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493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空间管理架构,所述物联空间管理架构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大数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远程连接模块,所述大数据模块包括大数据存储模块、云端数据库模块、数据转存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管理模块、大数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远程连接模块、大数据存储模块、云端数据库模块、数据转存模块、数据服务模块、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缓存模块、建模数据库单元和建模数据采集单元,解决了多种物联网设备在使用建筑的环境中不便于进行统一控制,降低了物联网建筑空间下,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效率,继而影响到了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继而影响到了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继而影响到了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0003]目前的物联网场景下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环境与用户使用,但是多种物联网设备在使用建筑的环境中不便于进行统一控制,降低了物联网建筑空间下,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效率,继而影响到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物联网场景下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环境与用户使用,但是多种物联网设备在使用建筑的环境中不便于进行统一控制,降低了物联网建筑空间下,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效率,继而影响到了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空间管理架构,所述物联空间管理架构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大数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远程连接模块,所述大数据模块包括大数据存储模块、云端数据库模
块、数据转存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缓存模块,所述数据服务模块包括建模数据库单元和建模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建模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镭射扫描器、无人机与深度摄像机,所述建模数据采集单元对环境建筑进行数据扫描作业,并将数据存储于(e)中,所述数据转存模块将建模数据库单元中的建模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模块,所述大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存储录入的源数据,配合数据管理模块进行使用,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和大数据模块将使用环境数据与建模数据信息相结合,且与数据管理模块配合,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满足大数据模块与设备管理模块的交互需求与应用操作。
[0006]优选的,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与远程连接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大数据模块与远程连接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设备管理模块与远程连接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远程连接模块包括连接电缆与以太光纤,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PC端与客户端OS。
[0007]优选的,所述数据转存模块通过无线网络通信与有线网络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建筑使用环境的多项数据进行采集包括环境温度数据、环境湿度数据、环境内人数数量数据、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和环境噪音数据,所述大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器。
[0009]优选的,所述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根据用户的多项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实名化基本数据、用户影像数据、地理位置数据、环境使用数据和历史消费记录数据。
[0010]优选的,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用户数据采集模块分别对使用环境中的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对数据进行单向存储与转接存储。
[0011]优选的,所述云端数据库模块配合数据转存模块将数据上传,并对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管理模块、大数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远程连接模块、大数据存储模块、云端数据库模块、数据转存模块、数据服务模块、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户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缓存模块、建模数据库单元和建模数据采集单元,通过使用建模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镭射扫描器、无人机与深度摄像机对所处环境的建筑数据进行扫描并存储于数据库单元中,数据转存模块将建模数据库单元中的建模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保存,设备管理模块和大数据模块将使用环境数据与建模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配合数据管理模块分别对大数据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的数据进行有效结合,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数据管理模块查看与整理大数据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当前所处季节和日期进行对不同的物联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用于满足大数据模块与设备管理模块的交互需求与应用操作,解决了目前的物联网场景下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环境与用户使用,但是多种物联网设备在使用建筑的环境中不便于进行统一控制,降低了物联网建筑空间下,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效率,继而影响到了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数据管理模块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大数据模块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备管理模块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云端数据库模块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9]图中:1、物联空间管理架构;101、数据管理模块;102、大数据模块;102a、大数据存储模块;102b、云端数据库模块;102c、数据转存模块;102d、数据服务模块;102d

1、建模数据库单元;102d

2、建模数据采集单元;103、设备管理模块;103a、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3b、用户数据采集模块;103c、数据缓存模块;104、远程连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空间管理架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空间管理架构(1)包括数据管理模块(101)、大数据模块(102)、设备管理模块(103)和远程连接模块(104),所述大数据模块(102)包括大数据存储模块(102a)、云端数据库模块(102b)、数据转存模块(102c)和数据服务模块(102d),所述设备管理模块(103)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3a)、用户数据采集模块(103b)和数据缓存模块(103c),所述数据服务模块(102d)包括建模数据库单元(102d

1)和建模数据采集单元(102d

2),所述建模数据采集单元(102d

2)包括镭射扫描器、无人机与深度摄像机,所述建模数据采集单元(102d

2)对环境建筑进行数据扫描作业,并将数据存储于(102e)中,所述数据转存模块(102c)将建模数据库单元(102d

1)中的建模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模块(102b),所述大数据存储模块(102a)用于记录存储录入的源数据,配合数据管理模块(101)进行使用,所述设备管理模块(103)和大数据模块(102)将使用环境数据与建模数据信息相结合,且与数据管理模块(101)配合,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01)用于满足大数据模块(102)与设备管理模块(103)的交互需求与应用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万物物联空间架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李晖顾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贾维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