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双向流量工程隧道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44480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立双向流量工程TE隧道的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为第一设备上第一逻辑口和第二设备上的第二逻辑口配置相同的双向TE隧道标识,并为这两个逻辑口配置源IP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源IP地址的资源预留协议路径RSVP PATH消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RSVP PATH消息返回RSVPRESV消息,从而建立双向TE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极大地拓展了TE隧道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
,尤指建立双向流量工程(TE)隧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上各种应用的迅猛增长以及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节省IP地址资源以及私有网络安全等原因,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L3VPN、L2VPN、DVPN、VPDN等VPN技术。而VPN技术离不开隧道技术的支持,因此隧道技术也日新月异,出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通用路由协议封装(GRE)隧道、IPESC隧道和L2TP隧道等,其中MPLS隧道包括流量工程(TE)隧道。TE隧道在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保护网络异常及快速回复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技术保障,成为隧道技术中的佼佼者。TE隧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VPN业务以及其他的重要业务,如多媒体、视频、网络游戏和网络商务等业务中。在各厂商的隧道实现方法中,隧道在端节点设备上通常都会有逻辑口与其对应,这样就很方便将业务流量引入隧道。如果是双向隧道,例如GRE隧道,则在隧道的两端都会有逻辑口与其对应;而如果是单向隧道,则仅在隧道的入口有逻辑口与其对应。而双向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双向流量工程TE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为第一设备上的第一逻辑口和第二设备上的第二逻辑口配置相同的双向TE隧道标识;为所述第一逻辑口和第二逻辑口分别配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且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二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第二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一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资源预留协议路径RSVP PATH消息;其中,所述RSVP PATH中携带有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所述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携带有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源IP地址的预留资源协议保留RSVP RESV消息时,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双向流量工程TE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为第一设备上的第一逻辑口和第二设备上的第二逻辑口配置相同的双向TE隧道标识;为所述第一逻辑口和第二逻辑口分别配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且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二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第二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一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资源预留协议路径RSVP PATH消息;其中,所述RSVP PATH中携带有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所述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携带有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源IP地址的预留资源协议保留RSVP RESV消息时,确定在所述第一逻辑口和第二逻辑口之间已建立双向TE隧道;其中,所述RSVP RESV消息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RSVP PATH消息发送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VP PATH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所述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包括:在所述RSVP PATH消息中增加双向属性BIDIRECTIONAL_ATTRIBUTE对象,并在该BIDIRECTIONAL_ATTRIBUTE对象所占的字段中填写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在所述RSVP PATH消息中的会话SESSION对象中的扩展隧道标识EXTENDED TUNNEL ID字段中填写所述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RSVPPATH消息中进一步携带有工作模式标识;所述工作模式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逻辑口工作在三层模式下或者二层模式下;所述工作模式标识填写在所述BIDIRECTIONAL_ATTRIBUTE对象所占的字段中。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建立的双向TE隧道发送数据报文时,将数据报文和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信息封装成隧道报文后再发送该隧道报文;所述隧道报文中还进一步携带有内容指示信息;该内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隧道报文中的协议类型信息。5、一种建立双向TE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为第一设备上的第一逻辑口和第二设备上的第二逻辑口配置相同的双向TE隧道标识;为所述第一逻辑口和第二逻辑口分别配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且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二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第二逻辑口的源IP地址为第一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携带有所述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所述第一逻辑口的源IP地址的RSVP PATH消息;所述RSVP PATH消息是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设备判断本地是否存在具有与RSVP PATH消息中的双向TE标识相同的标识的逻辑口;如果存在,进一步判断该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与RSVP PATH消息中的源IP地址相同;如果相同,则向第二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一逻辑口的双向TE隧道标识和源IP地址的RSVP RESV消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第二设备判断出本地不存在具有与RSVP PATH消息中的双向TE标识相同的标识的逻辑口,则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资源预留协议路径错误RSVP PATH ERROR消息;该RSVP PATH ERROR消息中携带有表示双向TE隧道建立失败的错误码;或者,如果所述第二设备判断出该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与RSVP PATH消息中的源IP地址不相同,则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RSVP PATH ERROR消息;该RSVP PATH ERROR消息中携带有表示双向TE隧道建立失败的错误码。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RSVP PATH消息中进一步携带有工作模式标识;所述工作模式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逻辑口工作在三层模式下或者二层模式下;所述第二设备判断出本地存在具有与RSVP PATH消息中的双向TE标识相同的标识的逻辑口后,进一步判断该逻辑口的工作模式是否与RSVPPATH消息中携带的工作模式标识相同;如果是,则执行所述判断该逻辑口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与RSVP PATH消息中的源IP地址相同的步骤。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忠华雷昭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