元缆芯,包括两个光单元和一个加强件单元,所述缆芯中央位置选择性设置有阻水纱。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为三单元缆芯,包括一个光单元、一个加强件单元和一个填充绳。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耐温差三单元防生物啮咬光缆,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均包括一个松套管、设置于该松套管内部的光纤以及填充于松套管内部的纤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王林吴迪朱聪威费华青马鹏飞毛庆生余旭洋叶志强张仁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