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371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制造两个以上覆金属层叠体的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至少具备:热压接工序,其是将层叠体材料隔着分别与一对加压辊(r1、r2)接触的一对保护材料(C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在日本于2020年3月2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

053322的优先权,通过参考引用其整体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由能够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熔融相的热塑性聚合物(以下,有时将其称为热塑性液晶聚合物)构成的膜(以下,有时将其称为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金属箔的覆金属层叠体(或在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个面具备金属层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作为高耐热性、低吸湿性、高频特性等优良的材料而被已知,近年来作为高速传输用电子电路材料受到关注。在用于电子电路基板用途的情况下,使用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与以铜箔为代表的金属箔的层叠体,作为制造这样的由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和金属箔构成的层叠体的技术,可以列举使用热压装置在其上下的热板之间重叠放置被剪切为规定大小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和金属箔、并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加热压接的方法。但是,该方式为间歇式,因此存在生产效率差的问题。
[0005]与此相对,以卷对卷方式将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与金属箔重叠并连续进行热压接的方法从生产效率的观点考虑是有利的。特别是在以卷对卷方式进行制造时,作为在工业上生产率良好地制造覆金属层叠体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6105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单面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卷对卷方式,使用正面和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z)均为2.0μm以下的隔离膜(C),以在一对加压辊(r1、r2)之间成为(r1)/(B)/(A)/(C)/(A)/(B)/(r2)的顺序的方式将绝缘性膜(A)、金属箔(B)和隔离膜(C)重叠,进行热压接,从隔离膜(C)剥离而得到两个单面覆金属层叠体。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610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专利文献1的特征在于,以隔离膜为中心,将两个覆金属层叠体以呈上下对称地相互与隔离膜抵接的方式配置,以卷对卷方式进行热压接,隔离膜在导入至加压辊的同时直接与绝缘性膜接触。
[0011]但是,在使用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作为绝缘性膜的情况下,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为热塑性树脂,因此,在即将导入至加压辊间之前由于热而使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软化,从而稍微产生松弛,因此,由于与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不同的隔离膜的局部接触而在该部分
[0032](vi)r1/C1/M1/F/M/M/F/F/M/M/F/F/M/M/F/M2/C2/r2[0033](在此,r1、r2表示加压辊,C1、C2表示保护材料,M1、M2表示最外层金属箔,F表示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M表示金属箔)
[0034][方式4][0035]如方式1~3中任一方式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一对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F)中的至少一者为平面方向的结晶取向度fp小于厚度方向的结晶取向度fv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
[0036][方式5][0037]如方式1~4中任一方式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压接温度相对于上述层叠体材料中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中具有最低熔点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的熔点(Tm
L
)为(Tm
L

120)℃~(Tm
L
)℃的范围(优选(Tm
L

100)℃~(Tm
L
)℃的范围)。
[0038][方式6][0039]如方式1~5中任一方式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压接后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与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的剥离强度为0.3kN/m以下(优选0.2kN/m以下、更优选0.1kN/m以下)。
[0040][方式7][0041]如方式1~6中任一方式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层叠体材料中相互接触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的熔点的差为0~70℃的范围(优选0~60℃的范围、更优选0~50℃的范围)。
[0042][方式8][0043]如方式1~7中任一方式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保护材料(C1)和/或保护材料(C2)为选自由耐热性树脂膜、耐热性复合膜和耐热性无纺布组成的组中的保护材料(优选保护材料(C1)和保护材料(C2)分别为选自由耐热性树脂膜、耐热性复合膜和耐热性无纺布组成的组中的保护材料)。
[0044]需要说明的是,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也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权利要求中的两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
[0045]专利技术效果
[0046]根据本专利技术,将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和保护材料以不邻接的方式进行配置、导入至加压辊并进行热压接,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抑制了外观不良的产生的覆金属层叠体。
附图说明
[0047]根据参考附图的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实施方式和附图仅用于图示和说明,不应该被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确定。附图中,多个图中的同一参考编号表示同一部分。附图未必以恒定的比例尺表示,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时进行了夸张。
[0048]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侧面示意图。
[0049]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侧面示意
图。
[0050]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能够连续地制造多组在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金属箔的覆金属层叠体。
[0052](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
[0053]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由能够熔融成形的液晶性聚合物形成。该热塑性液晶聚合物是能够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熔融相的聚合物,只要是能够熔融成形的液晶性聚合物则对于其化学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热塑性液晶聚酯或者在其中导入了酰胺键的热塑性液晶聚酯酰胺等。
[0054]另外,热塑性液晶聚合物也可以是在芳香族聚酯或芳香族聚酯酰胺中进一步导入了酰亚胺键、碳酸酯键、碳二亚胺键或异氰脲酸酯键等来自异氰酸酯的键等的聚合物。
[0055]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由以下例示的被分类为(1)~(4)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衍生的公知的热塑性液晶聚酯和热塑性液晶聚酯酰胺。但是,为了形成能够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熔融相的聚合物,各种原料化合物的组合存在适当的范围,这是不言而喻的。
[0056](1)芳香族或脂肪族二醇(代表例参考表1)[表1][0057][0058](2)芳香族或脂肪族二羧酸(代表例参考表2)[表2][0059][0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两个以上覆金属层叠体的方法,其至少具备:热压接工序,其是将层叠体材料隔着分别与一对加压辊(r1、r2)接触的一对保护材料(C1、C2)导入一对加压辊(r1、r2)、并利用所述加压辊对层叠体材料进行热压接的工序,其中,所述层叠体材料至少由分别与所述一对保护材料(C1、C2)接触的一对最外层金属箔(M1、M2)和至少一对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F)构成,在所述层叠体材料中所述至少一对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F)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对层叠体材料进行热压接;以及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分离工序,其中,在所述热压接工序后将所述至少一对热塑性液晶聚合物膜(F、F)之间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压接工序中,在所述层叠体材料中至少一对金属箔(M、M)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层叠体材料的热压接,具备在所述热压接工序后将相互接触的所述至少一对金属箔(M、M)之间分离的金属箔分离工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隔着所述一对保护材料(C1、C2)导入至所述一对加压辊(r1、r2)的层叠体材料为以下的(i)~(vi)中的任意一种顺序的配置,(i)r1/C1/M1/F/F/M2/C2/r2(ii)r1/C1/M1/F/F/M/M/F/M2/C2/r2(iii)r1/C1/M1/F/M/M/F/F/M/M/F/M2/C2/r2(iv)r1/C1/M1/F/F/M/M/F/F/M2/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健中岛崇裕小野寺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