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14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的初滤水排放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的总排放管、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的支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侧壁连通。该装置有序的将两种废水引到废水排放总渠内,避免其相互干扰,对位于下方的初滤水排放管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给水过滤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自来水厂的水处理过程主要有絮凝、沉淀、过滤及消毒阶段,过滤作为降低水体浊度进而降低水体中非溶解性固体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益于V型滤池较强的截污能力和出色的反冲洗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末V型滤池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中型自来水厂中占有相当高比例。包括V型滤池在内的所有滤池在反冲洗刚刚结束后,重新过滤的初始阶段滤后出水(俗称初滤水)水质都较差,浊度、有机物和致病微生物含量远远大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上限值,由于初滤水在总制水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后续的清水池中混合调节后对整体水质影响不算太大,在早期很多滤池并没有设置初滤水排放设施。
[0003]然而,V型滤池中间上部设置反冲洗废水排放渠、下部配水配气廊道(兼滤后水汇集作用)的特殊构造,导致初滤水排放管道位于反冲洗废水排放口正下方,反冲洗废水排放口高、排放量大,瞬时大量废水的排放对下方初滤水管道及管道上阀门的冲击力较大,长此以往,初滤水排放管和管道上的阀门必定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通过管道将V型滤池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的排放通道合并,有序的将两种废水引到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避免其相互干扰影响,对位于下方的初滤水排放管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的初滤水排放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的总排放管、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的支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侧壁连通,所述总排放管底端延伸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总排放管包括上段与下段,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为水平设置,所述总排放管为竖直设置,所述初滤水排放管、所述上段、所述下段通过三通阀连通。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为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与所述上段通过90
°
弯头连通。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为气动蝶阀。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为气动蝶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将反冲洗废水通过总排放管引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避免了反冲洗废水直接从高处排出冲击正下方的初滤水排放管和阀门。
[001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上的气动蝶阀关闭严实,可避免传统附壁闸板关闭不严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总排放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2、气水分配廊道;3、反冲洗废水排放槽;4、反冲洗废水排放管;5、初滤水排放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总排放管;9、支架;10、90
°
弯头;11、三通阀;801、上段;802、下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2、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的初滤水排放管5。
[0022]现有技术中,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位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排放口正下方,当V型滤池开始反冲洗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的废水通过池壁上的附壁闸板直接高位排放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由于反冲洗废水排放口高、排放量大,瞬时大量废水的排放对下方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以及管道阀门的冲击力较大,长此以往,所述初滤水排放管
5以及管道阀门必定会被冲刷损坏。
[0023]为了保护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和阀门不受反冲洗废水冲刷,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的总排放管8、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8的支架9,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与所述总排放管8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与所述总排放管8侧壁连通,所述总排放管8底端延伸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底部。这样设置,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均可以顺着所述总排放管8流动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底部,有效避免快速流动的反冲洗废水冲刷损坏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和阀门。
[0024]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总排放管8包括上段801与下段802,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为水平设置,所述总排放管8为竖直设置,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所述上段801、所述下段802通过三通阀11连通。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为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与所述上段801通过90
°
弯头10连通。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无水下零部件,使用灵活,检修操作方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的材料设备极少,仅需几根短管、一个90
°
弯头和一个三通即可实现对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的导流作用。
[0025]其中,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2)、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的初滤水排放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的总排放管(8)、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8)的支架(9),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与所述总排放管(8)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与所述总排放管(8)侧壁连通,所述总排放管(8)底端延伸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放管(8)为竖直设置,所述总排放管(8)包括上段(801)和下段(8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涛张文胜赵红兵孙建春张卫东杨孟进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