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53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包括基座、支板、滑台、自适应组件和支架,基座固定安装至固定位置,基座上端安装支板,支板一侧设置导轨,滑台的一侧设置滑块,滑块的外围滑动连接至导轨外围,滑台的另一侧安装自适应组件,自适应组件的一侧安装支架,自适应组件能够带动支架偏转,且支架用于托举被实施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实施物,可以实现相对实施物拥有上下、左右、偏转、扭转等6个可调自由度,各自由度通过螺杆调节简单便捷,可实现工装支架三维转动,能够更精准的还原箭上真实的安装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载火箭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担着空间站建设、探月、探火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未来将面临高效率、高密度的发射需求。运载火箭的总装过程是将贮箱、壳段、发动机、管路、仪器、电缆等所有相关产品按照功能要求和位置关系进行组合装配。
[0003]管路作为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剂输送、贮箱增压、加注、排气、测压、供配气等多项功能,与贮箱、壳段、发动机等多个部段均存在接口关系,数量庞大、边界复杂。贮箱、壳段、发动机等部段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偏差和累计误差,在总装阶段需要通过部分管路现场取样生产补偿部段接口偏差,以满足管路的安装要求,即在火箭总装过程中根据总装的进程和管路安装边界的实际情况进行取样生产对理论尺寸进行修正,该项工作与总装串行。
[0004]综上所述,现阶段中直径取样管路(外径24mm

100mm)需在总装现场取样生产。由于管路跨度大,边界多,往往需要总装车间将2

3个舱段对接后才具备生产时机,多个舱段正式对接意味着总装进度已接近尾声,而一些较为重要的中直径管路生产周期为取样后21天,往往会出现管路交付制约总装进度的局面,严重影响总装周期,故需要管路制造与总装进度进行串行,减少管路对总装的占用周期,而管路在箭体上有多种工况和形状,故需要一个工装,对管路进行取样环境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以解决箭体管路取样环境多样,扫描取样不便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包括基座、支板、滑台、自适应组件和支架,基座固定安装至固定位置,基座上端安装支板,支板一侧设置导轨,滑台的一侧设置滑块,滑块的外围滑动连接至导轨外围,滑台的另一侧安装自适应组件,自适应组件的一侧安装支架,自适应组件能够带动支架偏转,且支架用于托举被实施零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板的一侧安装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滑轨的两端,第一挡板用于防止滑块脱轨,每个第一挡板的一侧安装一个第一板体,两个第一板体相互平行设置,滑台位于两个第一板体之间,每个第一板体上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一个第一定位栓外围螺纹连接至一个第一螺纹孔内,第一定位栓的一端抵接至滑台的一侧用于定位滑台与支板的相对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下端设有第一弧形长孔,支板的横截面是L形结构,支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栓孔,第一调节栓的下端卡接至基座下端,第一调节栓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弧形
长孔后固定连接至支第一栓孔内,且第一调节栓外围能够在第一弧形长孔内滑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组件包括第二板体,支架的一侧安装至第二板体的一侧,滑台位于第二板体的另一侧,第二板体上分别设有第二栓孔和第二弧形长孔,第二调节栓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滑台的一侧,第二调节栓的另一端转动套接至第二栓孔内,且滑台上固定安装第三调节栓,第三调节栓外围能够在第二弧形长孔内滑动,第二调节栓和第三调节栓相互平行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台的一侧固定安装两个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分别位于第二板体的两端,每个第二挡板上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一个第二定位栓外围螺纹连接至一个第二螺纹孔内,第二定位栓的一端抵接至第二板体的一端同于定位滑台与第二板体的相对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第二板体位于第三板体和滑台之间,第二板体上固定安装安装第三定位栓和第四调节栓,且第三定位栓和第四调节栓相互平行设置,第三定位栓的一端转动套接至第三板体上,第三板体上设有第三弧形长孔,第四调节栓的外围能够沿第三弧形长孔滑动,且第四调节栓的一端安装至支架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上还安装第五调节栓,第五调节栓与第三定位栓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板体上设有第四弧形长孔,第五调节栓外围能够沿第四弧形长孔滑动,且第五调节栓的一端安装至支架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调节栓的外围沿第三弧形长孔滑动的轨迹与第五调节栓外围沿第四弧形长孔滑动的轨迹相互垂直。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栓外围在第二弧形长孔内滑动的轨迹与第五调节栓外围沿第四弧形长孔滑动的轨迹相互垂直,第三调节栓外围在第二弧形长孔内滑动的轨迹与第四调节栓的外围沿第三弧形长孔滑动的轨迹对向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调节栓的第一端和第五调节栓的第一端均为球形结构,支架的一侧设有若干球形盲槽,第四调节栓的第一端和第五调节栓的第一端分别间隙配合至一个球形盲槽内。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实施物,可以实现相对实施物拥有上下、左右、偏转、扭转等6个可调自由度,各自由度通过螺杆调节简单便捷,可实现工装支架三维转动,能够更精准的还原箭上真实的安装环境;保障管路安装的模拟边界实施,复现管路的取样边界,缓解管路生产压力,将管路的制造时机前移,管路的制造模式由与总装串行变为并行生产,减少了对总装周期的占用,管路单方面而言可节省7

21天总装占用周期,解决管路交付制约总装进度的局面。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的正视
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台和自适应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台和自适应组件装配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装配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台和自适应组件配合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基座;2

支板;21

第一板体;22

第一定位栓;23

第一调节栓;3

滑台;31

第二挡板;32

第二定位栓;4

自适应组件;41

第二板体;4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板(2)、滑台(3)、自适应组件(4)和支架(5),基座(1)固定安装至固定位置,基座(1)上端安装支板(2),支板(2)一侧设置导轨,滑台(3)的一侧设置滑块,滑块的外围滑动连接至导轨外围,滑台(3)的另一侧安装自适应组件(4),自适应组件(4)的一侧安装支架(5),自适应组件(4)能够带动支架(5)偏转,且支架(5)用于托举被实施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板(2)的一侧安装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滑轨的两端,第一挡板用于防止滑块脱轨,每个第一挡板的一侧安装一个第一板体(21),两个第一板体(21)相互平行设置,滑台(3)位于两个第一板体(21)之间,每个第一板体(21)上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一个第一定位栓(22)外围螺纹连接至一个第一螺纹孔内,第一定位栓(22)的一端抵接至滑台(3)的一侧用于定位滑台(3)与支板(2)的相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其特征在于:基座(1)下端设有第一弧形长孔,支板(2)的横截面是L形结构,支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栓孔,第一调节栓(23)的下端卡接至基座(1)下端,第一调节栓(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弧形长孔后固定连接至支第一栓孔内,且第一调节栓(23)外围能够在第一弧形长孔内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其特征在于:自适应组件(4)包括第二板体(41),支架(5)的一侧安装至第二板体(41)的一侧,滑台(3)位于第二板体(41)的另一侧,第二板体(41)上分别设有第二栓孔和第二弧形长孔,第二调节栓(4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滑台(3)的一侧,第二调节栓(42)的另一端转动套接至第二栓孔内,且滑台(3)上固定安装第三调节栓(43),第三调节栓(43)外围能够在第二弧形长孔内滑动,第二调节栓(42)和第三调节栓(43)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运载火箭上管路取样环境的多自由度工装,其特征在于:滑台(3)的一侧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岭刘含伟魏强王贺王露予苏再为高文静常耀卿史朝军窦希宇李霄汉张鑫赵英杰毕敬韩磊宫海铭王成李销函王一张岳国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