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6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相电机驱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有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末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上至少串接有两个分压电阻R,位于分压电路下游的分压电阻R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阳极与分流电阻R7相连,该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可以在宽范围230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相电机驱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相电机是指用三相交流电驱动的交流电机,它包括三相同步电机与三相异步电机,三相电机驱动器需要可靠检测输入是否缺相,来保护控制器同时平衡输入端的电网电源。目前,对于大多数三相电机驱动器,没有设置三相电机驱动器输入端的缺相保护功能,现有的少数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三相电机驱动器,一般采用输入电压检测的方法来实现缺相保护功能,这种方法遇到输入电压变化时,可靠性上相对较差,在高可靠性应用场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缺相保护功能往往满足不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有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末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上至少串接有两个分压电阻R,位于分压电路下游的分压电阻R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阳极与分流电阻R7相连;
[0006]还包括连接到检测电路输出端PL的上拉电阻R6,以及集电极与上拉电阻R6相连、基极与所述分流电阻R7相连、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
[0007]优选的,所述分压电阻R之间设置有测试点TP。
[0008]优选的,所述分压电阻R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第六分压电阻R8,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设置有第一测试点TP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之间设置有第二测试点TP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之间设置有第四测试点TP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之间设置有第四测试点TP4,第六分压电阻R8上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SOD123。
[0010]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MMBT3904。
[0011]优选的,+3.3V电压通过上拉电阻R6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三相正弦电压经过U,V,W输入,U,V,W不缺相时,三相正弦电压经过二极管D1、D2、D3整流,后被R1,R2,R3,R4,R5,R8分压后,最终变成峰值2.3V近似直流的电压,这样触发Q1,使得Q1持续动作,输入缺相检测点变为低电平;当U,V,W有任何一相缺相后,缺相后的电
压经过二极管D1、D2、D3整流,后被R1,R2,R3,R4,R5,R8分压后,从原始(不缺相)的近似直流的电压,变为峰值2.3V,谷值0V交变的馒头波,这样就会使Q1处于开通和关断的循环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端PL变为PWM波,这个变化使得单片机可靠判断缺相的状态,从而实现缺相保护。
[0014]2、该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可以在宽范围230V

460V的输入电压下,稳定可靠检测缺相的状态,从而保护了电机驱动器的同时,避免电网电流工作在不平衡状态,满足了智能化及高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有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末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上至少串接有两个分压电阻R,位于分压电路下游的分压电阻R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阳极与分流电阻R7相连;
[0018]还包括连接到检测电路输出端PL的上拉电阻R6,以及集电极与上拉电阻R6相连、基极与所述分流电阻R7相连、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
[0019]所述分压电阻R之间设置有测试点TP。
[0020]所述分压电阻R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第六分压电阻R8,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设置有第一测试点TP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之间设置有第二测试点TP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之间设置有第三测试点TP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之间设置有第四测试点TP4,第六分压电阻R8上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第一测试点TP1,第二测试点TP2,第三测试点TP3,第四测试点TP4处可以检测分压后的电压,操作过程中,分压电阻R的数量可以根据电压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调整,一般至少为两个。
[0021]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SOD123。
[0022]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MMBT3904。
[0023]+3.3V电压通过上拉电阻R6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0024]三相正弦电压经过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输入,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不缺相时,三相正弦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整流,后被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第六分压电阻R8分压后,最终变成峰值2.3V近似直流的电压,这样触发三极管Q1,使得三极管Q1持续动作,输入缺相检测点变为低电平;当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有任何一相缺相后,缺相后的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整流,
后被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第六分压电阻R8分压后,从原始(不缺相)的近似直流的电压,变为峰值2.3V,谷值0V交变的馒头波,这样就会使三极管Q1处于开通和关断的循环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端PL变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波,脉冲宽度调制波,这个变化使得单片机可靠判断缺相的状态,从而实现缺相保护。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有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末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上至少串接有两个分压电阻R,位于分压电路下游的分压电阻R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阳极与分流电阻R7相连;还包括连接到检测电路输出端PL的上拉电阻R6,以及集电极与上拉电阻R6相连、基极与所述分流电阻R7相连、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阻R之间设置有测试点T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电机驱动器缺相检测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阻R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崇斌汤洪波张小群丁友涛薛天威丁冰冰聂玲玲吴中杰凌立本
申请(专利权)人:雷勃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