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52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每个中组件的中组件编号,生成每个中组件的第一编码;获取每个中组件中的所有小组件,对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基于构建的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件的第二编码;获取每个小组件的组件位置,基于构建的组件位置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立的第三编码;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基于构建的零件类型数据集,得到每个零件的第四编码;将第一编码、第二编码、第三编码和第四编码,按预设的零件名命名规则进行排序,得到中组立零件的命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命名方式能够表达零件安装位置以及零件类型等相关信息,提高了对中组立零部件的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中组立机器人是专门焊接船舶分段中组立焊缝的机器人,能够根据设计提供的中组立焊缝数据文件实现机器人自动焊接,由于一个分段内有许多小组件,小组件与小组件组合成一个中组件,如果小组件都是独立命名,规则不统一,最终会难以判断中组件下面有哪些小组件,需要人为二次判断核查,效率低且容易遗漏。
[0003]另外为了实现机器人的高效使用,中组件上面部分小组件设置成缓装更好,避免出现部分小组件挡住焊接机器人导致无法实现自动焊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提高对中组立零部件的管理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包括:
[0006]获取每个中组件对应的中组件编号,根据所述中组件编号,生成每个中组件对应的第一编码;
[0007]构建具有组件结构类别属性的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结构类别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二编码,获取每个中组件中的所有小组件,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基于所述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件对应的第二编码;
[0008]构建具有组件位置属性的组件位置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位置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三编码,获取所述每个小组件的组件位置,基于所述组件位置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三编码;
[0009]构建具有零件类型属性的零件类型数据集,其中,所述每个零件类型属性包括对应的第四编码,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基于所述零件类型数据集,得到每个零件对应的第四编码;
[0010]将所述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所述第三编码和所述第四编码,按预设的零件名命名规则进行排序,得到中组立零件的命名。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前,还包括:
[0012]获取小组件的所有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其中,所述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包括主要构件、水密舱壁与肋板、普通纵横板、T排类和其他类;
[0013]对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进行再分类,得到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
[0014]其中,所述主要构件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甲板、平台、内底板、外底板、舷侧外板、艉封板、顶边舱斜板、底边舱斜板;
[0015]所述水密舱壁与肋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水密纵舱壁、水密横舱壁、肋板、槽壁;
[0016]所述普通纵横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非水密纵舱壁及纵向隔板、横璧、横框架、肋板、斜肋位;
[0017]所述T排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纵桁、强横梁、水平桁、垂直桁材、组合T型材;
[0018]所述其他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舷墙、肘板、各种风道、箱体、舭龙骨、舱口围、筒体、其他。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具体包括:
[0020]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一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
[0021]根据所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并将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作为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其中,所述所有零件包括不上拼板工位的小板、箱体、盒体单独板、肘板、带坡口肘板、补板、垫板、上拼板工位的大板、槽型壁拼板、纵骨、曲面外板、曲面板、支柱、加强筋、面板和甲板舾装加强材。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装置,包括:第一编码获取模块、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第三编码获取模块、第四编码获取模块和零件命名模块;
[0024]其中,所述第一编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中组件对应的中组件编号,根据所述中组件编号,生成每个中组件对应的第一编码;
[0025]所述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构建具有组件结构类别属性的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结构类别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二编码,获取每个中组件中的所有小组件,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基于所述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件对应的第二编码;
[0026]所述第三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构建具有组件位置属性的组件位置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位置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三编码,获取所述每个小组件的组件位置,基于所述组件位置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三编码;
[0027]所述第四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构建具有零件类型属性的零件类型数据集,其中,所述每个零件类型属性包括对应的第四编码,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基于所述零件类型数据集,得到每个零件对应的第四编码;
[0028]所述零件命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所述第三编码和所述第四编码,按预设的零件名命名规则进行排序,得到中组立零件的命名。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前,还包括;
[0030]获取小组件的所有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其中,所述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包括主要构
件、水密舱壁与肋板、普通纵横板、T排类和其他类;
[0031]对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进行再分类,得到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
[0032]其中,所述主要构件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甲板、平台、内底板、外底板、舷侧外板、艉封板、顶边舱斜板、底边舱斜板;
[0033]所述水密舱壁与肋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水密纵舱壁、水密横舱壁、肋板、槽壁;
[0034]所述普通纵横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非水密纵舱壁及纵向隔板、横璧、横框架、肋板、斜肋位;
[0035]所述T排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纵桁、强横梁、水平桁、垂直桁材、组合T型材;
[0036]所述其他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舷墙、肘板、各种风道、箱体、舭龙骨、舱口围、筒体、其他。
[00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具体包括:
[0038]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一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
[0039]根据所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并将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作为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每个中组件对应的中组件编号,根据所述中组件编号,生成每个中组件对应的第一编码;构建具有组件结构类别属性的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结构类别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二编码,获取每个中组件中的所有小组件,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基于所述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件对应的第二编码;构建具有组件位置属性的组件位置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位置属性包括对应的第三编码,获取所述每个小组件的组件位置,基于所述组件位置数据集,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三编码;构建具有零件类型属性的零件类型数据集,其中,所述每个零件类型属性包括对应的第四编码,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基于所述零件类型数据集,得到每个零件对应的第四编码;将所述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所述第三编码和所述第四编码,按预设的零件名命名规则进行排序,得到中组立零件的命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前,还包括:获取小组件的所有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其中,所述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包括主要构件、水密舱壁与肋板、普通纵横板、T排类和其他类;对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进行再分类,得到每个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其中,所述主要构件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甲板、平台、内底板、外底板、舷侧外板、艉封板、顶边舱斜板、底边舱斜板;所述水密舱壁与肋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水密纵舱壁、水密横舱壁、肋板、槽壁;所述普通纵横板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非水密纵舱壁及纵向隔板、横璧、横框架、肋板、斜肋位;所述T排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纵桁、强横梁、水平桁、垂直桁材、组合T型材;所述其他类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包括舷墙、肘板、各种风道、箱体、舭龙骨、舱口围、筒体、其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具体包括: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一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根据所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一组立结构类别,对所述所有小组件进行第二组立结构分类,得到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并将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第二组立结构类别作为每个小组立对应的组立结构类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小组件中的所有零件,其中,所述所有零件包括不上拼板工位的小板、箱体、盒体单独板、肘板、带坡
口肘板、补板、垫板、上拼板工位的大板、槽型壁拼板、纵骨、曲面外板、曲面板、支柱、加强筋、面板和甲板舾装加强材。5.一种中组立零部件的命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码获取模块、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第三编码获取模块、第四编码获取模块和零件命名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编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中组件对应的中组件编号,根据所述中组件编号,生成每个中组件对应的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构建具有组件结构类别属性的组件结构类别数据集,其中,每个组件结构类别属性包括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章强郭文忠何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