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46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包括脱粒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脱粒机构包括:电动机Ⅰ、底座、电机带轮、带轮Ⅰ、带轮Ⅱ、偏心带轮、V型带Ⅰ、V型带Ⅱ、扇形飞轮、脱粒压板、铰座Ⅰ、轴Ⅰ、轴Ⅱ、连杆Ⅰ、连杆Ⅱ、固定杆;脱粒机构通过电机转动,经过带传动将动力传给带有扇形飞轮的偏心带轮,在质心偏离的作用下,带动脱粒压板上下运动,击打荞麦,冲击、搓擦脱粒。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筛、二级分离筛、链轮Ⅰ、链轮Ⅱ、链条、电动机Ⅱ、机架、筛网轴、铰座Ⅱ、曲柄连杆、销轴、振动弹簧;一级分离筛固定于机架;二级分离筛经过电动机Ⅱ及链传动带动曲柄连杆旋转,实现籽粒振动分离。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隶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中的脱粒分离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荞麦脱粒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荞麦别名乌麦、三角麦、净肠草,伪谷类作物,属于蓼科作物的一种。荞麦因其营养成分佳,药用价值高,保健功能突出,被国际公认为药食兼用的杂粮经济作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膳食营养和健康饮食的意识逐渐增强,使荞麦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荞麦在我国广泛种植,因其耐寒、耐旱、耐贫瘠,对土壤的要求不高等特性,大多种植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无法种植的贫瘠的山地丘陵地带。荞麦具有草谷比大、同植株籽粒成熟期极不一致,成熟籽粒极易脱落等特性,致使机械化收获困难。目前陕北,山西,西南等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人工方式收获,为减少籽粒损失率,大多采用两段式收获(即待荞麦尚未完全成熟,含水率较高,不易脱落的时候,通过割捆的方式晾晒使其后熟,然后使用传动农具—梿枷击打、冲击使其脱粒)。使用梿枷击打荞麦脱粒的传统方式,工作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且需要进一步的分离作业,致使耗时耗力且脱粒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目前人工使用梿枷击打荞麦脱粒,效率低下,人工强度大,耗时耗力等问题,而研发的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这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和核心机构包括脱粒机构和分离机构,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业;
[0006]所述脱粒机构包括:电动机Ⅰ、底座、电机带轮、带轮Ⅰ、带轮Ⅱ、偏心带轮、V型带Ⅰ、V型带Ⅱ、扇形飞轮、脱粒压板、铰座Ⅰ、轴Ⅰ、轴Ⅱ、连杆Ⅰ、连杆Ⅱ、固定杆;所述电动机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所述电机带轮键连接固定于电动机Ⅰ的输出轴上;所述铰座Ⅰ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所述轴Ⅰ穿过铰座Ⅰ,孔轴连接间隙配合固定于两侧铰座Ⅰ;所述带轮Ⅰ及带轮Ⅱ通过键连接安装于轴Ⅰ;所述V型带Ⅰ布置在电机带轮及带轮Ⅰ上;所述连杆Ⅰ一端铰接于轴Ⅰ;一端铰接于轴Ⅱ;所述连杆Ⅱ一端铰接于轴Ⅱ,一端连接脱粒压板;所述偏心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于轴Ⅱ上;所述扇形飞轮安装于偏心带轮上;所述V型带Ⅱ布置在带轮Ⅱ及偏心带轮上;所述固定杆一端连接连杆Ⅰ,一端连接连杆Ⅱ;
[0007]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筛、二级分离筛、链轮Ⅰ、链轮Ⅱ、链条、电动机Ⅱ、机架、筛网轴、铰座Ⅱ、曲柄连杆、销轴、振动弹簧;所述一级分离筛固定于机架顶端;所述二级分离筛左边两角悬挂振动弹簧;右边贯穿筛网轴;所述筛网轴两端分别与曲柄连杆铰接;所述曲柄连杆一端铰接与筛网轴,一端铰接销轴;所述铰座Ⅱ焊接在机架上;所述销轴与铰座Ⅱ铰接;所述链轮Ⅰ通过键连接固定于销轴上;所述链轮Ⅱ固定在电动机Ⅱ的输出轴上;所
述链条布置在链轮Ⅰ及链轮Ⅱ上;所述振动弹簧一端连接机架,一端悬挂二级分离筛。
[0008]所述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偏心带轮一边铣三个孔;扇形飞轮于未铣孔的一边焊接,通过这种方式该改变重心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脱粒压板能够上下振动,对荞麦禾铺起到冲击、搓擦、振动脱粒的目的;所述一级分离筛网的孔形为矩形,形状尺寸为30mm
×
50mm;所述二级分离筛网的孔形为圆形,孔径半径为5mm。
[0009]增益效果:
[0010]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满足荞麦的脱粒工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分离机构左侧局部示意图;
[0013]图3为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分离机构右侧局部示意图;
[0014]图中:1.电动机Ⅰ;2.底座;3.带轮Ⅱ;4.连杆Ⅰ;5.V型带Ⅱ;6.偏心带轮;7.轴Ⅱ;8.扇形带轮;9.连杆Ⅱ;10.一级分离筛网;11.二级分离筛网;12.筛网轴;13.铰座Ⅱ;14.曲柄连杆;15.销轴;16.机架;17.链条;18.电动机Ⅱ;19.脱粒压板;20.固定杆;21.轴Ⅰ;22.振动弹簧;23.铰座Ⅰ;24.电机带轮;25.V型带Ⅰ;26.带轮Ⅰ;27.链轮Ⅰ;28.链轮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细节,以便充分理解本技术。
[0016]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其核心机构主要包括脱粒机构及分离机构;
[0017]所述脱粒机构包括:电动机Ⅰ(1)、底座(2)、电机带轮(24)、带轮Ⅰ(26)、带轮Ⅱ(3)、偏心带轮(6)、V型带Ⅰ(25)、V型带Ⅱ(5)、扇形飞轮(8)、脱粒压板(19)、铰座Ⅰ(23)、轴Ⅰ(21)、轴Ⅱ(7)、连杆Ⅰ(4)、连杆Ⅱ(9)、固定杆(20);所述电动机Ⅰ(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2);所述电机带轮(24)键连接固定于电动机Ⅰ(1)的输出轴上;所述铰座Ⅰ(23)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2);所述轴Ⅰ(21)穿过铰座Ⅰ(23),孔轴连接间隙配合固定于两侧铰座Ⅰ(23);所述带轮Ⅰ(26)及带轮Ⅱ(3)通过键连接安装于轴Ⅰ(21);所述V型带Ⅰ(25)布置在电机带轮(24)及带轮Ⅰ(26)上;所述连杆Ⅰ(4)一端铰接于轴Ⅰ(21);一端铰接于轴Ⅱ(7);所述连杆Ⅱ(9)一端铰接于轴Ⅱ(7),一端连接脱粒压板(19);所述偏心带轮(6)通过键连接固定于轴Ⅱ(7)上;所述扇形飞轮(8)安装于偏心带轮(6)上;所述V型带Ⅱ(5)布置在带轮Ⅱ(3)及偏心带轮(6)上;所述固定杆(20)一端连接连杆Ⅰ(4),一端连接连杆Ⅱ(9);
[0018]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筛(10)、二级分离筛(11)、链轮Ⅰ(27)、链轮Ⅱ(28)、链条(17)、电动机Ⅱ(18)、机架(16)、筛网轴(12)、铰座Ⅱ(13)、曲柄连杆(14)、销轴(15)、振动弹簧(22);所述一级分离筛(10)固定于机架(16)顶端;所述二级分离筛(11)左边两角悬挂振动弹簧(22);右边贯穿筛网轴(12);所述筛网轴(12)两端分别与曲柄连杆(14)铰接;所述曲柄连杆(14)一端铰接与筛网轴(12),一端铰接销轴(15);所述铰座Ⅱ(13)焊接在机架(16)上;所述销轴(15)与铰座Ⅱ(13)铰接;所述链轮Ⅰ(27)通过键连接固定于销轴上(15);所述链轮Ⅱ(28)固定在电动机Ⅱ(18)的输出轴上;所述链条(17)布置在链轮Ⅰ(27)及链轮Ⅱ(28)上;所述振动弹簧(22)一端连接机架(16),一端悬挂二级分离筛(11)。
[0019]所述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偏心带轮(6)一边铣三个孔;扇形飞轮(8)于未铣孔的一边焊接,通过这种方式该改变重心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脱粒压板(19)能够上下振动,对荞麦禾铺起到冲击、搓擦、振动脱粒的目的;所述一级分离筛网(10)的孔形为矩形,形状尺寸为30mm
×
50mm;所述二级分离筛网(11)的孔形为圆形,孔径半径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荞麦脱粒分离装置,主要包括脱粒机构和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机构包括:电动机Ⅰ、底座、电机带轮、带轮Ⅰ、带轮Ⅱ、偏心带轮、V型带Ⅰ、V型带Ⅱ、扇形飞轮、脱粒压板、铰座Ⅰ、轴Ⅰ、轴Ⅱ、连杆Ⅰ、连杆Ⅱ、固定杆;所述电动机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所述电机带轮键连接固定于电动机Ⅰ的输出轴上;所述铰座Ⅰ螺栓连接固定于底座;所述轴Ⅰ穿过铰座Ⅰ,孔轴连接间隙配合固定于两侧铰座Ⅰ;所述带轮Ⅰ及带轮Ⅱ通过键连接安装于轴Ⅰ;所述V型带Ⅰ布置在电机带轮及带轮Ⅰ上;所述连杆Ⅰ一端铰接于轴Ⅰ;一端铰接于轴Ⅱ;所述连杆Ⅱ一端铰接于轴Ⅱ,一端连接脱粒压板;所述偏心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于轴Ⅱ上;所述扇形飞轮安装于偏心带轮上;所述V型带Ⅱ布置在带轮Ⅱ及偏心带轮上;所述固定杆一端连接连杆Ⅰ,一端连接连杆Ⅱ;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筛、二级分离筛、链轮Ⅰ、链轮Ⅱ、链条、电动机Ⅱ、机架、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国王淳张优冯松科高金锋杨福增党小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