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3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柄、穿刺针、连接管、控制箱、显示器;所述穿刺针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头端,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尾端,且另外一段固定连接控制箱,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到控制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外置泵体和控制柄加穿刺针的结合,采用电子泵的形式吸取并泵出药液,进行药液注射,摒弃了传统的注射器推注形式,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单人使用控制柄控制泵体动作,即可将药液泵入到需要注射的部位,不在需要他人协同完成,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节约了人力。节约了人力。节约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声引导下穿刺,是在实时超声影像的监视和引导下,针对体内病变或目标进行穿刺的临床技术,具体做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避开重要脏器及较大的血管神经,将穿刺针准确地穿入病变组织内进行治疗或通过吸出、切割出少量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穿刺后还能立即对穿刺部位及穿刺路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出血等现象,用最短的时间加以处理,避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0003]临床中,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常用于人体特定组织、器官中的取样、抽液、注射等,例如穿刺组织获取活体细胞、介入治疗中的药物注入,而清晰、高效、准确的超声引导区直接影响到穿刺针操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0004]当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局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患者一只手拿持穿刺针,另外一只手拿持探头,致使在药物推入过程中需要另外的一名医护人员辅助完成药物的注射,费时费力;而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涉及有电动泵泵入药业的形式,但是其泵入过程中流量控制不便,且泵入速度、泵入压力无法有效控制,导致药物注入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通过电动泵体的形式取代人工推注,以实现单人操作,避免人员浪费;同时该装置设置机械缓阻流的控制模块,配合电子控制实现泵入药液的人为精准可控。<br/>[0006]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柄、穿刺针、连接管、控制箱、显示器;
[0007]所述穿刺针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头端,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尾端,且另外一段固定连接控制箱,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到控制箱上;
[0008]所述控制柄内腔固定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调节器和推注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器和推注调节器均包括带有电阻滑齿的滑块,以及带有电阻条的滑槽,电阻滑齿和电阻条相接触;所述控制器为柱筒状,内腔设有带有通孔且通孔相互错位的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且推注调节器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控制器尾端的驱动片上;所述控制箱内腔分为药液腔和控制腔,所述控制箱内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单元、蓄电池,以及两端分别联通连接管和药液腔的泵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柄的尾端外周还固定设有倾斜布置的橡胶块,且控制柄的外侧面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器前端固定设有单向电磁阀,其后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且
电磁阀固定连接连接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柄前端固定设有倾斜置入到控制柄内腔的正负压传感器;所述控制柄前端内腔固定设有负压吸引器,置于控制器前端,所述控制柄前端为透明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贯穿其侧壁的承载槽,该承载槽内外两侧为矩形,中间为圆形,且圆形部位内固定设有圆柱形的气囊;所述驱动键底部穿过该承载槽固定连接驱动片;所述驱动垫底部固定设有弧型橡胶板,弧型橡胶板底部固定设有契合承载的滑动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片中间设有圆孔,且通孔外周设有弧条型通孔,复位弹簧设置一圆孔外周,所述相邻的驱动片弧条型通孔错位设置,且控制器尾端的驱动片固定连接并连同连接管;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采用外置泵体和控制柄加穿刺针的结合,采用电子泵的形式吸取并泵出药液,进行药液注射,摒弃了传统的注射器推注形式,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单人使用控制柄控制泵体动作,即可将药液泵入到需要注射的部位,不在需要他人协同完成,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节约了人力;
[0015]2、基于上述的自动泵入药液,本专利技术采用电阻式电子控制配合机械缓阻调控的形式控制药液的泵入,电阻式调节旨在调控泵体的工作功率,控制器泵入的强度和泵入的量;机械缓阻则是采用错位孔布置的形式卸去泵体泵入的直接冲击力,于控制器尾端制造压力,再通过驱动片的动作,模拟活塞推注的形式,再次将药液注入,如此使得药液注入更可控,且避免了泵如的直接冲击,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机械推注行程和电阻调节行程同步,使得控制器中推出和注入量相互契合,达到平衡,提升药液注入的连续稳定性;
[0016]3、该装置设有负压吸引器和负压调节器,负压调节器采用电阻调节的形式控制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抽吸动作,同时该装置还设有正负压传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抽吸动作,验证其穿刺针是否穿刺进入到血管中,一方面通过负压吸引的压力辨别,另一方面通过透明端头是否有抽吸处血液辨别,二者相互结合提升了辨别准确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柄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柄主视图;
[0021]图4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柄A

A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器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器断面图;
[0025]图8是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的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附图8中部位5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
控制柄,11

滑槽,12

滑块,121

电阻滑齿,122

弧型橡胶板,123

滑动块,13

橡胶块,15

控制按键,16

正负压传感器,17

承载槽,18

控制器,181

单向电磁阀,182

柱筒,184

驱动片,185

圆孔,186

弧条型通孔,187

复位弹簧,19

电磁阀,20

负压吸引器,2

穿刺针,3

连接管,4

控制箱,41

控制腔,42

药液腔,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柄、穿刺针、连接管、控制箱、显示器;所述穿刺针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头端,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控制柄的尾端,且另外一段固定连接控制箱,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柄内腔固定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调节器和推注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器和推注调节器均包括带有电阻滑齿的滑块,以及带有电阻条的滑槽,电阻滑齿和电阻条相接触;所述控制器为柱筒状,内腔设有带有通孔且通孔相互错位的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且推注调节器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控制器尾端的驱动片上;所述控制箱内腔分为药液腔和控制腔,所述控制箱内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单元、蓄电池,以及两端分别联通连接管和药液腔的泵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声引导下局麻药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柄的尾端外周还固定设有倾斜布置的橡胶块,且控制柄的外侧面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鹭李敏杨瑞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