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赖氨酸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324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

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

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赖氨酸是人体或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必要氨基酸,必须从外部供给,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利用了细菌或酵母之类的微生物的发酵而生产的。L

赖氨酸的生产可以利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野生型菌株或者以提高其L

赖氨酸生产能力的方式转变的突变株。近年来,为了改善L

赖氨酸的生产效率,以多用于L

氨基酸和其它有用物质的生产的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微生物为对象,适用基因重组技术,从而开发了具有优异的L

赖氨酸生产能力的各种重组菌株或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

赖氨酸生产方法。
[0003]根据韩国授权专利第10

0838038号和第10

2139806号,通过变更对包含与L

赖氨酸生产有关的酶的蛋白质进行编码的基因的碱基序列或氨基酸序列来增加该基因的表达或者剔除不必要的基因,从而可以提高L

赖氨酸生产能力。此外,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

2020

0026881号中公开了为了使对参与L

赖氨酸生产的酶进行编码的基因的表达增加而将基因的现有启动子变更为具有强活性的启动子的方法。
[0004]如上所述,开发了增加L

赖氨酸生产能力的各种方法,但与L

赖氨酸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酶、转录因子、运输蛋白质等蛋白质的种类达到数十余种,因此关于根据这样的蛋白质的活性变化的L

赖氨酸生产能力是否增加,事实上仍需要大量的研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韩国授权专利第10

0838038号
[0008]韩国授权专利第10

2139806号
[0009]韩国公开专利第10

2020

00268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突变株。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了上述突变株的L

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菌株来开发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新型突变株而进行了研究,结果确认了在将包含编码作为参与L

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酶的天冬氨酸激酶的lysC基因和编码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asd基因的lysC

asd操纵子的启动子中特定位置的碱基序列置换时,L

赖氨酸生产量增加,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天冬氨酸激酶和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而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为参与L

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步骤的酶,是指诱导天冬氨酸的磷酸化(phosphorylation)来催化生成天冬氨酰磷酸(aspartyl phosphate)的反应的酶。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aspartate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为参与L

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二步骤的酶,是指催化由上述天冬氨酰磷酸(aspartyl phosphate)生成天冬氨酸半醛(aspartate semialdehyde)的反应的酶。这样的编码天冬氨酸激酶的lysC基因和编码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asd基因通过一个启动子而形成调节表达的lysC

asd操纵子(operon)。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上述天冬氨酸激酶和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可以源于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属菌株。具体而言,上述棒状杆菌属菌株可以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克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rudilactis)、荒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eserti)、帚石南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allunae)、苏那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uranareeae)、润滑脂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lubricantis)、道桑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oosanense)、高效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efficiens)、乌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uterequi)、停滞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tationis)、帕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caense)、奇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ingulare)、腐殖质还原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humireducens)、海洋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arinum)、耐盐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halotolerans)、蝶科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heniscorum)、弗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freiburgense)、纹带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anis)、产氨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肾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renale)、污染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ollutisoli)、亚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imitans)、里海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caspium)、睾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testudinoris)、假性棒状杆菌(Corynebacaterium pseudopelargi)或者微黄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flavescens),但并不限定于此。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活性增强”是指新导入或增大对作为目标的酶、转录因子、运输蛋白质等蛋白质进行编码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与野生型菌株或转变前的菌株相比,表达量增加。这样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突变株,其天冬氨酸激酶和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而L

赖氨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其中,所述天冬氨酸激酶和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活性增强是对包含编码天冬氨酸激酶和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的基因的lysC

asd操纵子的启动子诱导位置特异性突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其中,所述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珉雨柳美崔珉溍朴硕贤朴俊炫
申请(专利权)人:大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