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94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包括若干平板和若干由平面板弯折而成的U型板,U型板包括槽底板和分别设于槽底板两端的槽壁板;平板为横向分布;相邻的平板之间设有U型板;U型板的两个槽壁板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平板的端部固接;U型板位于平板的同一侧;平板和U型板连接后形成槽型舱壁;平板和U型板的槽底板形成槽型舱壁的翼板;U型板的槽壁板形成槽型舱壁的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各种货船上均有良好的运用前景,特别是运用在散货船的风暴压载舱。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施工、建造;节省钢料,节约建造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

技术介绍

[0002]槽形舱壁包含腹板和翼板,一般由平板压折或焊接而成,能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现有槽型舱壁包括焊接型槽型舱壁和折弯型槽型舱壁。
[0003]焊接型槽型舱壁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相对设置的翼板81之间设有腹板82,翼板81和腹板82组成凹槽,翼板81和腹板82为焊接连接。
[0004]焊接型槽型舱壁,其缺点详细分析如下:
[0005](1)焊接工作量巨大,焊接缺陷的风险也相应增大。
[0006](2)不利于快速建造,建造周期拉长。
[0007]折弯型槽型舱壁如图3和图4所示,槽型舱壁包括翼板91和腹板92。槽型舱壁由一整平板板弯折而成,平板弯折后形成翼板91和腹板92。翼板91和腹板92之间没有焊缝。
[0008]折弯型槽型舱壁,其缺点详细分析如下:
[0009](1)腹板面板同一个板厚,不利于重量控制。
[0010](2)对于槽型角较大或板厚较厚的情况,折弯难度较大,冷弯下的残余应力风险高。
[0011]现有的焊接型槽型舱壁和折弯型槽型舱壁,两者各有优劣,前者在结构尺寸的灵活性方面存在优势,翼板与腹板可以根据强度要求分别取不同的板厚,结构重量较轻,但是结构焊接工作量巨大,施工难度增加;后者的特点则刚好相反,焊接工作量相对较小,但是槽条的腹板和翼板板厚相同,不利于重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
[0013]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4]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包括若干平板和若干由平面板弯折而成的U型板,U型板包括槽底板和分别设于槽底板两端的槽壁板;平板为横向分布;相邻的平板之间设有U型板;U型板的两个槽壁板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平板的端部固接;U型板位于平板的同一侧;平板和U型板连接后形成槽型舱壁;平板和U型板的槽底板形成槽型舱壁的翼板;U型板的槽壁板形成槽型舱壁的腹板。
[0015]平板的厚度不小于U型板的板厚。
[0016]平板的厚度大于U型板的板厚。
[0017]槽型舱壁的两侧均为船舶舱室,平板设于对槽型舱壁施加更大压力的舱室一侧。
[0018]U型板和平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9]U型板与平板之间采用深熔焊方式连接。
[0020]U型板和平板的焊接点位于U型板的槽壁板的端部和平板的表面之间。
[0021]槽壁板和槽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22]U型板的两个槽壁板对称分布于U型板的槽底板的中垂线的两侧。
[0023]U型板的槽壁板和槽底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在各种货船上均有良好的运用前景;特别是运用在散货船的风暴压载舱时,尤其能体现其明显的优势。本专利技术便于施工、建造;节省钢料,节约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焊接型槽型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现有焊接型槽型舱壁的典型节点图。
[0027]图3为现有折弯型槽型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现有折弯型槽型舱壁的典型节点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典型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2]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包括若干平板10和若干由平面板弯折而成的U型板20。U型板20包括槽底板21和分别设于槽底板两端的槽壁板22,槽底板和槽壁板一体成型。
[0033]平板10为横向分布;相邻的平板10之间设有U型板20;U型板20的两个槽壁板2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平板10的端部固接;U型板20位于平板10的同一侧。
[0034]平板和U型板连接后形成槽型舱壁;平板和U型板的槽底板形成槽型舱壁的翼板;U型板的槽壁板形成槽型舱壁的腹板。
[0035]U型板20和平板10之间为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U型板20与平板10之间采用深熔焊方式连接。
[0036]本实施例中,U型板和平板的焊接点位于U型板的槽壁板的端部和平板的表面之间。
[0037]槽壁板22和槽底板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U型板的槽壁板22和槽底板21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
[0038]U型板的两个槽壁板22对称分布于U型板的槽底板21的中垂线的两侧。
[003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现有焊接型槽型舱壁和现有折弯型槽型舱壁的优点组合起来,将一侧的槽型舱壁的翼板设计为焊接型,另一侧的槽型舱壁翼板与两道槽型舱壁的腹板设计为折弯型,折弯后的U型板与平板之间采用深熔焊。
[0040]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是一种组合型槽型舱壁,U型板的展开宽度可控制在一列板的最大宽度范围内,这样相当于原折弯型槽型舱壁的对接焊缝改为了深熔角焊缝,焊缝数量并不增加。
[0041]平板和U型板可以取不同的板厚,便于控制重量。
[0042]通常,平板10的厚度不小于U型板20的板厚。优选方案,平板10的厚度大于U型板20的板厚。
[0043]通常把厚板设置在平板一侧,间接的降低了U型板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折弯的风险。
[0044]槽型舱壁的两侧均为船舶舱室,平板10设于对槽型舱壁施加更大压力的舱室一侧。
[0045]在散货船风暴压载舱的槽型舱壁上,由于重压载工况下仅一侧面板受压,基于屈曲强度的要求需要单独加厚,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可将平板设置在压载舱一侧,从而实现一侧面板的单独加厚,既可以控制结构重量,又能降低折弯风险。
[0046]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结合了现有焊接型槽型舱壁和现有折弯型槽型舱壁两者的优点,同时避免两者各自的缺点。
[0047]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在各种货船上均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0048]本专利技术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特别是运用在散货船的风暴压载舱时,尤其能体现其明显的优势。
[004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便于施工、建造;节省钢料,节约建造成本。
[0050]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平板和若干由平面板弯折而成的U型板,U型板包括槽底板和分别设于槽底板两端的槽壁板;平板为横向分布;相邻的平板之间设有U型板;U型板的两个槽壁板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平板的端部固接;U型板位于平板的同一侧;平板和U型板连接后形成槽型舱壁;平板和U型板的槽底板形成槽型舱壁的翼板;U型板的槽壁板形成槽型舱壁的腹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平板的厚度不小于U型板的板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平板的厚度大于U型板的板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槽型舱壁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槽型舱壁的两侧均为船舶舱室,平板设于对槽型舱壁施加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凡冯伟赵文斌华康麻翠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