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1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9
弯管(70)包含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外壁部(71)沿着躯干部(53)的周向延伸,并且从躯干部(53)朝径向外侧鼓起,内壁部(72)沿着外壁部(71)延伸,并且将外壁部(71)的径向内侧的开放部分封闭起来。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由不同部件构成。同部件构成。同部件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压缩机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上设有用于将从压缩机喷出的流体送往油分离器主体的弯管。弯管具有由相同部件构成的外壁部和内壁部。内壁部被弯管和油分离器主体所共用(参考专利文献1的图4)。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9774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弯管中,外壁部和内壁部通过铸造等成形为一体。在该结构中,当成形弯管时,需要具有与弯管的内部流路相对应的形状的型芯。但是,在弯管成形时,型芯只能由与弯管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相对应的部分支承。因此,不能稳定地支承型芯,油分离器的制造变得困难。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成形弯管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
[0009]-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包括:油分离器主体50,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筒状的躯干部53;以及弯管70,所述弯管70以在周向上包围所述躯干部53的方式设置在该躯干部53的外周侧,并将含有油的流体引入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的内部,所述弯管70包含:外壁部71,所述外壁部71沿着所述躯干部53的周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躯干部53朝径向外侧鼓起;以及内壁部72,所述内壁部72沿着所述外壁部71延伸,并且将该外壁部71的径向内侧的开放部分封闭起来,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0011]在第一方面中,弯管70的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由不同部件构成。因此,即使不使用型芯等,也能够成形出弯管70。
[0012]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躯干部53的上侧开放,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上盖61,所述上盖61将所述躯干部53的上侧的开放部53b封闭起来,所述内壁部72和所述上盖61由一体的部件构成。
[0013]在第二方面中,能够将内壁部72和上盖61成形为一个部件。
[0014]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布置在所述躯干部53的内部的内筒62,所述内壁部72、所述上盖61以及所述内筒62由一体的部件构成。
[0015]在第三方面中,能够将内壁部72、上盖61以及内筒62成形为一个部件。
[0016]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布置在所述躯干部53的内部的内筒62,所述内壁部72和所述内筒62由一体的部件构成。
[0017]在第四方面中,能够将内壁部72和内筒62成形为一个部件。
[0018]第五方面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内壁部72上形成有构成所述弯管70的流出口的孔73,所述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定位机构80,所述定位机构80决定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0019]在第五方面中,定位机构80决定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内壁部72的孔73在周向上产生偏移。因此,能够将弯管70的流出口73布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0020]第六方面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内壁部72上形成有构成所述弯管70的流出口的孔73,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躯干部53由一体的部件构成,所述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定位机构80,所述定位机构80决定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机构80包含:第一平面部81,所述第一平面部81形成在所述上盖61的外周面上;以及突起部82,所述突起部82形成在所述躯干部53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部81对置的第二平面部82a。
[0021]在第六方面中,通过使上盖61的第一平面部81与躯干部53的突起部82的第二平面部82a对准彼此对置的位置,由此能够决定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0022]第七方面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内壁部72上形成有构成所述弯管70的流出口的孔73,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躯干部53由一体的部件构成,所述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定位机构80,所述定位机构80决定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机构80包含:多个盖侧紧固孔83,多个所述盖侧紧固孔83在所述上盖61的外周缘部沿周向以不同的间隔排列;以及多个躯干部侧紧固孔84,多个所述躯干部侧紧固孔84形成在所述躯干部53的与所述盖侧紧固孔83相对应的位置。
[0023]在第七方面中,通过使上盖61的多个盖侧紧固孔83与躯干部53的多个躯干部侧紧固孔84各自的间隔不均匀,由此能够决定外壁部71和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0024]第八方面在第一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躯干部53由一体的部件构成。
[0025]在第八方面中,通过使外壁部71和躯干部53为一体的部件,由此能够将外壁部71和躯干部53成形为一个部件。
[0026]第九方面在第一到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外壁部71与所述内壁部72之间的间隙G与油分离器主体50的内部连通。
[0027]在第九方面中,即使在弯管70中流动的流体流经外壁部71与内壁部72之间的间隙G,该流体也会流到油分离器主体50的内部。在弯管70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出来的油在外壁部71侧凝集。因此,即使流体从外壁部71与内壁部72之间的间隙G泄露,包含在该流体中的油量也很少。因此,即使假设流体通过间隙G泄漏到油分离器主体50内,油也几乎不会在油分离器主体50内再次雾化。
[0028]第十方面在第八或第九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外壁部71与所述躯干部53之间的连续部的面向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的内部的部分,形成有凹部74,所述凹部74在上侧具有开放面,并且沿着所述躯干部53在周向上延伸,所述内壁部72的下部嵌入所述凹部74。
[0029]在第十方面中,内壁部72的下部嵌入凹部74中,由此能够增大外壁部71与内壁部72之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单元的简要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0031]图2是将油分离器分解后的立体图,图2示出从正面侧观察罩部时的状态;
[0032]图3是沿图4的III

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0033]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分离器的俯视图;
[0034]图5是沿图3的V

V线剖开的剖视图;
[0035]图6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7是与图5相当的图,其示出内壁部的流出口向内部流路的下游侧偏移的状态;
[0037]图8是与图5相当的图,其示出内壁部的流出口向内部流路的上游侧偏移的状态;
[0038]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上盖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器主体(50),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筒状的躯干部(53);以及弯管(70),所述弯管(70)以在周向上包围所述躯干部(53)的方式设置在该躯干部(53)的外周侧,并将含有油的流体引入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的内部,所述弯管(70)包含:外壁部(71),所述外壁部(71)沿着所述躯干部(53)的周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躯干部(53)朝径向外侧鼓起;以及内壁部(72),所述内壁部(72)沿着所述外壁部(71)延伸,并且将该外壁部(71)的径向内侧的开放部分封闭起来,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由不同的部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部(53)的上侧开放,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上盖(61),所述上盖(61)将所述躯干部(53)的上侧的开放部(53b)封闭起来,所述内壁部(72)和所述上盖(61)由一体的部件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布置在所述躯干部(53)的内部的内筒(62),所述内壁部(72)、所述上盖(61)以及所述内筒(62)由一体的部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主体(50)具有布置在所述躯干部(53)的内部的内筒(62),所述内壁部(72)和所述内筒(62)由一体的部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部(72)上,形成有构成所述弯管(70)的流出口的孔(73),所述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定位机构(80),所述定位机构(80)决定所述外壁部(71)和所述内壁部(72)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心分离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部(72)上,形成有构成所述弯管(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贵司植村纯幸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