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54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包括由主体及其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壁板组成的移动基座。该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货物向两侧侧板偏滑影响机器人平衡时,货物会先推动侧板偏转,侧板抵动卡钳沿定位管进行转动,卡钳底部压入内销柱,内销柱利用齿面推动齿头和转盘旋转,利用齿圈带动齿柱偏转,齿柱利用两侧伸缩杆对应控制独立式滚轮下移或上移,独立式滚轮与移动基座之间间距增加或缩小可控制移动基座进行一侧抬升、另一侧降低的姿态调整,主动牵引货物反向偏滑,可对货物偏滑的动量进行抵消,且整体运行为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和精密传感器辅助。无需人工和精密传感器辅助。无需人工和精密传感器辅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搬运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快递物流分拣、搬运工作大部分基于人力,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迫切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各种类型的搬运物流机器人逐渐运用到快递物流搬运领域,当下应用在快递物流领域的搬运机器人多以移动车的模式设置。
[0003]目前常见的搬运机器人大多利用矩形盒体框架作为外壳,然后将相关驱动设备集成在外壳内,然后利用外壳的顶部或加装围栏、或直接开放式作为货物承载区域。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常见物流搬运机器人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斜坡、停车等情况下,货物承载区域的围栏容易受到偏滑的货物冲击,并造成机器人姿态失衡、倾覆。
[000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包括由主体及其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壁板组成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
[0006]所述移动基座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锁定侧板的钳合组件,且移动基座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嵌合组件驱动的势能对冲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钳合组件包括卡钳,所述卡钳转动连接在移动基座的侧表面上,且卡钳的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滑动连接有握把,且握把与缺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动握把內滑的拉簧。
[0008]所述卡钳表面的内侧活动穿插有嵌舌,且嵌舌的一端延伸至缺口内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基座和侧板的表面均开设有供嵌舌嵌入的卡口。
[0009]优选的,所述势能对冲组件包括沿移动基座横向开设的内通道,所述内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通道分别设置在移动基座的前后两侧。
[0010]所述内通道内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不会滑动的定位管,所述卡钳转动连接在定位管的外端,且定位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销柱,所述内销柱的外端与卡钳下侧抵接并可被其推动內滑。
[0011]所述内通道的中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中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头,所述内销柱的内端切削有与齿头相适配的齿面,且齿面与齿头常态不啮合。
[0012]所述移动基座的内部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柱槽,所述柱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柱,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柱相啮合的齿圈。
[0013]所述移动基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柱槽连通的活动槽,所述齿柱表面的两侧且在活动
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移动基座的侧表面滑动连接有独立式滚轮,且独立式滚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独立式滚轮以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移动基座左右侧表面的两端,且四个独立式滚轮分别与四个伸缩杆的外端进行一对一铰接。
[0014]优选的,所述内销柱由套筒和柱头、调节杆、内簧组成,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在定位管内,所述柱头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外端部,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在套筒的内端部,且内簧固定连接在调节杆与柱头之间。
[0015]所述齿面设置于套筒的内端。
[0016]优选的,所述内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中滑动连接有可与齿头啮合进行锁定的齿钳,且内孔中设置有推动齿钳外滑的顶簧,所述齿钳外端头的两侧面均切削为可被内销柱抵推的斜口。
[0017]优选的,所述独立式滚轮由轮体、轮毂电机和板座组成,所述轮毂电机固定安装在轮体内,且轮体转动安装在板座上。
[0018]所述移动基座和侧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板座对应的滑槽,所述板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板座与伸缩杆的外端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杆对应的操作口。
[0020]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抓握握把并拉动其沿缺口外滑,使得嵌舌从侧板上的卡口起出,然后推动卡钳通过定位管进行偏转,直至卡钳与移动基座上的卡口对应,然后松开握把使嵌舌嵌入移动基座上的卡口内进行嵌合,此时卡钳解除对侧板的锁定,两侧侧板可偏转打开,此时使用者或上货设备即可将物流货物导输至移动基座上,然后回转侧板封闭放置区域并回转卡钳锁定即可,相比于常见的顶部开放式的物流机器人,本装置设置有环围部件可对货物进行一定的约束,避免了货物的意外掉落,且便于货物堆积运送,提高了单次运送量,且作为环围部件的侧板可自由打开,不会影响上货的便利性,而为了智能化操作,也可加装编程控制的微型电控气缸、微型电控伸缩杆对握把、卡钳进行操作。
[0022]S2、本装置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如因斜坡、停车等情况导致货物向两侧侧板偏滑,并影响机器人本身的平衡时,以图1后侧的相关部件为例,且前侧相关部件为对称设置,向左侧偏滑时,货物会先推动左侧的侧板进行一定的偏转,微开的侧板抵动卡钳沿定位管进行转动,此过程中卡钳底部沿定位管压入内销柱,平滑的内销柱利用内端沿斜口抵开齿钳解锁齿头,并利用齿面推动齿头和转盘逆时针旋转,且转盘利用齿圈带动齿柱进行同步逆时针偏转,此时齿柱可利用两侧的伸缩杆对应控制左侧独立式滚轮下移、右侧独立式滚轮上移,由于独立式滚轮常态触地,左侧独立式滚轮与移动基座之间间距增加、右侧独立式滚轮与移动基座之间间距缩小,以此控制移动基座进行左侧抬升、右侧降低的姿态调整,主动牵引货物右滑,可对货物左滑的动量进行抵消,且整体运行为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和精密传感器辅助。
[0023]S3、针对不同的物流公司应用环境的差异,即较重、较轻的货物触发自平衡功能的敏感性或偏滑触发范围,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口转动套筒内的调节杆,以此控制调节杆与柱头之间的间距,该间距缩小使得侧板小偏转即可带动柱头更快的接触调节杆并推动套筒內滑触发自平衡,反之则需要侧板大偏转,触发更慢,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中,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如因斜坡、停车等情况导致货物向两侧侧板偏滑,并影响机器人本身的平衡时,货物会先推动侧板进行一定的偏转,微开的侧板抵动卡钳沿定位管进行转动,卡钳底部压入内销柱,平滑的内销柱利用齿面推动齿头和转盘旋转,且利用齿圈带动齿柱进行偏转,此时齿柱利用两侧的伸缩杆对应控制独立式滚轮下移或上移,由于独立式滚轮常态触地,独立式滚轮与移动基座之间间距增加或缩小可控制移动基座进行一侧抬升、另一侧降低的姿态调整,主动牵引货物反向偏滑,可对货物偏滑的动量进行抵消,且整体运行为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和精密传感器辅助。
[0026]本专利技术中,针对不同的物流公司应用环境的差异,即较重、较轻的货物触发自平衡功能的敏感性或偏滑触发范围,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口转动套筒内的调节杆,以此控制调节杆与柱头之间的间距,该间距缩小使得侧板小偏转即可带动柱头更快的接触调节杆并推动套筒內滑触发自平衡,反之则需要侧板大偏转,触发更慢,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包括由主体及其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壁板组成的移动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2);所述移动基座(1)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锁定侧板(2)的钳合组件(3),且移动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嵌合组件驱动的势能对冲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合组件(3)包括卡钳(301),所述卡钳(301)转动连接在移动基座(1)的侧表面上,且卡钳(301)的表面开设有缺口(302),所述缺口(302)内滑动连接有握把(303),且握把(303)与缺口(302)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动握把(303)內滑的拉簧(304);所述卡钳(301)表面的内侧活动穿插有嵌舌(305),且嵌舌(305)的一端延伸至缺口(302)内与握把(30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基座(1)和侧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供嵌舌(305)嵌入的卡口(3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势能对冲组件(4)包括沿移动基座(1)横向开设的内通道(401),所述内通道(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通道(401)分别设置在移动基座(1)的前后两侧;所述内通道(401)内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不会滑动的定位管(402),所述卡钳(301)转动连接在定位管(402)的外端,且定位管(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销柱(403),所述内销柱(403)的外端与卡钳(301)下侧抵接并可被其推动內滑;所述内通道(401)的中部开设有内腔(404),且内腔(404)中转动连接有转盘(405),所述转盘(4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头(406),所述内销柱(403)的内端切削有与齿头(406)相适配的齿面(407),且齿面(407)与齿头(406)常态不啮合;所述移动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与内腔(404)连通的柱槽(408),所述柱槽(40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柱(409),所述转盘(4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柱(409)相啮合的齿圈(410);所述移动基座(1)的底部开设有与柱槽(408)连通的活动槽(411),所述齿柱(409)表面的两侧且在活动槽(411)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12),所述移动基座(1)的侧表面滑动连接有独立式滚轮(413),且独立式滚轮(4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独立式滚轮(413)以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移动基座(1)左右侧表面的两端,且四个独立式滚轮(413)分别与四个伸缩杆(412)的外端进行一对一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销柱(403)由套筒(4031)和安装在其内部的柱头(4032)、调节杆(4033)、内簧(4034)组成,所述套筒(4031)滑动连接在定位管(402)内,所述柱头(4032)滑动连接在套筒(4031)的外端部,所述调节杆(4033)螺纹连接在套筒(4031)的内端部,且内簧(4034)固定连接在调节杆(4033)与柱头(4032)之间;所述齿面(407)设置于套筒(4031)的内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流管理的物流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401)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孔(414),所述内孔(414)中滑动连接有可与齿头(406)啮合进行锁定的齿钳(415),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