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36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储存容器,其包括外壳、内容器、第一绝热层和冷屏,外壳与内容器之间形成空腔,第一绝热层和冷屏安装于空腔内,第一绝热层覆盖内容器的外表面,用于阻隔外界的热量进入内容器的内部,也阻隔内容器内部的冷量散失;冷屏与内容器连接,使冷屏与内容器之间构成内循环通道,内容器内部的低温液体进入冷屏的介质通道内,然后与第一绝热层发生换热,使得第一绝热层处于低温状态,绝热层处于低温时,其热传导率下降,可以减少热辐射,进而,降低储存容器的热辐射量,提高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降低储存容器的静态蒸发率,使储存容器的静态蒸发率达到要求。静态蒸发率达到要求。静态蒸发率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存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储运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储存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液氧、液氮、液氩、液化天然气等气体储存于储存容器内时,以液体形式存在,并且其温度在

160℃以下。对于用于储存液氧、液氮、液氩、液化天然气等的储存容器,其对静态蒸发率有较高要求,但是,现有的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较低,其静态蒸发率达不到低温液体储罐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静态蒸发率的储存容器,以提高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储存容器,包括:内容器,用于储存液体;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腔体,内容器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内容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空腔;第一绝热层,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包围在所述内容器的外侧;冷屏,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热层与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之间,所述冷屏设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两端均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介质通道的两端在重力方向存在距离差,所述冷屏与所述第一绝热层之间能够传递热量。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屏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内容器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与所述内容器连接的两端在重力方向存在距离差,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形成有所述介质通道,所述第一管道两端之间的部位围绕在所述内容器的外侧,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绝热层与所述内容器之间,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绝热层之间接触或具有间距。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容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容器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内容器的内部,所述第二管道上端固定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下端延伸至所述内容器的底部。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端部低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内容器的底部的一端端部。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容器还包括第二绝热层,覆盖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热层位于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与所述冷屏之间。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增压器,所述自增压器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两端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用于与所述内容器连接的两端在重力方向存在距离差,所述第三管道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所述外壳的外壁面或所述外壳的外侧。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一控制阀。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为真空空腔,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接口,所述接口用于对空腔抽取空气以及检测真空度。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内外容器支撑件,所述内外容器支撑件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容器之间,以保持所述内容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的所述空腔,所述内外容器支撑件上包覆有保温层;和/或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容器支座;和/或所述内容器上连接有气液流通管道,所述气液流通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且置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气液流通管道置于所述外壳的外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控制阀。
[0015]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储存容器包括外壳、内容器、第一绝热层和冷屏,外壳与内容器之间形成空腔,第一绝热层和冷屏安装于空腔内,第一绝热层覆盖内容器的外表面,用于阻隔外界的热量进入内容器的内部,也阻隔内容器内部的冷量散失;冷屏与内容器连接,使冷屏与内容器之间构成内循环通道,内容器内部的低温液体进入冷屏的介质通道内,然后与第一绝热层发生换热,使得第一绝热层处于低温状态,绝热层处于低温时,其热传导率下降,可以减少热辐射,进而,降低储存容器的热辐射量,提高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降低储存容器的静态蒸发率,使储存容器的静态蒸发率达到要求。其中,冷屏的介质通道内的液体吸收热量后发生气化,因此其压力变大,进而流动会内容器的内部,并被内容器内部的液体冷却,形成内循环。
[0016]此外,本申请的储存容器还设置有自增压器,自增压器包括设置在外壳的内壁或外壁上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两端均与内容器的内部连通,第三管道内部的液体吸收热量时,发生气化,然后进入内容器内部,使内容器内部的压力增大,以维持内容器内部的压力平衡,使得内容器内部的液体或气体能够排出内容器外,其中,第三管道在吸收外界的温度时,同时减少了外界进入空腔内的热量,提高储存容器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储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内容器,11

气液流通管道,12

第二控制阀,20

外壳,21

内外容器支撑件,22

容器支座,23

接口,30

空腔,41

第一绝热层,42

第二绝热层,51

第一管道,52

第二管道,61

第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储存容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一种储存容器,包括外壳20、内容器10和第一绝热层41,其中,外壳20具有一腔体,内容器10置于腔体内,内容器10用于储存液体,例如液氧、液氮、液氩、液化天然气、液氢、液氦等,液体处于低温状态,即是指氧气、氮气、氩气、天然气、氢气、氦气等处于

160℃以下并以液体形式存在。内容器10的外壁面与外壳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空腔30,第一绝热层41安装于空腔30内,并且第一绝热层41包围于内容器10的外表面,用于阻隔外界的热量进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容器,用于储存液体;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腔体,所述内容器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内容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空腔;第一绝热层,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包围在所述内容器的外侧;冷屏,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热层与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之间,所述冷屏设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两端均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介质通道的两端在重力方向存在距离差,所述冷屏与所述第一绝热层之间能够传递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屏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内容器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与所述内容器连接的两端在重力方向存在距离差,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形成有所述介质通道,所述第一管道两端之间的部位围绕在所述内容器的外侧,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绝热层与所述内容器之间,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绝热层之间接触或具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容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内容器的内部,所述第二管道上端固定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内容器的顶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下端延伸至所述内容器的底部。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爽刘根仓许志泉李涛余永光钱季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