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及其无人机精准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09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及其无人机精准施肥方法,尿素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及其无人机精准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增效肥料和农业机械化交叉领域,涉及一种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及其无人机精准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而肥料的施用是实现水稻快速、有效增产的关键措施,在肥料施用过程中,肥料比例的合理安排又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以期能实现肥料的营养供给和水稻的营养需求同步的目的。在这些研究中当属精确定量施氮、“三定”栽培施氮法、规律性适期施氮法等氮肥管理技术具有代表性。这些技术共同特点在于方法中穗肥所占比例很高,达35%

50%。由此可见,在实现水稻快速、有效增产过程中,穗肥的高效利用在整个水稻施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在水稻的全生育期,提供水稻中后期营养需求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两类。第一,氮、磷、钾长效缓、控释复合肥作为基肥一道施,肥料的缓、控释作用延长了肥效达到供给水稻中后期的营养需求。第二,用尿素或碳铵、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单质肥在水稻拔节期和拔节后15

20天根据水稻的营养需求按量施用。对第一类方法而言,根据水稻的营养需求制作长效缓、控释复合肥,类如Ricardo Gil

Ortiz等提出的一种聚合物包膜控释肥,研究将涂有天然聚合物的尿素基CRF(控释肥料)与脲酶抑制剂和天然生物刺激剂(木浆生产的副产品)相结合达到减施稳产效果。FaisalZulfiqar等提出的一种纳米肥料,通过纳米级吸附剂非常慢的释放营养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Yukun Chen提出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该肥料是由牛粪有机肥76.20%、生物炭4.46%、γ

谷氨酸8.63%和节杆菌属等组成,达到废物利用增产作物的效果。其中,难降解的包衣材料污染环境,纳米吸附剂价格昂贵,最重要的是,即使是价格昂贵的纳米工艺制作的长效缓、控释肥也并无法达到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求,或者说有些缓释肥的肥效时间很长,但其肥效释放并不符合杂交籼稻生长过程的需肥特性从而无法确保杂交籼稻品种高产高效潜力的发挥。对第二类方法而言,尿素或碳铵等作为氮肥施用会由于氨挥发、淋溶损失等原因造成氮营养损失,降低氮素利用。而为了提高氮的可利用量,则会加大肥料量的投入,从而进一步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极少有针对水稻中后期的需肥规律对穗肥展开的研究,其中王佩旋等人提出了一种针对香糯稻的专用缓释穗肥,以有机肥、无机肥

微肥混合肥、中草药添加物、专用肥增效剂、聚乙烯醇等为配方。配方中的有机肥包括禽畜粪便、豆粕、菜籽粕、酒糟、甘蔗渣、植物秸秆粉、虾蟹壳粉、海带渣、生物菌。微肥由硝酸铵、硫酸锌、硅酸盐、硫酸亚铁、稀土、硫酸锰、硼酸、氯化镧、硫酸铜、钼酸钠组成。中草药添加物由生枳、泽兰、荆芥穗、白蔹、生白术、车前草、洋葱、香薷、辣椒、曼陀罗制成。增效剂由腐殖酸、山楂、草蔻、百部、杜仲、土木香、黄连须、胡椒、苦参、天冬、陈皮中等制成。新型穗肥满足了香糯稻穗期的养分需求,提高香糯米的产量,提升糯米中香气有效成分的含量。然而,其大量的原料增加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增加了制作难度,最重要的是配方中没有钾肥,而这是杂交籼稻穗肥必须元素。
[0004]由于水稻中后期尤其是长穗期田间地表塌陷、有水层等原因导致水稻中后期施肥困难,撒施方式多以人工撒施为主。学者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如任万军等设计了一款离心式无人机施肥装置,通过无人机搭载施肥装置并设定一些施肥参数使无人机能够实现对尿素类颗粒肥的均匀播撒;朱秋阳设计的一种无人机喷气式撒肥、撒种装置,以吹气的形式实现肥料的播撒;无人机施肥装置的研发应用可以有效的替代人工播撒方式,相比于喷气式施肥装置,离心式撒播装置能大大提高颗粒肥的撒播均匀性,但对粉末肥的播撒依然存在很大问题。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颗粒状钾肥,但是其形状是不规则的块状物,无法满足无人机播撒装置对颗粒球形度的要求。因此钾肥播撒均匀效果依然较差,影响肥料养分钾的均匀吸收和充分利用,所以就目前的新型水稻穗肥来看依然缺乏氮和钾同步均匀撒施的产品,也缺乏氮和钾同步均匀撒施的技术。
[0005]这些问题影响了无人机在水稻穗肥上的应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基于水稻长穗期施肥所遇到的问题,有必要开发满足杂交籼稻长穗期氮、钾营养需求,且便于机械化均匀撒施的新型肥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
[0007]为解决现有杂交籼稻长穗期只能单质肥分开配施、各单质肥养分利用较差、物理特性不一且不适应无人机精准均匀播撒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分成本低、制作简单且有利于无人机施肥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及其无人机精准施肥方法。
[0008]技术方案
[0009]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具体配方为:尿素10

11份,氯化钾10

11份,天然草炭3

5份,多肽增效剂1/4

1/3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多肽增效剂为伽马

氨基丁酸或聚天门冬氨酸。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天然草炭包含20wt%

30wt%腐植酸。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为颗粒状,粒径为2.46

4.18mm。一种如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13]第一步、将多肽增效剂、天然草炭和尿素在常温状态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0014]第二步、将第一步混合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钾并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0015]第三步、用挤压造粒机对第二步混合成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并将挤压好的颗粒进行干燥,之后将肥料过2.46

4.18mm筛子;
[0016]第四步、过筛后的肥料冷却到室温即可得到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步中,搅拌速率为28

32r/min,不断的搅拌条件下,反应时间大于等于30min。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第一步混合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钾搅拌速率为28

32r/min,不断的搅拌条件下,混合的时间为8

12min。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挤压造粒成型的颗粒粒径为3.30

3.40m。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将挤压好的颗粒在滚筒干燥机中以120

125℃的热吹风进行滚动干燥整形,滚动转速为20

30r/min,时间为30

40min。
[0021]使用如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无人机精准施肥的方法,将杂交籼
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装载于施肥用的无人机中,使用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具体配方为:尿素10

11份,氯化钾10

11份,天然草炭3

5份,多肽增效剂1/4

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增效剂为伽马

氨基丁酸或聚天门冬氨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草炭包含20wt%

30wt%腐植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为颗粒状,粒径为2.46

4.18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多肽增效剂、天然草炭和尿素在常温状态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第二步、将第一步混合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钾并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第三步、用挤压造粒机对第二步混合成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并将挤压好的颗粒进行干燥,之后将肥料过2.46

4.18mm筛子;第四步、过筛后的肥料冷却到室温即可得到杂交籼稻长穗期专用多肽增效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万军朱世林陶有凤朱莉孙博腾黄颂周伟陈勇胡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