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9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地层数据点位等信息建立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数据结构灵活且易于修改;基于Civil 3D生成地层曲面及地层实体,易于编辑及处理;基于.dwg格式文件对各地层实体进行转移传输,操作方便;4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驱动各地层模型的几何形体转换,降低人为误差;在Autodesk Revit平台内生成的地层实体,地层数据的可视化及信息化处理层次大幅提高;基坑支护体系模型可与基坑地层模型在相同Autodesk Revit平台内进行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协同等工作,模型应用范围得到大大扩展。到大大扩展。到大大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
,具体而言,涉及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多年来,BIM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Autodesk Revit作为BIM
内的中坚型信息建模软件,常以信息中台的身份进行各工程专业之间的数据衔接与处理工作。
[0003]Autodesk Revit在建筑上部主体结构的应用点丰富且成熟,但对于建筑主体所处的基坑工程地层的表达及处理能力则较弱,无法合适的将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地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化协同工作。单独的利用Autodesk Revit进行基坑工程地层建模及处理并不适宜,具体表现为:
[0004](1)、Autodesk Revit以“地形表面”的形式对地层进行建立,不属于真实的地层实体模型的范畴;
[0005](2)、Autodesk Revit不能建立较为精确的复杂地层信息模型,对于常见的地层现象(夹层、尖灭和互层等)表现较为困难;
[0006](3)、软件环境难以进行大体量地层模型的构建及相关处理,手动实现大体量地层模型的构建难度极大;
[0007](4)、不能同时对多地层模型进行开挖模拟,不利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层岩土体分类及其工程量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的利用Autodesk Revit不适宜对基坑工程地层建模及处理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根据基坑范围内的详勘钻孔柱状图及勘探数据,整理出各钻孔坐标与各地层分界面标高,形成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
[0011]2)、基于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消除错误点位及进行缺失点位的添加补充,将各个地层界面数据转换为.txt格式文件;
[0012]3)、通过点文件的形式将.txt格式文件导入Civil 3D,转换为与现场等比例的地层曲面几何形体;
[0013]4)、在Civil 3D中,基于地层曲面几何形体提取出各地层实体,并导出相应地层实体的.dwg格式文件;
[0014]5)、在Autodesk Revit中,插入各地层实的.dwg格式文件,并基于相应基点进行地层整合,使得各地层的空间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符;
[0015]6)、在Dynamo中打开所需程序节点,基于Springs.FamilyInstance.ByGeometry主
节点、Select Model Element节点、Element.Geometry节点及Categories节点依次建立地层图形转换程序;
[0016]7)、基于地层图形转换程序,运用Dynamo选取Autodesk Revit中的相应地层,并驱动Autodesk Revit将各地层模型的几何形体转换为可编辑的实体族模型;
[0017]8)、依据相应基点及基坑设计数据,在Autodesk Revit中,基于常规模型建立相应实体切割体,并对相应地层模型进行布尔切割求差运算的地层开挖工作;
[0018]9)、通过相应基点,将建立好的基坑支护体系模型与开挖后的地层模型进行整合,形成整合模型,使得建立好的基坑支护体系模型与开挖后的地层模型的空间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符;
[0019]10)、基于整合模型进行后续的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所述基坑设计数据包括基坑标高以及基坑开挖范围。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中,所述空间位置包括基坑标高以及基坑开挖范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基于地层数据点位等信息建立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数据结构灵活且易于修改;
[0024]2)、基于Civil 3D生成地层曲面及地层实体,对常见地层现象(夹层、尖灭和互层等)的表现好,模型精度高,易于编辑及处理;
[0025]3)、基于.dwg格式文件对各地层实体进行转移传输,操作方便,易于识别及处理;
[0026]4)、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驱动各地层模型的几何形体转换,大幅节省建模时间,同时可满足大体量数据的处理工作,降低人为误差;
[0027]5)、在Autodesk Revit平台内生成的地层实体,可进行地层的切割处理及体积统计计算和赋予地层真实地质参数等工作,地层数据的可视化及信息化处理层次大幅提高;
[0028]6)、基坑支护体系模型可与基坑地层模型在相同Autodesk Revit平台内进行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协同等工作,同时基于Autodesk Revit信息中台的身份可以其他BIM软件进行沟通和联系,模型应用范围得到大大扩展。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2]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
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3]参照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4]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根据基坑范围内的详勘钻孔柱状图及勘探数据,整理出各钻孔坐标与各地层分界面标高,形成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
[0036]2)、基于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消除错误点位及进行缺失点位的添加补充,将各个地层界面数据转换为.txt格式文件;
[0037]3)、通过点文件的形式将.txt格式文件导入Civil 3D,转换为与现场等比例的地层曲面几何形体;
[0038]4)、在Civil 3D中,基于地层曲面几何形体提取出各地层实体,并导出相应地层实体的.dwg格式文件;
[0039]5)、在Autodesk Revit中,插入各地层实的.dwg格式文件,并基于相应基点进行地层整合,使得各地层的空间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符;
[0040]6)、在Dynamo中打开所需程序节点,基于Springs.Family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工程地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基坑范围内的详勘钻孔柱状图及勘探数据,整理出各钻孔坐标与各地层分界面标高,形成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2)、基于地层界面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消除错误点位及进行缺失点位的添加补充,将各个地层界面数据转换为.txt格式文件;3)、通过点文件的形式将.txt格式文件导入Civil 3D,转换为与现场等比例的地层曲面几何形体;4)、在Civil 3D中,基于地层曲面几何形体提取出各地层实体,并导出相应地层实体的.dwg格式文件;5)、在Autodesk Revit中,插入各地层实的.dwg格式文件,并基于相应基点进行地层整合,使得各地层的空间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符;6)、在Dynamo中打开所需程序节点,基于Springs.FamilyInstance.ByGeometry主节点、Select Model Element节点、Element.Geometry节点及Ca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博董焱琪黄超曾祥武廖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