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295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载净化器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霍夫曼编码得到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中的预设位数的编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并基于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分段,获取每个编码分段对应的十进制数据得到十进制序列;计算十进制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之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对差值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序列,直至达到最优作差次数时得到最优差值序列,最优差值序列为原始数据的压缩数据;提高了压缩过程中的压缩数据和压缩效率,基于压缩数据进行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各种配置不断更新,例如用于净化车内空气的车载净化器;但是在汽车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净化器运行不稳定的情况,所以需要对净化器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以反应车载净化器运行稳定性。
[0003]在对净化器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将净化器运行数据传输到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此时为了更高效的传输数据,需要对车载净化器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现有的数据压缩技术主要针对数据本身存在的冗余进行压缩,不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因此限制了压缩速度,导致压缩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载净化器的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霍夫曼编码得到编码序列;将所述编码序列中的预设位数的编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并基于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分段,获取每个编码分段对应的十进制数据得到十进制序列;计算十进制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之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记录十进制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对所述差值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序列,并记录所述差值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直至达到最优作差次数时得到最优差值序列,所述最优差值序列为原始数据的压缩数据;其中,最优作差次数的获取方法为:获取差值序列中每个元素值、差值序列对应的上一个差值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以及差值序列中元素为负的数量,以此构成数据序列,将所述数据序列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序列得到数据压缩率;利用模拟退火法得到最小数据压缩率,根据所述最小数据压缩率得到最优作差次数。
[0005]优选的,所述基于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分段的步骤,包括:设定十进制数据的基准大小;以编码序列中前v位编码数据转换为十进制得到十进制数据,v为正整数;计算所述十进制数据与所述基准大小的差值;获取所述差值最小是对应的v的数值得到编码分段的长度,基于所述长度完成第一次编码分段;以此类推,获取每个编码分段的长度进行编码分段。
[0006]优选的,所述将所述数据序列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序列得到数据压缩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二进制数据序列的序列长度,所述序列长度表示所述数据压缩率,所述序列长度越小,所述数据压缩率越大。
[0007]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最小数据压缩率得到最优作差次数的步骤:根据所述最小数据压缩率得到对应的差值序列,获取所述差值序列对应的作差次数,所述作差次数为最优作差次数。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对原始数据对应的编码序列进行自适应的编码分段,并基于编码分段得到对应的十进制序列,确保了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异尽量小,使得后续作差获得的差值尽量小;然后对获得的十进制序列多次作差不断的减小数据量,获得差值数据远小于原始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压缩;同时在作差过程中考虑到元素符号,避免由于存在负数差值造成数据量变大,基于最优作差次数得到最优差值序列为压缩数据,增加数据压缩效率。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个实施例”或“另一个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1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13]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方案。
[0014]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车载净化器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霍夫曼编码得到编码序列。
[0015]车载净化器的数据主要包括净化器对车内环境的检测数据,其数据由净化器装载的传感器获得;因此可基于传感器获取车载净化器的原始数据。
[0016]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霍夫曼编码技术,在输入原始数据之后,获得对应的编码序列,此时所获得的编码序列表示原始数据的信息;但是采用霍夫曼编码得到的编码序列的数据量仍然较大,不利于数据的传输,因此需要对编码序列中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少数据传输中的数据量。
[0017]步骤S200,将编码序列中的预设位数的编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并基于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分段,获取每个编码分段对应的十进制数据得到十进制序列。
[0018]为提高数据压缩的效率以及数据传输的速度,将步骤S100中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分段并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在编码分段中,分段长度越小,所获得的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异越小,越有利于进行作差压缩,但是分段长度越大,对应相同长度的编码序列,所产生的十进制的数据个数越多,即进行作差的计算量增大,不利于数据压缩效率;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十进制数据的基准大小,然后根据数据基准大小对二进制编码进行不同长度的分段。
[0019]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置十进制数据的基准大小为。
[0020]进一步的,对编码序列进行分段处理;首先按照编码序列的顺序,开始判断不同编码长度转换为十进制的数据;由于在基准大小内的数据中,7位的二进制编码转换为十进制的最大值为127,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7位二进制编码开始,即首先计算编码序列中前v=7位编码数据转换为十进制的数据大小记为;然后计算此时数据大小与十进制数据的基准大小之间的差值,选取差值最小时对应v的值,则从编码序列的第1位到第v位的元素为第一次编码分段的长度,从而根据第一个编码分段的长度得到第一个十进制数据。
[0021]基于上述第一次编码分段长度获取相同的方法,对第一段分段后编码序列中剩余的编码数据进行分段并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据,当编码序列分段完成时得到多个分段编码,即将原始数据的二进制编码序列转换为多个十进制数据构成十进制序列,使得每个分段编码中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小。
[0022]步骤S300,计算十进制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之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记录十进制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对差值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序列,并记录差值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直至达到最优作差次数时得到最优差值序列,最优差值序列为原始数据的压缩数据。
[0023]由步骤S200得到的每段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净化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载净化器的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霍夫曼编码得到编码序列;将所述编码序列中的预设位数的编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并基于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分段,获取每个编码分段对应的十进制数据得到十进制序列;计算十进制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之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记录十进制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对所述差值序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作差得到第二差值序列,并记录所述差值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直至达到最优作差次数时得到最优差值序列,所述最优差值序列为原始数据的压缩数据;其中,最优作差次数的获取方法为:获取差值序列中每个元素值、差值序列对应的上一个差值序列中最后一位元素以及差值序列中元素为负的数量,以此构成数据序列,将所述数据序列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序列得到数据压缩率;利用模拟退火法得到最小数据压缩率,根据所述最小数据压缩率得到最优作差次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骏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