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嘉祥专利>正文

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88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底部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外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底盖相通,所述连接座的内通过卡接组件卡合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圆周外壁等距离开设有通孔,所述内筒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连接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韧性弹簧,所述韧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古木名树等园林绿化养护树木的人工、机械成本,节约资源;在给园林树木透气和施肥过程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尤其涉及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在对园林绿化养护时是对树木树根周边土壤打孔透气、施肥等技术多采用人工刨土、刨坑、手工撒肥或采用机械打孔方式透气,同时在对古木名树进行修复等处理时也是如此。但是在捕捉和消灭古木名树的树根根部土壤内及地下有害昆虫方面,现有市面上还无有效的方法手段和设备工具。
[0003]人工刨土、刨坑透气、施肥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每年都要多次人工施工,浪费人工成本,施工中极易受到土壤含水率、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人工刨土深浅不一,容易伤树根,施肥数量无法量化,透气及施肥效果不好,无法对树木的施肥种类、数量、位置做量化、精细化分析,机械设备打孔更存在易伤树根,重复打孔也增加打伤树根的几率,人工挖孔和机械打孔都存在无法重复利用孔洞的情况,都存在透气孔洞和施肥孔洞无法通用的情况。在捕捉和消灭地下(树下土壤)害虫方面除了使用人工挖虫外,别无他法。
[0004]因此,我们设计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古木名树等园林绿化养护树木、人工、机械成本,节约资源;在给园林树木透气和施肥过程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底部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外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底盖相通,所述连接座的内通过卡接组件卡合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圆周外壁等距离开设有通孔,所述内筒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底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树根的周边外设有单个或者若干槽口,将底盖插接在槽口内底部,打开圆盘,向内筒装营养料、肥料、农药等;如要达到增肥功效在内层管筒桶填充养料:如氮、磷、钾、复合肥、绿肥、菌肥、土堆肥等,也可以根据所施放环境土壤,添加相关有机、无机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以调整土壤的ph值、酸碱度、盐碱度的改良;也可以掺入内筒棉花、草绳等保暖物,掺入诱虫灭虫药剂,主要针对地下害虫,添加完毕,盖住圆盘,并转动圆盘使得搅拌装置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均匀,防止阻塞,然后将内筒底部通过卡接组件卡合在连接座内,盖上顶盖,完成安装。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韧性弹簧,所述韧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
[00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内筒的底部紧贴在压环的顶部,受到挤压时,在韧性弹簧的作
用下起到一定的弹力防护作用,便于内筒的安装。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座圆周内壁的三个下限位块,所述内筒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上限位块。
[00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转动内筒,使得上限位块卡接在下限位块的底部,使得内筒被卡接在连接座内。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圆盘底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刮板,所述刮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导孔。
[00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转动圆盘使得连接轴带动刮板对内筒内部的养料进行搅拌,同时能够对内筒的内壁沾附的养料进行刮除,同时导孔提高养料的流动性,增加搅拌阻力和搅拌效果。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的形状呈梯形结构,且远离连接轴的一端直径较小。
[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形状呈梯形结构的刮板,能够加强刮板强度的作用的同时,使得搅拌更加顺畅。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盖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有导气孔,且导管与底盖相通。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外筒插接在土壤内时,导管回埋在土里,内筒内部的养料能够顺着导管从导气孔导入至土壤内,加强土壤改良。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管的形状呈S形结构,且呈圆形排布。
[00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呈圆形排布的形状呈S形结构的导管能够增加导管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强养料的输送。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材料采用PVC

U深色聚氯乙烯材料实璧管材。
[00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PVC

U深色聚氯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持久耐用,不会隐形养料的性质。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树根的周边外设有单个或者若干槽口,将底盖插接在槽口内底部,打开圆盘,向内筒装营养料、肥料、农药等;如要达到增肥功效在内层管筒桶填充养料:如氮、磷、钾、复合肥、绿肥、菌肥、土堆肥等,也可以根据所施放环境土壤,添加相关有机、无机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以调整土壤的ph值、酸碱度、盐碱度的改良;也可以掺入内筒棉花、草绳等保暖物,掺入诱虫灭虫药剂,主要针对地下害虫,添加完毕,盖住圆盘,并转动圆盘使得搅拌装置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均匀,防止阻塞,然后将内筒底部通过卡接组件卡合在连接座内,盖上顶盖,完成安装。
[0025]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轴和刮板,刮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导孔,转动圆盘使得连接轴带动刮板对内筒内部的养料进行搅拌,同时能够对内筒的内壁沾附的养料进行刮除,同时导孔提高养料的流动性,增加搅拌阻力和搅拌效果。
[0026]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导管,导管的形状呈S形结构,且呈圆形排布,利用呈圆形排布的形状呈S形结构的导管能够增加导管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强养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外筒;2、底盖;3、顶盖;4、通孔;5、内筒;6、圆盘;7、拉环;8、连接轴;9、刮板;10、导孔;11、连接座;12、压环;13、下限位块;14、上限位块;15、插杆;16、导管;17、导气孔;18、韧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底部螺纹连接有底盖(2),所述外筒(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底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且连接座(11)与底盖(2)相通,所述连接座(11)的内通过卡接组件卡合连接有内筒(5),所述内筒(5)和外筒(1)的圆周外壁等距离开设有通孔(4),所述内筒(5)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圆盘(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7),所述底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韧性弹簧(18),所述韧性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根透气增肥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座(11)圆周内壁的三个下限位块(13),所述内筒(5)的圆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祥
申请(专利权)人:袁嘉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