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02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若干支撑柱,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相对设置,若干支撑柱均设置于第一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与第一玻璃一体成型,支撑柱的端部抵靠在第二玻璃的内表面上,支撑柱靠近第二玻璃的一端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玻璃与支撑柱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支撑柱能够有效的对第二玻璃进行支撑,可以提高真空玻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支撑柱靠近第二玻璃的一端设置倒角,其能够避免支撑柱与第二玻璃进行点接触或线接触,防止第二玻璃破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无需码放和固定支撑柱,可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为了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各种功能的玻璃应运而生,尤其是具有隔热、隔音以及保温、保冷等多功能的真空玻璃被广泛应用。现有的真空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设置隔离支撑柱,一般每隔20

40mm需要放置一个直径0.5mm,高0.2mm的圆柱型或其它形状的隔离支撑柱。玻璃基板与玻璃基板边部用低熔点玻璃或有机粘接剂密封,根据需要放入吸气剂,经过排气后密封使玻璃基板与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隙处于真空状态,制成真空玻璃。
[0003]隔离支撑柱的端部通常具有尖角,由于玻璃表面不平整以及隔离支撑柱上下表面不平行和不平整,常常导致隔离支撑柱倾斜,从而使隔离支撑柱错位或与玻璃片之间只是点接触或线接触,而不是按设计需要的面接触。隔离支撑柱错位、点接触或线接触,都会使隔离支撑柱的尖角与玻璃表面接触,其接触面积较小,将导致真空玻璃在制造过程中应力集中而降低真空玻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玻璃直接破裂;此外,由于隔离支撑柱又细又多,工作人员码放费时,固定困难,支撑柱对真空玻璃不能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存在一定的结构隐患,而且其制作工艺复杂,增加了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柱易错位以及支撑柱与玻璃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导致真空玻璃在制造过程中应力集中而降低真空玻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若干支撑柱,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相对设置,若干支撑柱均设置于第一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与第一玻璃一体成型,支撑柱的端部抵靠在第二玻璃的内表面上,支撑柱靠近第二玻璃的一端设有倒角。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二玻璃的内表面设有吸气剂膜。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吸气剂膜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式镀设于第二玻璃的整个内表面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玻璃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柱,且多个支撑柱呈阵列分布。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支撑柱根部与第一玻璃表面通过圆弧过渡。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支撑柱呈圆柱形或圆台形,且支撑柱的直径不大于10mm,支撑柱的高度不大于2mm。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支撑柱呈锥体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倒角为圆弧倒角。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的周边设有密封材料,第一玻璃、密封材料和第二玻璃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真空腔。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密封材料为玻璃粉或金属材料。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玻璃和/或第二玻璃的表面设有Low

E膜。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均为平面、单曲面或双曲面玻璃。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均为超白玻璃、浮法玻璃、硼硅玻璃或石英玻璃。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的第一玻璃与支撑柱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支撑柱能够有效的对第二玻璃进行支撑,可以提高真空玻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支撑柱靠近第二玻璃的一端设置倒角,其能够避免支撑柱与第二玻璃进行点接触或线接触,防止第二玻璃破裂,支撑柱根部与第一玻璃通过圆弧过渡,避免应力集中。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无需码放和固定支撑柱,可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第一玻璃;2

第二玻璃;3

支撑柱;4

吸气剂膜;5

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结构,该玻璃结构一般应用于真空玻璃中,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玻璃中。该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1、第二玻璃2和若干支撑柱3,所述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2相对设置,若干支撑柱3均设置于第一玻璃1的内表面上并与第一玻璃1一体成型,通常第一玻璃1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柱3,多个支撑柱3呈阵列分布,如矩形阵列或者菱形阵列,其能够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真空玻璃的结构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一玻璃1在生产时,采用带有凹槽的压轮对平整的第一玻璃1表面进行辊压,使第一玻璃1表面形成支撑柱3。支撑柱3与第一玻璃1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结构,工作人员无需码放支撑柱3,支撑柱3能够对第二玻璃2进行有效地支撑,整个玻璃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固,而且其制作工艺简单,可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产成本。
[0024]支撑柱3的端部抵靠在第二玻璃2的内表面上,支撑柱3靠近第二玻璃2的一端设有倒角,该倒角优选为圆弧倒角,圆弧倒角使得支撑柱3与第二玻璃2之间为面接触,增加支撑柱3与第二玻璃2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二玻璃2破裂。
[0025]本技术的第一玻璃1与支撑柱3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支撑柱3能够有效的对第二玻璃2进行支撑,可以提高真空玻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支撑柱3靠近第二玻璃2的一端设置倒角,其能够避免支撑柱3与第二玻璃2进行点接触或线接触,防止第二玻璃2破裂。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无需码放和固定支撑柱3,可大大降低真空玻璃的生
产成本。
[0026]其中,所述支撑柱3可以采用呈圆柱形或圆台形或者锥体状的结构,支撑柱3呈圆柱形或圆台形时,支撑柱3的直径不大于10mm,支撑柱3的高度不大于2mm。所述支撑柱3根部与第一玻璃1表面通过圆弧过渡,避免应力集中现象。
[0027]对于真空玻璃,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2的周边通常设有密封材料5,所述密封材料5为玻璃粉或金属材料,第一玻璃1、密封材料5和第二玻璃2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真空腔,从而得到真空玻璃,可根据需要在真空腔内放置吸气剂,提高真空玻璃的性能。第一玻璃1与支撑柱3一体成型,支撑柱3与第二玻璃2紧密贴合,支撑柱3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支撑柱3的支撑效果更稳定,能够增强真空玻璃的抗冲击能力。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玻璃2的内表面设有吸气剂膜4。吸气剂膜4能有效地吸附空气分子,用来维持真空玻璃的真空状态。优选地,所述吸气剂膜4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式镀设于第二玻璃2的整个内表面上,吸气剂膜4可以在封装入真空环境前进行激活,吸气剂膜4的表面积较大,能够使真空玻璃长时间保持真空状态。
[0029]吸气剂膜4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1)、第二玻璃(2)和若干支撑柱(3),所述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2)相对设置,若干支撑柱(3)均设置于第一玻璃(1)的内表面上并与第一玻璃(1)一体成型,支撑柱(3)的端部抵靠在第二玻璃(2)的内表面上,支撑柱(3)靠近第二玻璃(2)的一端设有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2)的内表面设有吸气剂膜(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剂膜(4)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式镀设于第二玻璃(2)的整个内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1)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支撑柱(3),且多个支撑柱(3)呈阵列分布;所述支撑柱(3)根部与第一玻璃(1)表面通过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国戚旭鹏赵术文
申请(专利权)人:沃米真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