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来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27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内侧且位于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喷洒组件,装置底座的内侧且位于收集槽的两侧还设置有移动夹持组件,装置底座的两端且与移动夹持组件相对应位置处还设置有清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夹持组件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根据不同形状大小的钢筋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在夹持后能够带动钢筋进行移动,同时当带动钢筋进行移动时,能够均匀的在钢筋表面及钢筋的左右两端喷洒除锈剂。表面及钢筋的左右两端喷洒除锈剂。表面及钢筋的左右两端喷洒除锈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连接、管道、避雷等建筑工序就需要将钢筋预埋在构筑物中,从而保证后续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而钢筋在预埋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进而使得钢筋在预埋后暴露在外部时不会立即生锈,避免钢筋的强度受到削弱,从而增加建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现有的一些钢筋除锈方法大多都是人工使用刮刀、钢丝球、纱布等工具对生锈的钢筋进行处理,不但劳动强度大,且除锈质量和效率均较低下,同时,现有的一些钢筋除锈装置虽能起到一定的除锈作用,但其除锈效果较差,且无法根据不同形状大小的钢筋进行固定,导致在除锈过程中钢筋较易产生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一些钢筋除锈方法大多都是人工使用刮刀、钢丝球、纱布等工具对生锈的钢筋进行处理,不但劳动强度大,且除锈质量和效率均较低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侧且位于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喷洒组件,所述装置底座的内侧且位于收集槽的两侧还设置有移动夹持组件,所述装置底座的两端且与移动夹持组件相对应位置处还设置有清洁组件;
[0005]所述喷洒组件包括有转筒、抽液管和喷洒头,所述收集槽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转筒,每个所述转筒的内侧均开设有储料槽,所述转筒的上端且位于储料槽内侧固定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上端固定有喷洒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且位于每个转筒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转筒的底端贯穿收集槽并与收集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位于转筒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筒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夹持组件包括有电机滑座、第二电机、第一限位柱、齿轮、连接座和齿条,所述装置底座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电机滑座,每个所述电机滑座内侧的下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一限位柱,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侧且位于电机滑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且与两个第二电机相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延伸至滑槽上端并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装置底座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夹持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柱、夹持底座、第二限位柱、液压缸、连接柱、固定夹块和挤压夹块,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位于连接
座内侧并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固定有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的内侧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延伸至夹持底座上端并固定有挤压夹块,所述夹持底座的上端且位于挤压夹块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夹块,所述装置底座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装置底座同一侧的两个第二限位柱均与夹持底座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护盒、第三电机、刷块一、下除锈刷、固定架、第二防护盒、第四电机、刷块二和上除锈刷,所述装置底座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防护盒,每个所述第一防护盒的内侧均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防护盒上端并固定有刷块一,所述刷块一的上端设置有下除锈刷,所述装置底座上端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固定有第二防护盒,所述第二防护盒的内侧固定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防护盒下端并固定有刷块二,所述刷块二位于固定架内侧,所述刷块二的底端设置有上除锈刷。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底座底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稳定支腿,每个所述稳定支腿的底端均固定有防滑垫。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移动夹持组件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根据不同形状大小的钢筋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在夹持后能够带动钢筋进行移动,同时通过喷洒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当带动钢筋进行移动时,能够均匀的在钢筋表面及钢筋的左右两端喷洒除锈剂,进而有效提高钢筋的除锈质量及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收集槽对未喷洒在钢筋上的除锈剂进行收集,避免浪费。
[0013]2、本技术通过清洁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能够对移动中的钢筋表面及钢筋左右两端进行清洁洗刷,同时在洗刷完毕后能够进一步通过喷洒组件对钢筋表面残留的锈渍进行冲淋,进而将锈渍彻底从钢筋表面去除。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喷洒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装置底座内侧移动夹持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移动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清洁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装置底座;2、稳定支腿;3、防滑垫;4、收集槽;5、第一电机;6、转筒;7、抽液管;8、喷洒头;9、电机滑座;10、第二电机;11、第一限位柱;12、齿轮;13、连接座;14、固定柱;15、齿条;16、夹持底座;17、第二限位柱;18、液压缸;19、连接柱;20、固定夹块;21、挤压夹块;22、第一防护盒;23、第三电机;24、刷块一;25、下除锈刷;26、固定架;27、第二防护盒;28、第四
电机;29、刷块二;30、上除锈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为了使本装置运行时能够更加稳定,装置底座1底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稳定支腿2,每个稳定支腿2的底端均固定有防滑垫3,为了对未喷洒在钢筋上的除锈剂进行收集,避免浪费,装置底座1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收集槽4,为了将除锈剂对钢筋表面进行冲淋,收集槽4的内侧且位于装置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喷洒组件;
[0024]具体的,喷洒组件包括有转筒6、抽液管7和喷洒头8,收集槽4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转筒6,每个转筒6的内侧均开设有储料槽,转筒6的上端且位于储料槽内侧固定有抽液管7,抽液管7的上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的内侧且位于装置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喷洒组件,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侧且位于收集槽(4)的两侧还设置有移动夹持组件,所述装置底座(1)的两端且与移动夹持组件相对应位置处还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有转筒(6)、抽液管(7)和喷洒头(8),所述收集槽(4)内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转筒(6),每个所述转筒(6)的内侧均开设有储料槽,所述转筒(6)的上端且位于储料槽内侧固定有抽液管(7),所述抽液管(7)的上端固定有喷洒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每个转筒(6)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电机(5),所述转筒(6)的底端贯穿收集槽(4)并与收集槽(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上端位于转筒(6)内侧,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筒(6)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持组件包括有电机滑座(9)、第二电机(10)、第一限位柱(11)、齿轮(12)、连接座(13)和齿条(15),所述装置底座(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电机滑座(9),每个所述电机滑座(9)内侧的下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一限位柱(11),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11)的外侧且位于电机滑座(9)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且与两个第二电机(10)相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均延伸至滑槽上端并固定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13),所述装置底座(1)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齿条(15),所述齿轮(12)与齿条(15)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持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柱(14)、夹持底座(16)、第二限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来许春风路鑫张雨彤何海蛟赵文深冯嵩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