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1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包括U形头托、连接杆和固定件;U形头托的横向杆贯穿连接杆的上端,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固定件的上端铰接,且连接杆的转动轴线与U形头托的转动轴线相垂直;U形头托的转动轴线处和连接杆的转动轴线处均设有角度测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U形头托和U形颈托能够更好的支撑并固定患者的头部,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颈部酸胀,在转动调节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角度测量装置测量患者头部冠状面、矢状面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关系,使医生能够更好的判断并进行手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更加的便捷。操作更加的便捷。操作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与头部接触装置尖锐,损伤头皮,增加感染风险;另,整个颈部悬空,无支撑,导致术后颈部僵硬酸痛;且无法精确测量头部冠状面和矢状面与地面的角度,不便于术者肉眼可见患者体位和地面的关系,寻找脑肿瘤或者脑血管的精确位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包括U形头托、连接杆和固定件;U形头托的横向杆贯穿连接杆的上端,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固定件的上端铰接,且连接杆的转动轴线与U形头托的转动轴线相垂直;U形头托的转动轴线处和连接杆的转动轴线处均设有角度测量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U形头托和U形颈托能够更好的支撑并固定患者的头部,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颈部酸胀,在转动调节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角度测量装置测量患者头部冠状面、矢状面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关系,使医生能够更好的判断并进行手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更加的便捷。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U形头托包括转动套以及L形的第一头托和第二头托;连接杆的上端设有转动孔,转动套贯穿转动孔,且与转动孔转动连接;第一头托和第二头托的横向杆可伸缩调节于转动套的两端。
[0008]进一步,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转动槽,固定件的上端两侧设有转轴,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转动槽与转轴的配合与固定件的上端铰接,且转轴的轴线与转动套的轴线相垂直。
[0009]进一步,每个角度测量装置均包括刻度盘和指针;连接杆侧壁环绕转动套设有刻度盘,转动套外圆周壁连接有指针,且指针围绕刻度盘的圆心转动;转轴的一端从转动槽内伸出,连接杆的侧壁环绕转动槽也设置有刻度盘,转动槽上也连接有指针,且指针围绕刻度盘的圆心旋转。
[0010]进一步,还包括U形颈托,U形颈托包括L形的第一颈托和第二颈托,第一颈托和第二颈托的纵向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头托和第二头托的纵向杆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分别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颈托的横向杆套设在第二颈托的横向杆上,第一颈托的横向杆内侧设有颈枕。
[0011]进一步,颈枕为柔性材质。
[0012]进一步,U形头托两侧的纵向杆上方连接有头部固定杆,头部固定杆顶端设有半球形的柔性垫。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U形头托,11、第一头托,12、第二头托,13、转动套,14、头部固定杆,141、柔性垫,2、连接杆,21、转动孔,22、转动槽,3、固定件,31、转轴,4、角度测量装置,41、刻度盘,42、指针,5、U形颈托,51、第一颈托,511、第一滑槽,512、第一螺栓,513、第一螺纹孔,52、第二颈托,521、第二滑槽,522、第二螺栓,523、第二螺纹孔,53、柔性颈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包括U形头托1、连接杆2和固定件3;U形头托1的横向杆贯穿连接杆2的上端,且与连接杆2转动连接;连接杆2的下端与固定件3的上端铰接,且连接杆2的转动轴线与U形头托1的转动轴线相垂直;U形头托1的转动轴线处和连接杆2的转动轴线处均设有角度测量装置4。
[0022]固定件3可与本领域常规用于将头架固定于手术台上的固定架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螺栓紧固的方式。使用时先将头架固定于手术台上,将U形头托1两侧相对于患者两侧耳部对称固定在患者的两侧颅骨处;根据需求先转动U形头托1,使患者的面部正对地面进行转动,从U形头托1的转动轴线处的角度测量装置4获知患者头部冠状面与地面的角度;然后相对固定件3转动连接杆2,使患者的头部进行左右偏转,从连接杆2处的角度测量装置获知患者头部矢状面与地面的角度;实现了术者肉眼可见患者体位与地面的关系,利于术者寻找脑肿瘤或者脑血管的精确位子。
[0023]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4]U形头托1包括转动套13以及L形的第一头托11和第二头托12;连接杆2的上端设有转动孔21,转动套13贯穿转动孔21,且与转动孔21转动连接;第一头托11和第二头托12的横向杆可伸缩调节于转动套13的两端。
[0025]转动套13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栓,通过螺栓对第一头托11和第二头托12的横向杆进行伸缩限制,可根据患者头部大小调节第一头托11和第二头托12之间的距离;此外,连接杆2一侧也设有螺栓,螺栓穿过连接杆2并伸进转动孔21内,通过调节螺栓的松紧程度,以限制或解除转动套13在转动孔21内转动的限制,使整个头架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安全性更佳。
[0026]实施例3,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7]连接杆2的下端设有转动槽22,固定件3的上端两侧设有转轴31,连接杆2的下端通过转动槽22与转轴31的配合与固定件3的上端铰接,且转轴31的轴线与转动套13的轴线相垂直。
[0028]实施例4,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29]每个角度测量装置4均包括刻度盘41和指针42;连接杆2侧壁环绕转动套13设有刻度盘41,转动套13外圆周壁连接有指针42,且指针42围绕刻度盘41的圆心转动;转轴31的一端从转动槽22内伸出,连接杆2的侧壁环绕转动槽22也设置有刻度盘41,转动槽22上也连接有指针42,且指针42围绕刻度盘41的圆心旋转。
[0030]转轴31另一端从转动槽22另一侧伸出,且其内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拧紧或拧松螺栓,以限制或解除连接杆2在固定杆3上的转动;当转动套13转动时,带动指针42转动,并指向刻度盘41上对应的刻度,当连接杆2相对于固定件3转动时,连接杆2带动刻度盘41转动,由于指针42与转轴31连接,因此指针42相对于刻度盘41转动,并指向对应刻度,通过此种设置,仅采用机械结构实现角度测量,使整体结构更加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头托(1)、连接杆(2)和固定件(3);所述U形头托(1)的横向杆贯穿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且与所述连接杆(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与所述固定件(3)的上端铰接,且所述连接杆(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U形头托(1)的转动轴线相垂直;所述U形头托(1)的转动轴线处和所述连接杆(2)的转动轴线处均设有角度测量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头托(1)包括转动套(13)以及L形的第一头托(11)和第二头托(12);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设有转动孔(21),所述转动套(13)贯穿所述转动孔(21),且与所述转动孔(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头托(11)和所述第二头托(12)的横向杆可伸缩调节于所述转动套(1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设有转动槽(22),所述固定件(3)的上端两侧设有转轴(31),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通过所述转动槽(22)与所述转轴(31)的配合与所述固定件(3)的上端铰接,且所述转轴(31)的轴线与所述转动套(13)的轴线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脑坐位手术用全方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角度测量装置(4)均包括刻度盘(41)和指针(42);所述连接杆(2)侧壁环绕所述转动套(13)设有所述刻度盘(41),所述转动套(13)外圆周壁连接有所述指针(42),且所述指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草赵文元李翔李洁莉柴乾坤李正伟章剑剑辛灿张继波余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