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86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下层钢管混凝土柱和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自上而下焊接有五行抗剪栓钉,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焊接有一圈纵筋连接环板,纵筋连接环板的顶标高为钢管顶标高以下0.3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延伸至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并与钢筋连接环板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200m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内设置有五道加密箍筋,相邻加密箍筋间距为100mmm,第一道加密箍筋距离纵筋连接环板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钢管混凝土柱转换为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复杂的问题。在施工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上优势明显,具有模块化制作,受力连接可靠,施工便捷等优点。捷等优点。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建筑中,下部楼层框架柱由于受力较大且尺寸受限于建筑功能常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但上部楼层受力较小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经济性较差,此时往往在上部合适楼层将钢管混凝土柱转换为钢筋混凝土柱。传统做法往往采用型钢过渡或将钢管向上延伸一层处理。采用型钢过渡方式构件制作略为复杂。钢管向上延伸一层不能解决柱纵向钢筋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问题,以及转换楼层柱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等的问题,且钢材用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解决上述钢管混凝土柱向钢筋混凝土柱转换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下层钢管混凝土柱和与下层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顶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3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自上而下焊接有五行抗剪栓钉,抗剪栓钉长度为1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200m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焊接有一圈纵筋连接环板,纵筋连接环板的顶标高为钢管顶标高以下0.3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延伸至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并与钢筋连接环板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200m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内设置有五道加密箍筋,相邻加密箍筋间距为100mmm,第一道加密箍筋距离纵筋连接环板50mm。
[0005]本技术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为矩形钢管或圆形钢管。
[0006]本技术要求纵筋连接环板厚度为40mm,宽度为200mm,材质同钢管。纵筋连接环板应在钢管混凝土柱钢管部分制作时在工厂焊接完成。
[0007]本技术要求纵筋连接环板上下两边均需与钢管内壁焊接,焊脚尺寸根据与所连接钢筋等强要求确定,且需满足20≤hf≤38(hf为焊脚尺寸)。
[0008]本技术要求所有钢结构构件的厚度均不小于20mm且小于40mm。
[0009]本技术要求抗剪栓钉,应在钢管混凝土柱制作时在工厂焊接完成,不得现场焊接。
[0010]本技术要求钢管顶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3m适用于柱净高不大于3.9m时,当柱净高大于3.9m时钢管顶标高应向上延伸至柱净高1/3处。
[0011]本技术通过钢管向上延伸避免在柱的塑型发展区形成薄弱点,通过纵筋连接环板将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与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管壁可靠连接,且通过40mm纵筋连接环板留出钢筋混凝土柱纵筋保护层的空间。在施工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上优势明显,具有受力连接可靠,施工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连接的正视图。
[0013]图2为图1的A

A剖面图。
[0014]图3为图1的B

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的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6]参见图1~3,本技术包括: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和与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的上层钢筋混凝土柱7;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的矩形(或圆形)钢管顶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3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的钢管内壁自上而下焊接有五行19mm的抗剪栓钉5,抗剪栓钉5长度为1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200m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的钢管内壁焊接有一圈纵筋连接环板6,纵筋连接环板6的顶标高为钢管顶标高以下0.3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3延伸至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的钢管内并与钢筋连接环板6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200m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7内设置有五道加密箍筋4,相邻加密箍筋4间距为100mmm,第一道加密箍筋与纵筋连接环板6的距离为50mm。
[0017]本技术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下层钢管混凝土柱1的矩形(或圆形)钢管板材按顶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3m下料;第二步:在钢管内壁焊接5行19mm的抗剪栓钉5,抗剪栓钉5长度为1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200mm;第三步:钢管内壁焊接一圈纵筋连接环板6,纵筋连接环板6的顶标高为钢管顶标高以下0.3m;第四部完成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的制作,运至现场安装;第五步:完成下层钢管混凝土柱在混凝土的浇筑(浇筑至楼面结构标高);第六步:将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纵向钢筋3按设计图纸位置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筋连接环板6上,焊接长度为200mm;第七步:在纵筋连接环板6以上50mm处设置第一道加密箍筋4,其上间隔100mm再设置四道加密箍,箍筋直径及平面布置同设计图纸;第八步:完成其余相关构件钢筋绑扎(如在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纵向钢筋3上绑扎柱箍筋2等)及支模等工序后完成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
[0018]本技术通过钢管向上延伸避免在柱的塑型发展区形成薄弱点,通过纵筋连接环板将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与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管壁可靠连接,且通过40mm纵筋连接环板留出钢筋混凝土柱纵筋保护层的空间。在施工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上优势明显,具有受力连接可靠,施工便捷等优点。
[0019]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突出特点所作的阐释,而并非是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使用基础上仍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若未对其进行创造性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包括下层钢管混凝土柱和与下层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顶标高为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3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自上而下焊接有五行抗剪栓钉,抗剪栓钉长度为1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200mm,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壁焊接有一圈纵筋连接环板,纵筋连接环板的顶标高为钢管顶标高以下0.3m;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延伸至下层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内并与钢筋连接环板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200mm;上层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