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单元、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6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申请实施例申请了驱动单元、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驱动单元的数据引脚和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一侧,驱动输出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二侧,可以将驱动单元所要连接的发光单元均设置于其第二侧,这样在将该驱动单元应用到发光基板中后,可以仅需在背板上设置一层导电层即可实现将信号线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效果,降低导电层的阻抗,降低亮度差异。降低亮度差异。降低亮度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单元、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驱动单元、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发展,显示装置成为众多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例如: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LCD通常由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成。背光模组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通常,背光模组中具有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驱动单元。目前,驱动单元连接发光单元的引脚分散设置于驱动单元的四周。为了合理设置与各引脚连接的走线,需要在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设置至少两层导电层。这样导致相邻两层导电层中的走线之间会出现交叉点,则会导致出现断线的可能,以及导致导电层的阻抗较大,造成亮度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的驱动单元、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驱动单元的引脚分散设置于驱动单元的四周,存在导电层的阻抗较大,造成亮度差异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驱动单元,包括:主体部和多个引脚;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多个引脚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引脚、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以及至少两个驱动输出引脚,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和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输出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单元,由于驱动单元的数据引脚和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一侧,驱动输出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二侧,可以将驱动单元所要连接的发光单元均设置于其第二侧,这样在将该驱动单元应用到发光基板中后,可以仅需在背板上设置一层导电层即可实现将信号线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效果,降低导电层的阻抗,降低亮度差异。
[000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中的第一部分数据引脚靠近所述第三侧设置,第二部分数据引脚靠近所述第四侧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引脚之间。
[000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包括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部分数据引脚包括第二数据引脚;
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包括第一电源电压引脚和第二电源电压引脚;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引脚之间。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发光基板,包括:背板,阵列排布于所述背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上述的驱动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划分为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组;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与一个驱动单元对应设置,且所述发光单元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侧,所述驱动单元通过驱动输出引脚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组中的发光单元连接。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由于驱动单元的数据引脚和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一侧,驱动输出引脚设置于其主体部的第二侧,可以将驱动单元所要连接的发光单元均设置于其第二侧,这样在将该驱动单元应用到发光基板中后,可以仅需在背板上设置一层导电层即可实现将信号线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效果,降低导电层的阻抗,降低亮度差异。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连接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驱动电压线;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连接线以及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压线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连接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侧,所述驱动电压线设置于连接的发光单元远离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压传输线和第二电压传输线;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电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连接,第二电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和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均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远离连接的发光单元的一侧。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一侧,且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的部分区域交叠;或者,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一侧,且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的部分区域交叠。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的数据引脚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对于同一驱动单元连接的第一电压传输线、第二电压传输线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之间。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单元组为多个,且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列发光单元;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与一条驱动电压线对应连接,且每一个所述驱动单元的引脚平移对称;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共用一条驱动电压线,且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引脚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线为多条;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每一条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线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二数据引脚连接。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和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分别为多条;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与一条第一电压传输线和一条第二电压传输线对应连接。
[0017]或者,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共用一条驱动电压线时,相邻两条所述驱动电压线之间设置有的驱动单元共用一条第一电压传输线或第二电压传输线。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单元组为多个,且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至少一行发光单元;所述驱动电压线为一条,所有所述发光单元组连接所述驱动电压线,且每一个所述驱动单元的引脚平移对称。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线为一条;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三子数据线;第1个发光单元组连接的驱动单元的第二数据引脚与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连接,第q个发光单元组连接的驱动单元的第一数据引脚与第q

1个发光单元组连接的驱动单元的第二数据引脚通过一条所述第三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多个引脚;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多个引脚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引脚、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以及至少两个驱动输出引脚,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和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输出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中的第一部分数据引脚靠近所述第三侧设置,第二部分数据引脚靠近所述第四侧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引脚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引脚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包括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部分数据引脚包括第二数据引脚;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电压引脚包括第一电源电压引脚和第二电源电压引脚;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引脚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引脚之间。4.一种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阵列排布于所述背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划分为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组;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与一个驱动单元对应设置,且所述发光单元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侧,所述驱动单元通过驱动输出引脚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组中的发光单元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连接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驱动电压线;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连接线以及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压线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连接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侧,所述驱动电压线设置于连接的发光单元远离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压传输线和第二电压传输线;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电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连接,第二电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和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均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输出引脚远离连接的发光单元的一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一侧,且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的部分区域交叠;
或者,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设置于连接的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一侧,且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与连接的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的部分区域交叠。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的数据引脚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对于同一驱动单元连接的第一电压传输线、第二电压传输线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组为多个,且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至少一列发光单元;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与一条驱动电压线对应连接,且每一个所述驱动单元的引脚平移对称;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共用一条驱动电压线,且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的引脚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为多条;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每一条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与对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虎男闫建生张夺林荣镇严丞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