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9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味剂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包含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风味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味剂(flavor,食用香精/调味料)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包含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的风味剂组合物以及包含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风味化(flavored,已调味)消费品。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给予、增强、改善或改良风味化制品的风味特性的方法以及减少、限制、抑制或压制风味化制品中的异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制品中添加有效量的如上定义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风味剂行业一直在寻找新的感官调性并构建新颖的调和物以模仿大自然,从而提供具有多种细微香调(facet)的非常复杂的风味。风味剂行业中最受追捧的一些成分是那些赋予风味剂组合物以饱满性(fullness)/圆润性(roundness),同时还改善了香气的持久性或复杂性的成分。
[0003]因此,仍然需要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允许提升或增强圆润性,尤其是在所使用的组合物中,特别是在甜味、饮料和美味(savory)消费品中。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调味组合物解决了这些需求,该组合物包含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和至少一种或多种能够赋予与酚香调性、乳味和肉味调性、焦褐(brown)风味调性、蜂蜜和植物调性、水果调性和酒精饮料调性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和/或至少一种选自甜味剂或味觉调节剂的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味剂组合物,该风味剂组合物因其圆润性和持久而特别受欢迎。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一种风味剂组合物,其包含:
[0007]i)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和
[0008]ii)至少一种或多种能够赋予与如下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
[0009]a.酚香调性;
[0010]b.乳味和肉味调性;
[0011]c.焦褐风味调性;
[0012]d.蜂蜜和植物调性;
[0013]e.水果调性,
[0014]f.酒精饮料调性;
[0015]和/或
[0016]iii)至少一种选自甜味剂、三叉神经感觉剂或味道调节剂的成分。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包含如上定义的组合物的风味化消费品。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给予、增强、改善或改良风味化制品的风味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制品中添加有效量的如上定义的组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限制、抑制或压制蛋白质类食品、植物饮料、仿制乳制品、谷类(麦片)产品或非酒精饮料的异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制品中添加有效量的如上定义的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说明,百分比(%)或ppm是指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
[0021]令人惊讶的是,现已发现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为调味组合物提供酚香调性、乳味和肉味调性、焦褐风味调性、蜂蜜和植物调性、水果调性或酒精饮料调性,这是调味师所寻求的饱满性细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风味剂组合物具有酚香内涵,不需要香草醛的存在,同时提升了烟熏味和成熟味(maturation)调性,特别是在酒精饮料中。
[002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一种风味剂组合物,其包含:
[0023]i)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和
[0024]ii)至少一种或多种能够赋予与如下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
[0025]a.酚香调性;
[0026]b.乳味和肉味调性;
[0027]c.焦褐风味调性;
[0028]d.蜂蜜和植物调性;
[0029]e.水果调性,
[0030]f.酒精饮料调性;
[0031]和/或
[0032]iii)至少一种选自甜味剂、三叉神经感觉剂或味道调节剂的成分。
[003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是食物基质、食物物质或其他可食用产品的形式。
[0034]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可以通过萃取、天然工艺、合成工艺或天然和合成工艺的组合从天然或合成来源/起始原料获得。通过天然工艺,是指植物微生物工艺、发酵、微生物工艺或酶促工艺。根据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可以通过从如下物质的提取来获得:宽叶秦岭藤(Biondia hemsleyana)、希腊杠柳(Periploca graeca)、杠柳(Periploca sepium)、狭叶杠柳(Periploca angustifolia)、细叶杠柳(Periploca laevigata)、须药藤(Stelmocrypton khasianum)、印度娃儿藤(Tylophora indica)、燕根(Decalepis hamiltonii)、印度夹竹桃(Decalepis arayalpathra)、印度菝葜(Hemidesmus indicus)、非洲白参(Mondia whitei)、假桂乌口树(Tarenna attenuata)、杠柳(Periploca)属或其他已知或预期含有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的相关植物种类。优选地,植物来源可以是杠柳(Periploca sepium)、狭叶杠柳(Periploca angustifolia)、细叶杠柳(Periploca laevigata)、燕根(Decalepis hamiltonii)、印度菝葜(Hemidesmus indicus)或非洲白参(Mondia whitei)。甚至更优选地,植物来源可以是杠柳(Periploca sepium)。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可以作为纯化合物使用,也可以作为提取物等复杂混合物的一部分使用。根据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是杠柳(Periploca sepium)提取物和/或燕根(Decalepis hamiltonii)提取物的一部分。
[0035]根据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是天然来源的提取物形式。所述提取物包含至少10%、20%、30%、40%、50%、60%、70%、80%、90%、95%或99%的2



‑4‑
甲氧基苯甲醛。所述提取物包含至多500ppm的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优选地,所述提取物可包含至多250ppm、100ppm、80ppm或50ppm的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的天然来源是宽叶秦岭藤(Biondi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风味剂组合物,其包含:i)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和ii)至少一种或多种能够赋予与如下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a.酚香调性;b.乳味和肉味调性;c.焦褐风味调性;d.蜂蜜和植物调性;e.水果调性,f.酒精饮料调性;和/或iii)至少一种选自甜味剂、三叉神经感觉剂或味道调节剂的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味剂组合物,其中能够赋予与酚香调性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苯酚、2

甲氧基苯酚、2

甲氧基
‑4‑
乙烯基

苯酚、4

甲基

苯酚、2

甲氧基
‑4‑
(2

丙烯
‑1‑
基)苯酚、2

甲氧基
‑4‑
(1

丙烯
‑1‑
基)苯酚、2

甲氧基
‑4‑
甲基

苯酚、4

乙烯基苯酚、2

乙氧基
‑5‑
(1

丙烯基)苯酚、4

甲氧基苯甲醛、4

甲氧基

苯甲醇、4

甲氧基

苯甲酸、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熳
‑5‑
甲醛、乙酸4

甲氧基苄酯、甲酸(4

甲氧基苯基)甲酯、2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

羟基

苯甲醇、2,6

二甲氧基

苯酚、4

羟基
‑3‑
甲氧基苄醇、乙酸4

羟基
‑3‑
甲氧基苄酯、4

羟基
‑3‑
甲氧基苄基酸、4

(乙氧基甲基)
‑2‑
甲氧基苯酚、(E)
‑1‑
(4

甲氧基
‑1‑
苯基)
‑1‑
戊烯
‑3‑
酮、2

甲基

苯酚、1,2

二甲氧基
‑4‑
甲基苯、香草提取物、安息香提取物、秘鲁香脂提取物、吐鲁香脂提取物、愈创木油、3,4

二甲氧基苯甲醛、3

乙氧基
‑4‑
羟基苯甲醛、4

(4

甲氧基苯基)
‑2‑
丁酮、3

羟基
‑2‑
甲氧基苯甲醛、3

羟基
‑5‑
甲氧基苯甲醛、2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醛、2

羟基
‑5‑
甲氧基苯甲醛、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4

羟基
‑2‑
甲氧基

苯甲醛、2,4

二甲氧基

苯甲醛、2,4

二乙氧基

苯甲醛、2,4

二甲氧基
‑6‑
甲基

苯甲醛、5

乙氧基
‑2‑
羟基

苯甲醛、5

羟基
‑2‑
甲氧基

苯甲醛、2,6

二甲氧基
‑4‑
甲基苯甲醛、2

甲氧基
‑4‑
(甲氧基甲基)苯酚、4

(甲氧基甲基)苯酚、4

羟基苯甲醛、苯甲酸4

甲氧基甲酯、4

羟基苯甲酸、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乙酯、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4

羟基

3,5

二甲氧基苯甲醛、4

甲氧基苯甲酸乙酯,以及它们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剂组合物,其中能够赋予与乳味和肉味调性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癸酸、丁酸、2

甲基丙酸、6

庚基四氢

2H

吡喃
‑2‑
酮、3

羟基
‑2‑
丁酮、2,3

戊二酮、5

戊基呋喃

2(5H)

酮、四氢
‑6‑
戊基

2H

吡喃
‑2‑
酮、6

庚基四氢

2H

吡喃
‑2‑
酮、二氢

2(3H)

呋喃酮、3

甲基

丁酸、癸烯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Z)
‑9‑
十八碳烯酸、2

癸酮、2

庚酮、3

庚酮、乳酸乙酯、辛酸、乳类提取物和经加工的乳制品、2

甲基
‑3‑
呋喃硫醇、双(2

甲基
‑3‑
呋喃基)二硫化物、(E)
‑2‑
壬烯醛,以及它们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剂组合物,其中能够赋予与焦褐风味调性相关的特征风味调性的成分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3

甲基丁醛、可可提取物、2

呋喃甲醇、2

呋喃甲醛、5

甲基
‑2‑
呋喃甲醛、4

羟基

2,5

二甲基
‑3‑
呋喃酮、2

乙基
‑3‑
羟基

4H

吡喃
‑4‑
酮、3

羟基
‑2‑
甲基

4H

吡喃
‑4‑
酮、红糖提取物、苷蔗糖提取物、四甲基吡嗪、2




丙醛、2

甲基

丁醛、2

乙酰基
‑1‑
吡咯啉、2

乙酰基
‑2‑
吡咯啉、2

乙酰基四氢吡啶、2

乙酰基

3,4,5,6

四氢吡啶、2

乙酰基

1,4,5,6

四氢吡啶、吡咯烷、甲基吡嗪、2

乙基
‑6‑
甲基吡嗪、2,3,5(6)

三甲基吡嗪、2,5

二甲基吡嗪、2,6

二甲基吡嗪、2

乙酰基吡啶、甲基四氢呋喃酮、1

(2

呋喃基)

乙酮、2

乙基
‑5‑
甲基吡嗪、2

乙基
‑6‑
甲基吡嗪、1

(2

吡咯基)
‑1‑
乙酮、2

异丙基
‑5‑
甲基己醛、2

异丙基
‑5‑
甲基
‑2‑
己烯醛,4

甲基
‑2‑
苯基
‑2‑
戊烯醛、α

(3

甲基丁亚基)

苯乙醛、1

(噻唑
‑2‑
基)乙烷
‑1‑
酮、2

呋喃甲硫醇、1

(3

甲基吡嗪基)

乙酮、2

乙基
‑3‑
甲基

吡嗪、2

((甲基二硫代)甲基)

呋喃、1

(4,5

二氢

1,3

噻唑
‑2‑
基)
‑1‑
乙酮、2,5

二氢

4,5

二甲基
‑2‑
(2

甲基丙基)

噻唑、二氢

2,4,6

三(2

甲基丙基)

4H

1,3,5

二噻嗪、2

癸烯、苯甲醛、马索亚树皮提取物、零陵香豆提取物、葫芦巴提取物、5,6

二氢
‑6‑
戊基

2H

吡喃
‑2‑
酮、二氢
‑5‑
戊基

2(3H)

呋喃酮、四氢
‑6‑
戊基

2H

吡喃
‑2‑
酮、1,4

二甲氧基

苯、6

甲基

2H
‑1‑
苯并吡喃
‑2‑
酮、3,4

二氢

2H
‑1‑
苯并吡喃
‑2‑
酮、1

苯并吡喃
‑2‑
酮、3

羟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