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及系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及系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岛礁建设需要大量物资,利用大型运输船舶进行运输一方面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运输大型货物的可能,同时外海的风浪流环境恶劣,过小的船舶也无法适应,因此,适用于岛礁建设的大型运输船舶需求明显。
[0003]但是,岛礁附近海域海底多为珊瑚砂质,质地坚硬,钢制锚难以插入,大型船舶系泊只能依靠重力锚或吸力锚等。然而,吸力锚施工不便,造价较高,而重力锚重达千吨,由船舶自身携带的话又极大地占用了可变载荷,减小了载货量。因此对于岛礁建设的大型运输船舶,需要一种可适应硬质海底,又不影响运输效率,且造价低廉的系泊方法。
[0004]运输船舶在岛礁附近系泊后,一般由小船靠泊进行卸载,受风浪影响,运输船舶会产生一定的摇荡运动,从而对小船造成冲击,一方面小船一般强度较低,受到冲击后易产生危险;另一方面频繁的冲击造成小船和运输船舶的相对运动,也会极大地降低卸载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基础(2),所述锚固基础(2)下部固定于海底,所述锚固基础(2)上部设置有多个对接槽(221),待靠泊的船型主体(1)上设置有与对接槽(221)配合的多根对接柱(12),通过对接柱(12)和对接槽(221)的配合实现船型主体(1)的系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其特征在于:对接柱(12)的结构为:包括对称设置于船型主体(1)舷侧的柱形本体(120),所述柱形本体(120)下端设置有十字爪(121),所述柱形本体(120)的上部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柱形本体(120)及十字爪(121)整体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配有用于锁定十字爪(121)转动方位的第一锁止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本体(120)中部配合设置有转动柱(122),所述转动柱(122)上部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柱(122)下端为柱头(123),所述柱头(123)穿过十字爪(121)并位于十字爪(121)的下方外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转动柱(122)相对于柱形本体(120)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配有用于锁定柱头(123)与十字爪(121)相对位置的第二锁止机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基础(2)的结构为:包括与海底连接的沉垫(21),所述沉垫(21)上部设置桁架结构物(22),所述桁架结构物(22)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对接槽(221),对接槽(221)与桁架结构物(22)上表面围合形成U型开口(222),所述U型开口(222)与船型主体(1)下部配合。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其特征在于:对接槽(221)的结构为:包括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管状本体(2210),所述管状本体(2210)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与对接柱(12)下端配合的导向喇叭口(2217),所述导向喇叭口(2217)下方的管状本体(221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部挡板(2218)和下部挡板(2219),所述上部挡板(2218)和下部挡板(2219)间隔设置,所述上部挡板(2218)中部开有与对接柱(12)下端配合的十字口(2213),所述上部挡板(2218)下部配合设置有上部垂向缓冲垫(2214),所述下部挡板(2219)上部配合设置有下部垂向缓冲垫(2215),所述上部垂向缓冲垫(2214)和下部垂向缓冲垫(2215)之间形成与对接柱(12)下端配合的固定腔(22101),所述上部挡板(2218)上方的管状本体(2210)内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路振,陈彧超,郑文慧,俞俊,苗玉基,张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