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永源专利>正文

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79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其结构包括底座、车轮、安装盘、平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使用时,当机器人在下坡发生倾斜时,底座前端会先倾斜,后端随之倾斜,使得底座前端的重心会先发生失重,两个平衡延件会随着机器人的重心变化进行伸缩活动变成呈一长一短,再通过两个重力传应器对重力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重力发生变化时,两个重力传应器会将信息传递到机器人的控制模块里,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马达,从而带动齿轮在主体之间移动,齿轮移动的同时带动平衡配重块向重力小的方向移动,从而保持机器人下坡的平衡稳定性。从而保持机器人下坡的平衡稳定性。从而保持机器人下坡的平衡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能够代替部分人为的简单工作,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餐饮行业中,已有部分餐厅服务行业将传统的人为送餐通过送餐机器人代替送餐,送餐机器人按照设定路线将餐饮送至顾客手中,从而提高上菜效率,同时节省人力,在进行使用送餐机器人,需要改进的地方:
[0003]现有的送餐机器人在进行送餐时,工作人员将餐放置在餐盘上,机器人根据指定的轨道进行移动送餐,而有的餐厅会有上下厅的设置,因此机器人不能同时对上下厅的餐桌进行送菜,若是上厅的机器人要送餐给下厅的餐桌上,在通过斜坡时会出现重心失衡而倾斜,机器人在经过斜坡时,使其上端的托盘会随之发生倾斜,托盘中食物会因为倾斜惯性的下滑掉落或倾洒,不能稳定的将食物进行餐桌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其结构包括底座、车轮、安装盘、平衡装置,所述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之相接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另一端与安装盘底部吻合连接。
[0005]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平衡装置包括有安固座、活动摆件、连接座、对接件、滑杆、活动卡扣、调平延件、伸缩杆、铰接座,所述安固座顶部两侧均设有与之相接的调平延件,所述安固座朝向调平延件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伸缩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插嵌在活动摆件底部中间位置上,所述活动摆件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调平延件,所述活动摆件顶部设有两个活动卡扣,两个所述活动卡扣之间连接有滑杆,所述活动卡扣与对接件相扣接,两个所述对接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安固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安装盘吻合连接。
[0006]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摆件包括有马达、主体、重力传感器、平衡配重块、调节滑件,所述马达设在主体内部,所述主体与调节滑件相接,所述调节滑件另一端连接有平衡配重块,所述平衡配重块朝向调节滑件的一端贯穿插入主体内部,所述主体顶部两侧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主体底部插接有调平延件、伸缩杆,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两个活动卡扣。
[0007]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述调节滑件包括有齿轨、框体、移动杆、齿轮、保护垫,所述齿轨设有多个,多个齿轨对称分布在框体内壁两侧,所述框体内壁两侧设有与之相贴合的保护垫,所述框体中间位置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保护垫相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之相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保护垫相接触,所述齿轮一端连接有平衡配重块,另一端与马达相接。
[0008]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平延件包括有定位块、衔接板、固定板、摆动头、平衡延件、接头,所述定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远离定位块的一端与平衡延件相接,所述平衡延件另一端与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板顶部与摆动头相连,所述摆动头安装在固定板底部,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安固座上,所述固定板连接在主体底部。
[0009]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平衡延件包括有张合撑件、螺杆、转动筒、伸缩叠杆,所述张合撑件设有多个,多个张合撑件等距横向排列在伸缩叠杆两侧,所述伸缩叠杆内部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与螺杆活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插嵌在衔接板底部中间位置上,所述伸缩叠杆垂直插接在接头上。
[0010]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张合撑件包括有弹撑件、开合顶件、对拉条、壳体、牵拉件、卡块,所述弹撑件设在两个牵拉件之间,两个所述牵拉件底部吻合连接在开合顶件内侧两边上,所述开合顶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卡块上,两块所述卡块另一端吻合连接在壳体内壁两侧,两块所述卡块两端分别连接有对拉条,所述壳体连接在伸缩叠杆上。
[0011]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平延件设有两根,两根调平延件与伸缩杆构成三条平行线。
[0012]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多个所述张合撑件对称分布在伸缩叠杆两侧且两者连接构成伸缩波纹管形状。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马达、主体、重力传感器、平衡配重块、齿轨T、齿轮T,当机器人在下坡发生倾斜时,通过两个重力传应器对重力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重力发生变化时,两个重力传应器会将信息传递到机器人的控制模块里,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马达,从而带动齿轮T在主体之间移动,齿轮T移动的同时带动平衡配重块向重力小的方向移动,从而保持机器人下坡的平衡稳定性。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块、衔接板、固定板、摆动头、平衡延件、接头,固定板与框体T相接,定位块与安固座相接,当机器人在下坡时,底座前端会先倾斜,后端随之倾斜,使得底座前端的重心会先发生失重,使得连接在前端的平衡延件会先延长,连接在后端的平衡延件会随之延长,两个平衡延件会随着机器人的重心变化进行伸缩活动变成呈一长一短,可以根据机器人的重心变化进行调整平衡。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平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摆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平延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平衡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底座

1、车轮

2、安装盘

3、平衡装置

4、安固座

41、活动摆件

42、连接座

43、对接件

44、滑杆

45、活动卡扣

46、调平延件

47、伸缩杆

48、铰接座

49、马达

421、主


422、重力传感器

423、平衡配重块

424、调节滑件

425、齿轨

T1、框体

T2、移动杆

T3、齿轮

T4、保护垫

T5、定位块

471、衔接板

472、固定板

473、摆动头

474、平衡延件

475、接头

476、张合撑件

U1、螺杆

U2、转动筒

U3、伸缩叠杆

U4、弹撑件

U11、开合顶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其结构包括底座(1)、车轮(2)、安装盘(3)、平衡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车轮(2),所述平衡装置(4)与底座(1)、安装盘(3)固定连接;所述平衡装置(4)包括有安固座(41)、活动摆件(42)、连接座(43)、对接件(44)、滑杆(45)、活动卡扣(46)、调平延件(47)、伸缩杆(48)、铰接座(49),所述安固座(41)上连接有调平延件(47),所述安固座(41)连接有铰接座(49),所述铰接座(49)与伸缩杆(48)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伸缩杆(48)插嵌在活动摆件(42)上,所述活动摆件(42)连接有调平延件(47),所述活动摆件(42)上设有活动卡扣(46),所述活动卡扣(46)与滑杆(45)相接,所述活动卡扣(46)与对接件(44)相扣接,所述对接件(44)与连接座(4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与安固座(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43)与安装盘(3)吻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摆件(42)包括有马达(421)、主体(422)、重力传感器(423)、平衡配重块(424)、调节滑件(425),所述马达(421)设在主体(422)傻上,所述主体(422)与调节滑件(425)相接,所述调节滑件(425)连接有平衡配重块(424),所述平衡配重块(424)贯穿插入主体(422),所述主体(422)安装有重力传感器(423),所述主体(422)插接有调平延件(47)、伸缩杆(48),所述主体(422)上设有活动卡扣(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平稳的送餐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件(425)包括有齿轨(T1)、框体(T2)、移动杆(T3)、齿轮(T4)、保护垫(T5),所述齿轨(T1)设在框体(T2)上,所述框体(T2)上贴合有保护垫(T5),所述框体(T2)上连接有移动杆(T3),所述移动杆(T3)与保护垫(T5)相接,所述移动杆(T3)上设有齿轮(T4),所述齿轮(T4)与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源
申请(专利权)人:林永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