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双曲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86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所述大臂的一端与前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大臂与前机架的转动连接处靠近大臂另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臂驱动连接件,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与前机架之间设有大臂驱动机构,所述大臂驱动机构分别与前机架和大臂驱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中部与大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一端与大臂靠近大臂驱动连接件的一端之间设有小臂驱动机构,所述小臂驱动机构分别与大臂和小臂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另一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小臂转动连接。述连杆的一端与小臂转动连接。述连杆的一端与小臂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双曲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
,特别是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装载机其铲斗的曲臂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小臂的驱动机构空间跨度较大,从而降低小臂驱动机构的工作效率,且安装空间要求高,结构较复杂,其中大臂多为直型结构,导致大臂驱动机构安装空间有限,从而大臂的活动范围有限,进而使铲斗的调节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曲臂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曲臂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包括大臂和小臂,所述大臂的一端与前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大臂与前机架的转动连接处靠近大臂另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臂驱动连接件,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与前机架之间设有大臂驱动机构,所述大臂驱动机构分别与前机架和大臂驱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中部与大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一端与大臂靠近大臂驱动连接件的一端之间设有小臂驱动机构,所述小臂驱动机构分别与大臂和小臂转动连接,所述小臂的另一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小臂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大臂呈S型,且大臂中部靠近前机架的一侧向上凸起,大臂中部的另一侧向下凸起。
[0007]优选的,所述小臂呈弧形,且小臂凹陷的一侧朝向大臂。
[0008]优选的,所述大臂相对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大臂的中部之间设有小臂安装座,所述小臂的中部与小臂安装座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小臂相对的设有两个,且两个小臂设于两个大臂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呈等腰三角形,其中两角分别与大臂固定连接,另外一角与大臂驱动机构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大臂驱动机构和小臂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大臂呈S型弯曲设计,增加了大臂驱动机构的安装空间,即可增加大臂驱动机构的驱动行程,使铲斗的可调节高度范围增加,小臂的驱动机构直接安装在大臂上,相比于传统的安装在前机架的安装方式,在不减少小臂转动角度即铲斗的角度调节范围的情况下使得小臂驱动机构小型化,径向承载能力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前机架,2、后机架,3、铲斗,4、上铰接架,5、下铰接架,6、大臂,7、小臂,8、大臂驱动连接件,9、大臂驱动机构,10、小臂驱动机构,11、连杆,12、小臂安装座,13、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由于其主要用于装载机,因此后文从整个装载机的角度出发进行描述,包括前机架1、后机架2、连接前机架1和后机架2的转向机构以及设于前机架1上的铲斗3,所述铲斗3与前机架1通过双曲臂机构连接,所述铲斗3的背板外侧上部设有上铰接架4,下部设有下铰接架5,所述双曲臂机构包括大臂6和小臂7,所述大臂6的一端与前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大臂6的另一端与下铰接架5转动连接,所述大臂6与前机架1的转动连接处靠近大臂6另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臂驱动连接件8,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8与前机架1之间设有大臂驱动机构9,所述大臂驱动机构9分别与前机架1和大臂驱动连接件8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中部与大臂6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一端与大臂6靠近大臂驱动连接件8的一端之间设有小臂驱动机构10,所述小臂驱动机构10分别与大臂6和小臂7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另一端与上铰接架4之间设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两端分别与小臂7和上铰接架4转动连接。
[0019]该装载机在操作铲斗3时,通过大臂驱动机构9推拉大臂6的一端,使大臂6绕其与前机架1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大臂6另一端的高度,进而调节铲斗3的高度,通过小臂驱动机构10推拉小臂7的一端,使小臂7绕其与大臂6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小臂7另一端的高度,进行在大臂6的配合下改变铲斗3相对于大臂6的角度。本技术将小臂驱动机构10设于大臂6之上,不仅所需要安装空间变小,方便布局安装,使整体结构更简洁,相比于将小臂驱动机构10直接安装在前机架1上的传统安装方式,本技术在不减少小臂7转动角度即铲斗3的角度调节范围的情况下使得小臂驱动机构10小型化,径向承载能力提高。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臂6呈S型,且大臂6中部靠近前机架1的一侧向上凸起,大臂6中部靠近铲斗3的一侧向下凸起。
[0021]大臂6呈S型弯曲设计,增加了大臂驱动机构9的安装空间,即可增加大臂驱动机构9的驱动行程,使铲斗3的可调节高度范围增加。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臂7呈弧形,且小臂7凹陷的一侧朝向大臂6。
[0023]相比于直杆型的小臂7,弧形的小臂7在转动时,其整体所需活动范围较小,不易发生可能与铲斗3磕碰的情况。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臂6相对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大臂6的中部之间设有小臂安装座12,所述小臂7的中部与小臂安装座12转动连接。
[0025]通过小臂安装座12可以便于小臂7的安装,小臂安装座12可包括设于两大臂6之间的安装杆,安装杆贯穿小臂7并与其转动连接即可。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臂7相对的设有两个,且两个小臂7设于两个大臂6之间。
[0027]小臂7和大臂6可对应的同样设置两个,两个大臂6与两个小臂7的组合使受力更均衡,铲斗3运行更稳定。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8呈等腰三角形,其中两角分别与大臂6固定连接,另外一角与大臂驱动机构9转动连接。
[0029]呈等腰三角形的大臂驱动连接件8,三个角分别连接大臂6和大臂驱动机构9,使大臂6两处受力,大臂驱动机构9驱动大臂6时更平稳,还可选择合适的大臂驱动机构9,使铲斗3在低位初始位置时,大臂驱动连接件8连接大臂驱动机构9的一角对应的中线与大臂驱动机构9同轴,减少大臂驱动机构9的径向负载。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臂驱动机构9和小臂驱动机构10为气缸或液压缸。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个驱动器13,所述前机架1与后机架2相对侧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器13以前机架1与后机架2的转动连接处水平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器13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驱动器13的两端分别与前机架1和后机架2转动连接。
[0032]两个驱动器13一推一拉即可改变前机架1与后机架2之间的角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双曲臂结构,包括大臂(6)和小臂(7),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6)的一端与前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大臂(6)与前机架(1)的转动连接处靠近大臂(6)另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臂驱动连接件(8),所述大臂驱动连接件(8)与前机架(1)之间设有大臂驱动机构(9),所述大臂驱动机构(9)分别与前机架(1)和大臂驱动连接件(8)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中部与大臂(6)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一端与大臂(6)靠近大臂驱动连接件(8)的一端之间设有小臂驱动机构(10),所述小臂驱动机构(10)分别与大臂(6)和小臂(7)转动连接,所述小臂(7)的另一端设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一端与小臂(7)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双曲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6)呈S型,且大臂(6)中部靠近前机架(1)的一侧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成工重工遂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