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77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包括主送风装置和两个辅助送风装置。所述主送风装置包括主送风管道和分设在主送风管道两侧的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为条缝型风口;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包括辅助送风管道和分设在辅助送风管道两侧的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出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两个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送风装置两侧,所述主送风管道的管径小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的管径。通过结合不同种类送风口射流特性送风,以达到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避免室内气流涡旋、卷绕、扰动现象发生,使室内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分布均匀。速度场分布均匀。速度场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空调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送风系统常采用单一送风口类型的射流特性,采用单一种类送风口送风,实际效果常不理想,往往很难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室内气流卷绕、涡旋、扰动现象严重,造成室内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室内舒适性以及工业生产工艺要求,同时对于有洁净要求场所,不利于控制污染、净化空气。特别是对于各种工业、民用的高大空间建筑场所,要控制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更加困难。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通过结合不同种类送风口射流特性送风,以达到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避免室内气流涡旋、卷绕、扰动现象发生,使室内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分布均匀。
[0005]本技术的主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包括:
[0006]主送风装置,所述主送风装置包括主送风管道和分设在主送风管道两侧的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为条缝型风口;
[0007]两个辅助送风装置,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包括辅助送风管道和分设在辅助送风管道两侧的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出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
[0008]两个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送风装置两侧,所述主送风管道的管径小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的管径。
[0009]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的管径比为1:5至1:2。
[0010]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出风口的平面垂直。
[0011]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为直筒,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主进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主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主出风的高度;
[0012]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为直筒,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进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辅助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辅助出风的高度。
[0013]可选的,两个所述辅助送风装置与所述主送风装置的中心线对称。
[0014]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主送风管风量调节装置,所述主送风管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主送风管道内的一对主调节片和设置在所述主送风管道外侧的主调节阀,所述主调节片通过转轴穿过所述主送风管道壁与所主调节阀的调节端连接;
[0015]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上设置有辅助风道风速调节装置,所述辅助风道风速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辅助送风管道内的一对辅助调节片和设置在所述辅助送风管道外侧的辅助调
节阀,所述辅助调节片通过转轴穿过所述辅助送风管道壁与所辅助调节阀的调节端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与主出风口之间连通有主末端静压箱,所述主末端静压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主送风管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0017]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主出风口之间连通有辅助末端静压箱,所述辅助末端静压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0018]可选的,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主末端静压箱之间连通有主扩散接口,所述主扩散接口与所述主送风管道连接端的管口小于与主末端静压箱连接端的管口;
[0019]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末端静压箱之间连通有辅助扩散接口,所述辅助扩散接口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连接端的管口小于与辅助末端静压箱连接端的管口。
[0020]本技术的辅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上述所述的复合式送风组件和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上设置有一个主安装孔和等距离设置在所述主安装孔两侧的两个辅助安装孔,所述主送风管道贯穿所述主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板体连接,所述辅助送风管道贯穿所述辅助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体环绕所述主安装孔一周设置有主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体环绕所述辅助安装孔一周设置有辅助连接孔,
[0022]所述主送风管道外壁上设有主环形法兰,使用连接件连接所述主环形法兰和所述主连接孔,所述辅助送风管道外壁上设有辅助环形法兰,使用连接件连接所述辅助环形法兰和所述辅助连接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申请的复合式送风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安装使用时,主送风管的主进风口和辅助送风管的的辅助进风口均与送风系统的总管道连通,主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道较窄,风速比较大,主出风口为条缝型风口,采用低风量高风速。辅助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道较宽,风速较小,辅助出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采用低风量高风速。通过结合不同种类送风口射流特性送风,以达到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避免室内气流涡旋、卷绕、扰动现象发生,使室内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分布均匀。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6]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的主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的辅助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送风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复合式送风组件100、主送风装置1、主送风管道11、主送风管风量调节装置12、主末端静压箱13、主均流均压装置14、主条缝型风口15、主风口调节平衡装置16、主扩散接口17、辅助送风装置2、辅助送风管道21、辅助风道风速调节装置22、辅助末端静压箱23、辅助均流均压装置24、辅助条缝型风口25、辅助风口调节平衡装置26、辅助扩散接口27、连
接板体300、主安装孔301、辅助安装孔302。
[0031]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送风装置,所述主送风装置包括主送风管道和分设在主送风管道两侧的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为条缝型风口;两个辅助送风装置,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包括辅助送风管道和分设在辅助送风管道两侧的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出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两个所述辅助送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送风装置两侧,所述主送风管道的管径小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的管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送风管道的管径比为1:5至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主出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出风口的平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管道为直筒,所述主送风管道与所述主进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主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主出风的高度;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为直筒,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与所述辅助进风口的平面垂直,所述辅助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辅助出风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辅助送风装置与所述主送风装置的中心线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主送风管风量调节装置,所述主送风管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主送风管道内的一对主调节片和设置在所述主送风管道外侧的主调节阀,所述主调节片通过转轴穿过所述主送风管道壁与所主调节阀的调节端连接;所述辅助送风管道上设置有辅助风道风速调节装置,所述辅助风道风速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辅助送风管道内的一对辅助调节片和设置在所述辅助送风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立成傅建勋潘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