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16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包括安装支架Ⅰ、安装支架Ⅱ、连杆、悬臂、角度测量装置,所述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分别固定于列车相邻的两节车厢上,相邻的两节车厢之间铰接,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支架Ⅱ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悬臂的一端铰接,悬臂的另一端与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角度测量装置固定于安装支架Ⅰ上,所述悬臂带动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转动时,角度测量装置能够记录当前测量位置的角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机械结构的运动变换关系间接测量胶轮列车的车间夹角,该装置结构简单并且实用性强,在精准测量车间夹角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传感器,增加传感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器的实际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公路化逐渐成为轨交新车型的发展方向。中运量交通系统安全、准时、舒适,使之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中运量交通系统建设灵活、成本低、审批手续简洁等优点,也使其受到很多小型发达城区的青睐。作为全新的中运量交通工具制式,智轨列车是胶轮纯电驱动的长编组胶轮列车。该制式拥有“两动一拖”三编组结构,已成功商业化。与单体客车、单铰双节客车相比,胶轮列车存在严重的内轮差问题,且车身越长,内轮差越大。故对于胶轮列车,由于车体长度和编组节数增加,胶轮列车在转弯过程中存在占路宽度大、灵活性差、转向不及时和误差大等劣势,易导致挂车偏离驾驶员操纵意图的行驶轨迹,出现甩尾、偏移车道、车厢折叠现象。
[0003]胶轮列车的车间夹角指列车相邻车厢连接后所成的夹角。在目前已有的技术中,胶轮列车需要根据车间夹角判断车身姿态及自身的运动情况,实时调整运动参数避免出现危险。因此胶轮列车对车间夹角进行精准获取是实现自身控制的基础,也是保证自身安全行驶的重要步骤。现有的角度传感器一般需要直接固定在待测物体上,当遇到进水、震动或者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容易损坏。如果需要精确测出胶轮列车的车间夹角,角度传感器应当安装在相邻车厢的铰接位置。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这种直接安装传感器的方法存在困难,首先胶轮列车的铰接位置的空间不足,不足以安装一个角度传感器;另外胶轮列车在转向时,相邻车厢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传感器受到破坏;其次多节车厢由于路面激励的影响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这会影响传感器的精准度。因此胶轮列车需要一种间接测量车间夹角的装置,在精准测量车间夹角的同时保证装置能有较长的寿命。
[0004]在间接测量角度方面,专利“CN109795554A”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角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连杆支撑件、连杆、摇杆和角度传感器。连杆具有多种形式以便于调整力臂部分的长度和力矩部分,最终通过摇杆和连杆位置关系准确反映车间夹角。专利“CN112740000”利用两个传感器间接测量转向轴角度,评估单元可以通过处理两个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扭矩,通过扭矩判断待测角度。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测量角度,但是都比较复杂并且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能够根据机械结构的运动变换关系间接测量胶轮列车的车间夹角,该装置结构简单并且实用性强,在精准测量车间夹角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传感器,增加传感器的实际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Ⅰ、安装支架Ⅱ、连杆、悬臂、角
度测量装置,所述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分别固定于列车相邻的两节车厢上,所述相邻的两节车厢之间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支架Ⅱ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悬臂的一端铰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Ⅰ上,所述悬臂带动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转动时,角度测量装置能够记录当前测量位置的角度值。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鱼眼轴承,所述连杆为鱼眼轴承连杆,两个鱼眼轴承镶嵌于鱼眼轴承连杆的两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鱼眼轴承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支架Ⅱ通过安装支架Ⅱ上的连接支柱连接在安装支架Ⅱ上,所述连接支柱穿过对应的鱼眼轴承的内圈后被紧固螺母固定,鱼眼轴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悬臂连接轴与悬臂连接,悬臂连接轴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鱼眼轴承与悬臂上紧固螺母连接,悬臂连接轴的下端穿过悬臂与悬臂下紧固螺母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角度测量装置为角度编码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角度编码器通过角度编码器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Ⅰ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悬臂的另一端通过悬臂连接螺母与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列车为胶轮列车。
[0015]采用上述的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获取车间夹角的方法,列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列车车间夹角变化带动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旋转,安装支架Ⅰ和安装支架Ⅱ带动连杆和悬臂运动,以所述连杆与安装支架Ⅱ的铰接点为第一顶点A,所述连杆与悬臂的铰接点为第二顶点B,角度测量装置的转轴中心为第三顶点C,相邻两节车厢之间的铰接点为第四顶点D构建四边形ABCD,∠BCD即为角度测量装置测出的角度值,∠ADC即为车间夹角值,设边AB长度为,边BC长度为b,边CD长度为,边AD长度为,则车间夹角值为:。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能够保证车间夹角的数据得到精确测量;本专利技术将编码器安装在远离列车冲击与振动大的位置,在最大程度延长编码器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了无关因素对编码器采集数据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18]图2为装置第一视角结构整体图。
[0019]图3为装置第二视角结构整体图。
[0020]图4为车间夹角测量原理图。
[0021]图5为车间夹角测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与方法,可适用于具有铰接车厢的列车,以下以胶轮列车为例具体说明。
[0024]一种胶轮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悬臂上紧固螺母1、鱼眼轴承2、悬臂连接轴3、L型悬臂4、悬臂下紧固螺母5、安装支架Ⅰ6、角度编码器7、鱼眼轴承连杆8、连杆上紧固螺母9、安装支架Ⅱ10、角度编码器紧固螺钉11、悬臂连接螺母12。这些部件协调工作最终实现胶轮列车车间夹角的获取。
[0025]所述安装支架Ⅰ6和安装支架Ⅱ10固定在胶轮列车相邻的两节车厢上,并且两支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所测量的车间夹角的准确性。安装支架主要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能够保证安装支架的强度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当胶轮列车的车间夹角发生变化时,两节车厢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带动两个安装支架运动,通过支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结构。这种间接传递运动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胶轮列车运动时对整个装置的冲击力。这使装置的材料要求与整体强度要求降低,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装置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6]所述鱼眼轴承连杆8一端与安装支架Ⅱ10通过安装支架上的连接支柱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并且用连杆上紧固螺母9固定以防止脱落。它主要由六角钢制造而成,在保证鱼眼轴承连杆强度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Ⅰ(6)、安装支架Ⅱ(10)、连杆(8)、悬臂(4)、角度测量装置(7),所述安装支架Ⅰ(6)和安装支架Ⅱ(10)分别固定于列车相邻的两节车厢上,所述相邻的两节车厢之间铰接,所述连杆(8)的一端与安装支架Ⅱ(10)铰接,所述连杆(8)的另一端与悬臂(4)的一端铰接,所述悬臂(4)的另一端与角度测量装置(7)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装置(7)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Ⅰ(6)上,所述悬臂(4)带动角度测量装置(7)的转轴转动时,角度测量装置(7)能够记录当前测量位置的角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鱼眼轴承(2),所述连杆(8)为鱼眼轴承连杆,两个鱼眼轴承(2)镶嵌于鱼眼轴承连杆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轴承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支架Ⅱ(10)通过安装支架Ⅱ(10)上的连接支柱连接在安装支架Ⅱ(10)上,所述连接支柱穿过对应的鱼眼轴承(2)的内圈后被紧固螺母(9)固定,鱼眼轴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悬臂连接轴(3)与悬臂(4)连接,悬臂连接轴(3)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鱼眼轴承(2)与悬臂上紧固螺母(1)连接,悬臂连接轴(3)的下端穿过悬臂(4)与悬臂下紧固螺母(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列车获取车间夹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测量装置(7)为角度编码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林赵宏图丁富骏孙兆聪王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擎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