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447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7
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测量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蜗杆、蜗轮和主轴,蜗杆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转轴同轴设置,蜗轮固定在主轴上且与蜗杆啮合,主轴上具有支座;主轴一端的端部具有D形的凸轮,凸轮侧壁具有接触平面,凸轮上方具有检测杆,检测杆竖向放置,凸轮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主尺,检测杆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游标尺,游标尺与主尺滑动连接且两者构成游标卡尺,游标尺在自重下与检测杆顶部保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的精确测量,且不受电磁干扰。且不受电磁干扰。且不受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隔离开关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过操作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通断,高压隔离开关刀闸的旋转角度可以体现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是否断开、是否合闸成功。现有技术中尚无对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进行测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用于解决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测量不方便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蜗杆、蜗轮和主轴,所述蜗杆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蜗轮固定在主轴上且与蜗杆啮合,所述主轴上具有支座,通过所述支座实现对主轴的支撑;所述主轴一端的端部具有D形的凸轮,所述凸轮侧壁具有接触平面,所述凸轮上方具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竖向放置且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凸轮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主尺,所述检测杆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游标尺,所述游标尺与主尺滑动连接且两者构成游标卡尺,所述游标尺在自重下与检测杆顶部保持接触;所述检测杆的底部与接触面的中线接触时,所述主尺零刻度线与游标尺零刻度线重合。
[000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杆的下端为锥形,且所述检测杆的底部具有滚珠。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上方具有导向套,所述检测杆沿导向套上下滑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一端具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主轴之间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所述旋转盘与相邻的支座之间具有弹簧,所述旋转盘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导电头,所述旋转盘与凸轮之间具有线圈盘,朝向所述旋转盘的线圈盘端面具有导电线圈,所述弹簧作用使得导电头与线圈盘端面接触;所述线圈与一固定电阻位于同一电流回路中,所述导电头沿线圈滑动时,所述线圈接入电流回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所述电流回路中还具有电流表和电压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端面还具有两个平衡头,所述导电头和两个平衡头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具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旋转盘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座外壁具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设置实现弹簧座与旋转盘之间沿轴向的相对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头为绝缘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盘顶部具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所
述主尺顶部与固定板水平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竖直部分与线圈盘顶部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驱使高压隔离开关刀闸合闸或分闸,此时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带动测量装置的蜗杆同步旋转,使得蜗轮旋转,进而带动主轴和凸轮的旋转;(2) 凸轮旋转带动检测杆上下移动,通过测量检测杆上下移动的距离,实现对凸轮及主轴旋转角度的计算,最后通过蜗轮与蜗杆之间的传动比,计算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的角度。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置,实现高压隔离开关刀闸转动角度的引出,以便于进行测量、计算;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具有自锁性,可以避免对高压隔离开关刀闸造成影响;(2) 将对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的测量转化为对蜗轮旋转角度的测量,将蜗轮旋转角度的测量转化为对凸轮旋转角度的测量,将凸轮旋转角度的测量转化为检测杆直线移动距离的测量,一是方便测量,二是便于观察;(3) 通过观察检测杆移动的距离,即读取游标卡尺上的读数,即可对凸轮旋转角度进行测量计算,不需要传感器等电器元件,可以避免电磁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的凸轮旋转角度,结合蜗轮蜗杆的传动比,便可以得知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旋转角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旋转盘的正视图;图3为旋转盘的后视图;图4为旋转盘与支座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线圈盘的后视图;图6为线圈盘、凸轮和检测杆的正面装配图;图7为图6中凸轮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图8为检测杆下端示意图;图9为凸轮转过β角度时检测杆与接触平面位置关系图;图中:1刀闸转轴,2蜗杆,21蜗轮,3主轴,31支座,4旋转盘,41导电头,42平衡头,43方孔,44弹簧座,45限位环,46弹簧,5线圈盘,51圆孔,52线圈,53导向套,6凸轮,61接触平面,7固定板,71主尺,72游标尺,73刻度线,74检测杆,7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包括蜗杆2、蜗轮21、主轴3、线圈盘5、旋转盘4、凸轮6和检测杆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蜗杆2、蜗轮21和主轴3,蜗杆2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转轴1同轴设置,蜗轮21固定在主轴3上且与蜗杆2啮合,主轴3上具有支座31,通过支座31实现对主轴3的支撑;主轴3一端的端部具有D形的凸轮6,凸轮6侧壁具
有接触平面61,凸轮6上方具有检测杆74,检测杆74竖向放置且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凸轮6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主尺71,检测杆74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游标尺72,游标尺72与主尺71滑动连接且两者构成游标卡尺,游标尺72在自重下与检测杆74顶部保持接触;检测杆74的底部与接触面61的中线接触时,主尺71零刻度线与游标尺72零刻度线重合。蜗轮21和蜗杆2为绝缘件。
[0018]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转轴1转动时,带动蜗杆2同步旋转,进而带动蜗轮21的旋转,蜗轮21旋转带动主轴3的同步旋转,沿主轴3轴向设置有若干支座31,可以对主轴3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持主轴3呈直线状态,主轴3与支座31之间转动连接。主轴3的旋转带动凸轮6的同步转动,凸轮6转动时接触平面61由水平状态逐渐变为倾斜状态,此时接触平面61挤压检测杆74使得检测杆74上移。如图9所示,所示,当凸轮6转过β角度时,检测杆74底部与接触平面61的接触点记为点Q,凸轮6的中心记为点O,由点O向接触平面61做垂线,该垂线与接触平面61的接触点记为点P,即接触平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检测杆74底部与接触平面61的接触点记为点P;OP之间的距离为d,且d为定值,OQ之间的距离记为L,点O、点P和点Q始终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故cosβ=d/L。主尺71和游标尺72构成的游标卡尺上的读数为检测杆74底部与接触平面61之间的接触点由点P滑动至点Q时,检测杆74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即L

d。将游标卡尺上的读数记为h,则L=d+h,cosβ=d/(d+h),β=arcos{d/(d+h)},即为凸轮6、主轴3和蜗轮21转过的角度。根据蜗轮21与蜗杆2之间的传动比,可以得知蜗杆2的旋转角度,即为高压隔离开关刀闸转轴1的旋转角度。
[0019]具体地,如图8所示,检测杆74的下端为锥形,且检测杆74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蜗轮和主轴,所述蜗杆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刀闸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蜗轮固定在主轴上且与蜗杆啮合,所述主轴上具有支座,通过所述支座实现对主轴的支撑;所述主轴一端的端部具有D形的凸轮,所述凸轮侧壁具有接触平面,所述凸轮上方具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竖向放置且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凸轮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主尺,所述检测杆上方具有竖向放置的游标尺,所述游标尺与主尺滑动连接且两者构成游标卡尺,所述游标尺在自重下与检测杆顶部保持接触;所述检测杆的底部与接触面的中线接触时,所述主尺零刻度线与游标尺零刻度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的下端为锥形,且所述检测杆的底部具有滚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上方具有导向套,所述检测杆沿导向套上下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一端具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主轴之间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所述旋转盘与相邻的支座之间具有弹簧,所述旋转盘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导电头,所述旋转盘与凸轮之间具有线圈盘,朝向所述旋转盘的线圈盘端面具有导电线圈,所述弹簧作用使得导电头与线圈盘端面接触;所述线圈与一固定电阻位于同一电流回路中,所述导电头沿线圈滑动时,所述线圈接入电流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龙赵彤王睿鞠恒才刘晨蕾姜明顺张法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