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94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连接插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装维修简单,减少了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漏气现象。了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漏气现象。了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漏气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乘用车、专用车或工程车上所用到的气动执行部件比较多,这就不可避免用到电磁阀和气动管路,而现有车上用于为气动执行部件比如悬架气囊等提供工作气压,多采用两个或者多个功能单一的小电磁阀通过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气动执行部件来实现,各小电磁阀之间也采用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这样的组合会存在以下问题:1)重量大、占据空间大,使得空间利用率低;2)用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可能会产生漏气现象;3)整车气动管路布置比较繁琐,安装和维修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维修简单,减少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漏气现象的车用集成电磁阀。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连接插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排气口。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A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道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B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P口通过连接气道连通第二电磁阀的P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A口通过出气道连通所述出气口。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先导块气道。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连接插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排气口。本技术将两个电磁阀集成在一个阀体内,结构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节省了电磁阀零部件数量,同时减少了电磁阀之间的气动管路连接,安装简单,降低了装配成本及零部件使用成本,也大大减少了气动管路和接头连接可能产生的漏气现象。
附图说明
[000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12]图中:1

阀体;2

控制连接插口;21

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2

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3

进气口;4

出气口;5

第一电磁阀;6

第二电磁阀;7

排气口;8

进气道;9

排气道;10

连接气道;11

出气道;12

先导块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00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控制连接插口2,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控制连接插口2用于连接车的操控系统,通过操控系统的控制实现对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的控制,可以采用在控制连接插口2设有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和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连接控制第一电磁阀5上的第一电磁阀线圈,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连接控制第二电磁阀6上的第二电磁阀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阀5连通第二电磁阀6,所述第一电磁阀5连通所述进气口3,所述第二电磁阀6连通所述出气口4,所述阀体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7,所述第一电磁阀5连通所述排气口7。具体的第一电磁阀5是二位三通的先导式电磁阀,第二电磁阀6是二位二通的先导式电磁阀。
[0015]所述进气口3通过进气道8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A口,所述排气口7通过排气道9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B口,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P口通过连接气道10连通第二电磁阀6的P口,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A口通过出气道11连通所述出气口4。
[0016]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口3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的先导块气道12。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采用串联形式,先导块气道12与进气口3相连,第一电磁阀5上第一电磁阀线圈和第二电磁阀6上第二电磁阀线圈带电后驱动先导块内的动作原件,联通先导块气道12使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内部的阀芯产生位移,实现气路切换,响应灵敏。
[0017]本技术将两阀集成到一个阀体1内形成一联体阀,其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节省了车体上电磁阀零部件数量,同时减少了电磁阀之间的管路连接,安装简单,降低了车装配成本及零部件使用成本;避免了车上管路和接头连接可能产生的漏气现象。
[0018]如图3所示,本技术可以实现五种工作状态,工作过程以给气动执行部件悬架气囊为例,具体如下:
[0019]状态1: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得电,第一电磁阀线圈得电,第一电磁阀5的P口和A口连通,进气口3通过进气道8进气给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充气;
[0020]状态2: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得电,第一电磁阀线圈得电,进气口3通过进气道8进气给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充气,同时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得电,第二电磁阀线圈得电,第二电磁阀6的P口和A口连通,在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和第二电磁阀6控制端口22一直得电情况下,进气口3通过进气道8、第一电磁阀5的A口和P口、连接气道10、第二电磁
阀6的P口和A口、出气道11和出气口4为气动执行部件悬架气囊一直供气;
[0021]状态3:在状态2下,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断电,第二电磁阀线圈失电回位,第二电磁阀6的P口和A口断开,出气口4不通气,停止给气动执行部件悬架气囊供气,此时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保压;
[0022]状态4:状态3下,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口21断电,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断电,第一电磁阀线圈失电回位,第二电磁阀线圈失电回位,第一电磁阀5的P口和A口断开,第二电磁阀6的P口和A口断开,第一电磁阀5的P口和B口连通,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5的P口和B口、排气道9和排气口7排出,实现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排气;
[0023]状态5:状态4下,第二电磁阀控制端口22得电,第二电磁阀线圈得电,第二电磁阀6的P口和A口连通,气体通过出气口4、出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连接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排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集成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清张守龙辛本华司秋菊张德勇陆洁邓晓君武富成李露严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