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97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包括:料筒、料筒中心设有的电机、电机同轴设有的主轴和主轴外周设有的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内搅拌带、外搅拌带以及若干内撑杆、外顶杆、短搅杆和长搅棒,内搅拌带和外搅拌带分别绕设于主轴周向内外圈,短搅杆和长搅棒内端均连接主轴外周,短搅杆外端和长搅棒外端分别连接内搅拌带内弧和外搅拌带内弧,短搅杆和长搅棒均绕主轴辐射状布设。通过内外搅拌带以分别连接内外杆形成搅拌主涡流,短搅杆和长搅棒形成副涡流,刻度计配合可调整合理工作底隙,风机有效提高搅拌动能,快捷锁便于快捷开关舱盖,挠性片可快速装卸立梯,全面满足混料设备便捷稳定和优质可靠的需求。靠的需求。靠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
,具体涉及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是包装印刷等领域的重要材料,由颜料、连结料、助剂和溶剂组成,并以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制备油墨需将油墨在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通常使用油墨搅拌机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并经反复轧制形成黏性胶状流体。现有油墨搅拌机多数采用普通搅拌机进行搅拌,不仅增加工作负荷,而且搅拌桶底部容易沉淀积累,搅拌效率较低。
[0003]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主轴布设螺旋叶片,安装于搅拌主轴上的搅拌带搅拌翻动物料形成低动力高效比的混合环境,使物料在筒体内较大范围进行翻卷和较短时间完成搅拌。由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度高,维护方便,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特别适合粘稠物料和糊状物料的混合工作。
[0004]鉴于物料摩擦系数和粉碎粒度影响,遵循“先大颗粒后小颗粒,先启动后投放”的原则,并保持外搅拌带外缘与料筒间为2~12毫米的工作底隙,合理设定适宜的工作底隙达到事半功倍的优质稳定效果。
[0005]现有公告号为CN2070128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搅拌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支撑柱与基面固定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部与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料斗,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部与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料斗,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基面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开设的卡槽与梯子的底部卡接,梯子的顶部搭接在壳体的顶部,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通过这种油墨搅拌机,提高投料出料的便捷性能,省时省力,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提高搅拌效率。
[0006]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解决了投料出料便捷性的问题,但是该方案始终欠缺加强结构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尤其针对密度大、易沉积和流动性差的粘稠糊状类滞重物料的生产加工,缺乏足以能够解决提升油墨搅拌机完整彻底进行物料搅拌的高效率,从而就无法保证搅拌机的稳定高效和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针对密度大、易沉积和流动性差的粘稠类滞重物料对象,采取加强结构措施以根本性地解决搅拌设备的高效率问题,从而更全面提升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的高效合理性和安全便捷性。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中心设有的电机、所述电机同轴设有的主轴和所述主轴外周设有的加强组件;
[0009]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内搅拌带、外搅拌带以及若干分别间隔设有的内撑杆、外顶杆、短搅杆和长搅棒;
[0010]所述内搅拌带绕设于所述主轴周向内圈;
[0011]所述外搅拌带绕设于所述主轴周向外圈;
[0012]所述短搅杆内端和所述长搅棒内端均连接所述主轴外周;
[0013]所述短搅杆外端连接所述内搅拌带内弧;
[0014]所述长搅棒外端连接所述外搅拌带内弧;
[0015]所述短搅杆和所述长搅棒均绕所述主轴辐射状布设。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所述料筒内腔设有的夹筒和挡块;
[0017]所述夹筒和所述料筒间设有若干均布螺栓以螺孔固定;
[0018]若干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夹筒上下部周向内侧;
[0019]所述料筒内壁和所述挡块间设有精确测距的刻度计;
[0020]所述螺栓同轴套设有弹性体用于所述夹筒缓冲加固;
[0021]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料筒内壁和所述夹筒外壁之间。
[0022]所述螺栓和所述料筒外壁连接有用于定位紧固的双螺母。
[002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所述料筒顶面设有的封盖;
[0024]所述料筒顶面和所述封盖通过周向若干螺钉固定连接;
[0025]所述封盖顶面设有若干导风管、舱孔和窥视窗;
[0026]所述导风管内贴合设有带涡旋叶片的风机;
[0027]所述风机出风口设有致密的滤网;
[0028]所述舱孔侧边活动连接有带快捷锁的舱盖和立梯;
[0029]所述舱孔和所述舱盖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0030]所述立梯顶端设有挠性片贴合所述舱孔侧边凸缘。
[0031]进一步的,所述料筒底部设有卸料阀和卸料气缸;
[0032]所述卸料气缸活塞杆顶端贴合所述卸料阀端面;
[0033]所述卸料阀、所述卸料气缸和所述风机均电连接主控台。
[00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1、通过电机带动主轴旋转,粗块堆物料选取高转速催化融合,细琐碎物料采用低转速促进搅拌,主轴周向绕设内搅拌带和外搅拌带形成敲击拍打物料的主涡流,辐射排列短搅杆和长搅棒形成切削挤压物料的副涡流,按材质可调整夹筒和料筒间的合理间隙,既保证搅拌带锋刃结构有效切断挤压物料,又减少物料在空隙中逃逸,挡块的安全距离设置确保外搅拌带外缘避免撞击剐檫夹筒内壁,刻度计配合螺栓以精确控制外搅拌带外缘与夹筒之间的工作底隙为合理距离,加剧粗大物料的绞剪挤压和拍打切断,促进细小物料的敲击糅合和粉碎融合,限位块保证生产操作的安全可靠,弹性体对物料挤压夹筒形成反作用力起到缓冲加固作用,因加工生产涉及密度大易沉积的粘稠糊状类的滞重物料,采用导风管贴合增设带涡旋叶片的风机有效提高搅拌混合动能,舱孔增设舱盖以及料筒添加封盖保证严密封闭,快捷锁利于方便操作,立梯带挠性片的设计便于维护修缮时快速安放脱卸立梯,窥视窗助于实时观察挡板和物料防止意外状况,从而满足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稳定高效和安全可靠的需求。
[0036]2、通过电机以联轴器间接连接主轴增强缓冲受力的性能,卸料阀配合卸料气缸具备放料块且残余少的优点,进一步全面实现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稳定持久和安全可靠的功效。
[003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的主视图;
[0040]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的俯视图;
[0041]图3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42]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43]图中:
[0044]1、料筒;
[0045]2、电机;
[0046]3、主轴;
[0047]4、加强组件;41、内搅拌带;42、外搅拌带;43、内撑杆;44、外顶杆; 45、短搅杆;46、长搅棒;47、夹筒;471、螺栓;472、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所述料筒(1)中心设有的电机(2)、所述电机(2)同轴设有的主轴(3)和所述主轴(3)外周设有的加强组件(4);所述加强组件(4)包括内搅拌带(41)、外搅拌带(42)以及若干分别间隔设有的内撑杆(43)、外顶杆(44)、短搅杆(45)和长搅棒(46);所述内搅拌带(41)绕设于所述主轴(3)周向内圈;所述外搅拌带(42)绕设于所述主轴(3)周向外圈;所述短搅杆(45)内端和所述长搅棒(46)内端均连接所述主轴(3)外周;所述短搅杆(45)外端连接所述内搅拌带(41)内弧;所述长搅棒(46)外端连接所述外搅拌带(42)内弧;所述短搅杆(45)和所述长搅棒(46)均绕所述主轴(3)辐射状布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强结构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4)还包括所述料筒(1)内腔设有的夹筒(47)和挡块(48);所述夹筒(47)和所述料筒(1)间设有若干均布螺栓(471)以螺孔固定;若干所述挡块(48)设于所述夹筒(47)上下部周向内侧;所述料筒(1)内壁和所述挡块(48)间设有精确测距的刻度计(472);所述螺栓(471)同轴套设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