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07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底生物热源,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发送给车载中央处理模块,若检测到可疑热源,则控制打开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声音传感器采集车底声音数据,并实时发送给车载中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若检测到生命活动声音则证明车底存在生命体;检测到生命体后,中央处理模块暂停车辆启动,控制预警模块发布警报,并将最终判别结果发送给相关人员,通知其前往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车底可能存在的生命体,避免车辆启动前车底仍存在生命体而造成的碾压悲剧,以保证智能网联条件下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安全。驶汽车的行车安全。驶汽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安全
,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汽车产业不断朝着无人化与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然而,对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而言,行车安全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车底盲区的有效探测又至关重要。汽车车底盲区往往会有猫狗等动物或是儿童躲藏,即使是有人驾驶汽车,也会由于驾驶人员在启动车辆前未检查车底情况而酿成惨剧。因此,在车辆启动前,自动而准确地进行车底盲区的生命检测并发布及时预警,可以有效防止此类碾压事故的发生。
[0003]为了实现良好的车底盲区探测效果,现有的一些专利和论文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解决方案。专利名称:车底盲区探测系统、车底盲区探测方法和车辆启动方法(专利号:CN201711167735.3)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车底盲区探测系统与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毫米波雷达检测车底生命体的大小与位置,再通过摄像头,配合照明系统拍摄图像进行识别与分类。该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出车底可能存在的生命体,但仍存在着设备冗余、成本高、易受环境亮度影响、误报率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智能网联汽车车底生命检测系统。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包括探测模块、通信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其中:
[0006]所述探测模块用于采集车底的红外与声音数据信息;
[0007]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中央处理模块与探测模块、报警模块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以及实现与外部相关负责人员间的无线通信;
[0008]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探测模块所采集到红外数据信息,并根据红外数据信息对声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车底是否存在生命体的判别,并在检测到生命体后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暂停车辆启动,并将最终结果发送给相关人员,通知其前往处理;
[0009]预警模块,响应于中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息,进行警报。
[0010]优选地,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与声音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声音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底部中央,并置于防护罩内。
[0011]优选地,所述汽车底部中央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旋转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周,对整个车底进行扫描。
[0012]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热释电传感器。
[0013]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采用车载总线网络实现中央处理模块与探测模块的双向数据传输;采用5G网络向外部相关负责人员传送系统最终检测结果,通知人员前往处理。
[0014]优选地,所述报警系统发布的警报包括声音信号与光信号。
[0015]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方法,具体步骤为:
[0016]步骤1,车辆启动后,中央处理模块唤醒探测模块,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开始检测车底生物热源,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若检测到生物热源,则控制打开声音传感器;
[0017]步骤2,声音传感器采集车底声音信息,并向中央处理模块实时发送声音数据,中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进行处理与判别,若检测到明显的生命活动声音,则表明车底存在生命体;
[0018]步骤3,检测到生命体后,中央处理模块暂停车辆启动,控制预警模块发布警报,并将最终结果发送给相关人员,通知其前往进行处理;
[0019]步骤4,重复步骤1~3,直至车底无法检测出生命体,或是相关处理人员前往排除了危险,则停止警报,车辆正常启动。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本专利技术充分融合红外与声音两类传感器进行车底生命体的检测与预警,多传感器复合检测可有效排除环境亮度、环境噪声与非生物热源的干扰,提高检测精度,降低误报率;本专利技术可在低照度环境下良好运行,无需添加额外照明等辅助设备,降低了设备冗余度与安装难度;本专利技术所用传感器成本极低,可同时兼具低成本与高准确率,便宜实用,应用面广阔。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探测模块安装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底生命体检测与预警一般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包括:探测模块、通信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0026]探测模块包括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用于感知车底可能存在生命体。两类传感器的复合检测可有效避免外部环境中非生物热源的干扰,提高检测精度,降低误报率。
[002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红外与声音传感器都被置于防护罩内,安装在汽车底部中央,其中红外传感器被置于旋转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周,对整个车底进行扫描。这种安装方式既可以保护传感器免受泥水飞溅与异物碰撞,又可保证探测范围覆盖整个车底与车轮周围盲区。
[002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选取的红外传感器为成本极低的RBD

224数字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广,可准确检测到生物体发射的红外信号,且价格极低。
[0029]通信模块,用于保证中央处理模块与红外、声音传感器、报警模块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以及创建与外部相关负责人员间的无线通信。
[003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依托车载CAN总线网络实现中央处理模块与探测模块中各传感器设备间的双向数据传输,成本较低,且能较好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采用5G网络向外部相关负责人员传送系统最终检测结果,通知人员前往处理。
[0031]中央处理模块接收探测模块的红外检测结果与采集到的声音数据,进行车底是否存在生命体的判别,并在检测到生命体后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暂停车辆启动,并将热视图像发送给相关人员,通知其前往处理。
[00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模块可由车载电脑结合数据处理、分类识别等相关软件实现,同时配备无线通信模块接口,用于向相关人员传送最终结果信息。
[0033]报警模块,接收来自中央处理模块的控制命令,若检测到车底存在生命体,则该模块发布警报。
[003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采用蜂鸣器与LED高亮警报灯发布强烈的声光信号作为警报,这样一方面可以警告并驱逐车底生命体,另一方面也可告知周围人群可能存在的危险。
[0035]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1,车辆启动后,中央处理模块唤醒探测模块,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开始检测车底生物热源,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若检测到可以生物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模块、通信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其中:所述探测模块用于采集车底的红外与声音数据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中央处理模块与探测模块、报警模块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以及实现与外部相关负责人员间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探测模块所采集到红外数据信息,并根据红外数据信息对声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车底是否存在生命体的判别,并在检测到生命体后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暂停车辆启动,并将最终结果发送给相关人员,通知其前往处理;预警模块,响应于中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息,进行警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与声音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声音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底部中央,并置于防护罩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部中央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旋转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周,对整个车底进行扫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的汽车车底生命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热释电传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桢汤贤康郭唐仪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桢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