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60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包括外壳,其带有测风流道;若干传感器,安装在测风流道内用于对空气流量和气温进行监测;凹槽,其设置在测风流道进风端;过滤壳,其安装在凹槽中且包括底板、顶板和一对支板;过滤网组,其包括金属滤网和活性炭滤网,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均呈弧形的金属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的设置,对进入测风流道之前气流中的大小固体颗粒进行分层过滤,防止灰尘颗粒进入测风流道内,提高了过滤效果和进气量。提高了过滤效果和进气量。提高了过滤效果和进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流量传感器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上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道上。发动机工作时,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的开度来改变进气量以控制其运转。空气进入进气道后首先经由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然后流经空气流量传感器,接着沿节气门通道进入进气歧管,最后分配到各气缸中。
[0003]现有的汽车用空气流量传感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不能实时全面精确的监测到空气流量、温度和湿度,应用范围局限,功能少,不便高效的过滤净化灰尘杂质;
[0005]2、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外壳由不易降解的塑料制成,更换下来的旧外壳随意丢弃对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包括:
[0008]外壳,其带有测风流道;
[0009]若干传感器,安装在测风流道内用于对空气流量和气温进行监测;
[0010]凹槽,其设置在测风流道进风端;
[0011]过滤壳,其安装在凹槽中;
[0012]过滤网组,安装在过滤壳上用于对流经测风流道的气流中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
[0013]过滤壳包括:
[0014]底板,其呈多边形且安装在凹槽中;
[0015]一对支板,分别设置在底板对侧;
[0016]顶板,其固定安装在一对支板顶部;<br/>[0017]其中,过滤网组安装在相邻的支板之间。
[0018]过滤网组包括:
[0019]金属滤网,其安装在一对的支板外端面之间;
[0020]活性炭滤网,其安装在一对支板的内端面之间;
[0021]其中,金属滤网和活性炭滤网均呈弧形。
[0022]还包括:
[0023]转轴,其转动安装在底板上,顶端具有矩形孔且活动穿插伸出顶板外;
[0024]一对通槽,分别贯穿一对支板;
[0025]一对卡槽,设置在测风流道进风端对侧壁上分别与各通槽对应;
[0026]一对支臂,一端与转轴外壁铰接,另一端分别活动穿插在各通槽和相应的卡槽中;
[0027]保持单元,其用于使转轴转动后复位,防止一对支臂的活动端脱离相应的卡槽。
[0028]保持单元包括:
[0029]一对支架,分别安装在转轴外壁对侧;
[0030]一对连杆,一端与底板顶面铰接,另一端安装有套筒;
[0031]一对活塞,分别活动安装在各套筒内;
[0032]一对复位弹簧,分别活动安装在各套筒内;
[0033]一对复位支杆,一端分别与各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插过各复位弹簧和各套筒端部后与各支架远离转轴端铰接。
[0034]同时公开了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将废旧外壳投入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塑料;
[0036]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小颗粒塑料投入搅拌装置内,再投入ABS塑料,混合得到塑料颗粒混料;
[0037]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塑料颗粒混料置入热熔挤出机内,熔融挤出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进入注塑模具中;
[0038]S4、冷却后脱模得到全新的外壳。
[0039]还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
[0040]过滤箱,其一侧与热熔挤出机输出端连通;
[0041]排出口,其设置在过滤箱底部;
[0042]活动板,其通过气缸驱动活动安装在过滤箱内腔中;
[0043]若干除杂板,间隔可拆卸安装在过滤箱内腔中且位于排出口于热熔机输出端之间。
[0044]还包括:
[0045]阻断板,其活动穿插过过滤箱侧壁伸入其内腔中;
[0046]摆臂,其顶端与过滤箱侧壁顶部铰接,底端与阻断板远离过滤箱端固定连接;
[0047]驱动机构,其用于驱使摆臂摆动;
[0048]其中,阻断板呈圆弧形且与摆臂和过滤箱的铰接点同心。
[0049]还包括:
[0050]若干横槽,分别设置在各除杂板同一端;
[0051]竖槽,其竖直设置在过滤箱侧壁中;
[0052]若干插槽,分别设置在各横槽内端底面;
[0053]竖滑杆,其竖直滑动安装在竖槽中;
[0054]若干横杆,一端间隔安装在竖滑杆外壁上,另一端均设有用于与各插槽卡接配合的插块;
[0055]施压弹簧,其设置在竖槽底部用于将竖滑杆顶至其顶端与阻断板底面抵接;
[0056]凹陷部,其设置在阻断板底部供竖滑杆顶端伸入;
[0057]其中,阻断板远离摆臂端与过滤箱内侧壁抵接时凹陷部对准竖滑杆。
[0058]驱动机构包括:
[0059]驱动电机,其安装在过滤箱顶部且其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
[0060]蜗杆,其安装在减速机输出端;
[0061]蜗轮,其安装在摆臂远离阻断板的一端且与蜗杆传动连接
[006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63]1、通过均呈弧形的金属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的设置,提高了过滤效果和进气量;
[0064]2、通过、矩形孔、转轴、支臂、通槽、卡槽、底板、顶板、支板和凹槽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专用工具与矩形孔配合驱使转轴转动使各支臂的活动端脱离卡槽,取下专用工具时转轴在支架、活塞、套筒、复位弹簧、支臂和复位支杆的配合下复位,各支臂的活动端插入卡槽,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工作人员对由底板、顶板和一对支板组成的过滤壳进行拆装,方便维护;
[0065]3、通过破碎、混合、熔融挤出、过滤、注塑和冷却脱模这一系列步骤,对废旧外壳进行回收再利用,制造新的外壳,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避免了废旧外壳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0066]4、通过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摆臂、过滤箱、阻断板、气缸、活动板和除杂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除杂板进行清理,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取出除杂板时导致过滤箱内腔中熔融的塑料物料泄漏;
[0067]5、通过竖滑竿、凹陷部、施压弹簧、横杆、插槽、插块和竖槽的设置,随着阻断板的移动,竖滑竿顶端在施压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或者脱离凹陷部,在阻断板完全封闭过滤箱内腔时,竖滑竿顶端进入凹陷部中,各插块和插槽脱离接触,此时可拆卸除杂板,将除杂板清理完成安装回原位后,阻断板移动,其远离摆臂端与过滤箱内侧壁之间出现缝隙,同时凹陷部远离竖滑竿,竖滑竿顶端与阻断板低端接触,各卡槽与相应的插槽卡接配合,完成对除杂板的清理,便于工作人员对除杂板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6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空气流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6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7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71]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72]附图标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1),其带有测风流道(102);若干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测风流道(102)内用于对空气流量和气温进行监测;凹槽(103),其设置在所述测风流道(102)进风端;过滤壳(2),其安装在所述凹槽(103)中;过滤网组(3),安装在所述过滤壳(2)上用于对流经测风流道(102)的气流中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2)包括:底板(201),其呈多边形且安装在所述凹槽(103)中;一对支板(20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01)对侧;顶板(202),其固定安装在一对所述支板(203)顶部;其中,所述过滤网组(3)安装在相邻的支板(20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3)包括:金属滤网(301),其安装在一对所述的支板(203)外端面之间;活性炭滤网(302),其安装在一对所述支板(203)的内端面之间;其中,所述金属滤网(301)和活性炭滤网(302)均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401),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201)上,顶端具有矩形孔且活动穿插伸出顶板(202)外;一对通槽(402),分别贯穿一对所述支板(203);一对卡槽(403),设置在所述测风流道(102)进风端对侧壁上分别与各通槽(402)对应;一对支臂(404),一端与所述转轴(401)外壁铰接,另一端分别活动穿插在各通槽(402)和相应的卡槽(403)中;保持单元(5),其用于使所述转轴(401)转动后复位,防止一对支臂(404)的活动端脱离相应的卡槽(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5)包括:一对支架(501),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轴(401)外壁对侧;一对连杆(502),一端与所述底板(201)顶面铰接,另一端安装有套筒(504);一对活塞(503),分别活动安装在各所述套筒(504)内;一对复位弹簧(505),分别活动安装在各套筒(504)内;一对复位支杆(506),一端分别与各所述活塞(503)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插过各复位弹簧(505)和各套筒(504)端部后与各支架(501)远离转轴(401)端铰接。6.一种适于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邦海吴永斌吴进涛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荣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