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65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相关肥料,以满足农作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以及其他微量物质。传统的肥料是以氮肥、钾肥、磷肥作为独立施加,或组合成复合肥施加,该种处理方式难以针对不同农作物各个生长使其的需肥特点进行针对性施肥,并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还需要一到两次的追肥,容易对农作物造成踩踏破坏,影响其产出量,同时也提高了施肥的劳动成本以及劳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能够针对特定作物生长各时期的需肥特点进行针对性施肥,能够降低施肥过程中对农作物的踩踏,同时节省劳动时间、成本;能够对各原料组分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益。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具有如下步骤:
[0005]S1:内层肥料生产
[0006]S11,将内层肥料所需的第一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
[0007]S12,将经过步骤S1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
[0008]S13,对步骤S1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1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合格颗粒进入步骤S2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大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12,与新加入的第一原料组分共同处理。
[0009]S2:两层肥料生产
[0010]S21,将第二层肥料所需的第二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
[0011]S22,以步骤S13中合格颗粒作为造粒母料,将经过步骤S2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
[0012]S23,对步骤S2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2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合格颗粒进入步骤S3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或作为两层缓释肥包装待售,大颗粒物料化验包装后作为其他肥料待售。
[0013]S3:三层肥料生产
[0014]S31,将第三层肥料所需的第三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
[0015]S32,以步骤S23中合格颗粒作为造粒母料,将经过步骤S3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
[0016]S33,对步骤S3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32作为造粒母
料使用,合格颗粒作为三层缓释肥包装待售,大颗粒物料化验包装后作为其他肥料待售。
[0017]在生产两层缓释肥时,应用上述步骤S1、S2实现,在生产三层缓释肥时,应用上述步骤S1

S3实现。经过上述工艺生成的缓释肥呈两层或三层结构,且每层结构中各类型肥料的种类、剂量存在差异,根据特定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需肥差异,构建两层或三层缓释肥,以保证农作物在各个时期稳定生长。
[0018]步骤S11、S21、S31中,在对第一原料组分、第二原料组分、第三原料组分粉碎完成后,在搅拌前均添加重质碳酸钙粉末。步骤S12、S22、S32中所加的胶水为108胶水或与108性质相同的其他胶水。重质碳酸钙具有不溶于水以及良好粘结性的特定,与胶水共同作用,实现所加原料组分的缓释作用。且重质碳酸钙、胶水进入土壤后并不会影响土壤原有特性。
[0019]经实际生产验证,步骤S13、S23、S33对颗粒筛分后,小颗粒物料质量占比为2

4%,大颗粒物料质量占比为2

4%,合格颗粒物料质量占比为92

96%。
[0020]作为一种造粒的技术方案,步骤S12、S22、S32中造粒时采用球形造粒设备,球形造粒设备包括:球形造粒腔,布置在球形造粒腔中的喷淋管,开设在球形造粒腔底部的出料口;球形造粒腔内径设置为80

260cm,造粒时间为10

80min,产出颗粒直径为5

20mm。所述球形造粒设备的造粒过程为:将粉碎、搅拌后的物料加入球形造粒腔,控制球形造粒腔转动的过程中由喷淋管喷洒胶水,造粒完成后打开出料口排放产出颗粒。
[0021]作为另一种造粒的技术方案,步骤S12、S22、S32中造粒时采用圆盘造粒设备,圆盘造粒设备包括:造粒圆盘,朝向造粒圆盘开口方向水平布置的多层胶水喷管;造粒圆盘的内径设置为100

350cm,造粒圆盘的盘深设置为20

60mm,造粒圆盘与竖直方向夹角设置为20

50
°
,造粒时间为10

80min。所述圆盘造粒设备的造粒过程为:将粉碎、搅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圆盘,控制造粒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由各组胶水喷管均匀喷洒胶水,造粒完成后停机并将产出颗粒由造粒圆盘上输出。
[0022]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氮肥、钾肥、磷肥的需求特点,构建针对玉米作物生长的三层缓释肥。根据玉米生长所需氮肥、钾肥、磷肥总量对第一、二、三原料组分划分,第一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43

48%,钾肥占总钾肥的0%,磷肥占总磷肥的32

38%,第一原料组分作为玉米从开花到成熟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第二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52

57%,钾肥占总钾肥的95

98%,磷肥占总磷肥的61

65%,第二原料组分作为玉米从拔节到开花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第三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0%,钾肥占总钾肥的2

5%,磷肥占总磷肥的0.5

1.5%,第三原料组分作为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
[0023]在对玉米施加上述三层缓释肥后,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过程中,最外层中所含的第三原料组分缓慢释放并由玉米吸收,玉米从拔节到开花过程中,中间层中所含的第二原料组分缓慢释放并由玉米吸收,玉米从开花到成熟过程中,最内层中所含的第一原料组分缓慢释放并由玉米吸收。
[0024]根据大豆生长过程中对氮肥、钾肥、磷肥的需求特点,构建针对大豆作物生长的三层缓释肥。根据大豆生长所需氮肥、钾肥、磷肥总量对第一、二、三原料组分划分,第一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23

27%,钾肥占总钾肥的4

8%,磷肥占总磷肥的23

27%,第一原料组分作为大豆从结荚到成熟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第二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53

57%,钾肥占总钾肥的59

63%,磷肥占总磷肥的58

62%,第二原料组分作为大豆从开
花到结荚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第三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S1:内层肥料生产S11,将内层肥料所需的第一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S12,将经过步骤S1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S13,对步骤S1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1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合格颗粒进入步骤S2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大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12,与新加入的第一原料组分共同处理;S2:两层肥料生产S21,将第二层肥料所需的第二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S22,以步骤S13中合格颗粒作为造粒母料,将经过步骤S2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S23,对步骤S2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2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合格颗粒进入步骤S3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或作为两层缓释肥包装待售,大颗粒物料化验包装后作为其他肥料待售;S3:三层肥料生产S31,将第三层肥料所需的第三原料组分进行粉碎、搅拌处理,S32,以步骤S23中合格颗粒作为造粒母料,将经过步骤S31处理后的物料加入胶水进行造粒,S33,对步骤S32处理所生成的颗粒进行筛分,小颗粒物料返回步骤S32作为造粒母料使用,合格颗粒作为三层缓释肥包装待售,大颗粒物料化验包装后作为其他肥料待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玉米生长所需氮肥、钾肥、磷肥总量对第一、二、三原料组分划分,第一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43

48%,钾肥占总钾肥的0%,磷肥占总磷肥的32

38%;第二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52

57%,钾肥占总钾肥的95

98%,磷肥占总磷肥的61

65%;第三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0%,钾肥占总钾肥的2

5%,磷肥占总磷肥的0.5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大豆生长所需氮肥、钾肥、磷肥总量对第一、二、三原料组分划分,第一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23

27%,钾肥占总钾肥的4

8%,磷肥占总磷肥的23

27%;第二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53

57%,钾肥占总钾肥的59

63%,磷肥占总磷肥的58

62%;第三原料组分中:氮肥占总氮肥的18

22%,钾肥占总钾肥的30

34%,磷肥占总磷肥的13

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作物需肥特点生产的两层

三层缓释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敬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小禹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