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17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及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系统、水泥添加系统、混合料暂存装置、纤维冲击给料系统、外加剂添加系统、搅拌机、压制成型系统、转运小车、坯体翻转机和坯体养护系统;混合料暂存装置与原料预处理系统连接,并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暂存;搅拌机分别与混合料暂存装置、水泥添加系统、纤维冲击给料系统以及外加剂添加系统连接,搅拌生成搅拌料,再将搅拌料输送至压制成型系统压制成坯体;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且坯体通过转运小车转运至养护位置,经坯体翻转机翻转后,再经坯体养护系统进行养护得到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配重块材料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生产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的强度和良品率。度和良品率。度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重块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储能行业已出现了重力储能的新型技术;重力储能即通过提升重物,把富裕电能转换、存储为重物的势能。重力储能塔是一种利用起重机将混凝土块堆叠成塔的结构,利用混凝土块的吊起和吊落进行储能和释能。单块混凝土配重块体积可能超过十几立方米,质量重达几十吨,若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材料,则造价十分高昂,而若采用工程渣土、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和建筑施工垃圾等制造,则能极大的降低材料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变废为宝”。目前国内能生产此类产品的工艺系统较少,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
[0003]公开号为CN1089718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铸环保复合型高比重配重块生产工艺”,具体公开了一种配重块壳体通过精加工制作后用复合环保材料罐装压制冷铸成型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外形新型模具塑造,各种环保材料根据一定配比复合冷铸,外观整体数控整形三个步骤。该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冷铸环保复合型高比重(6.5以上)配重块生产工艺有效解决了配重块传统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境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美化了产品本身的外观需求,提高了生产效能。使本身需要融化铁水浇铸而成的配重块在同等体积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冷铸而达到铁水的比重。但是该专利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工艺材料采用废钢生产,材料成本高,且需要后续的整形打磨,生产成本高,不适合用于生产大型储能项目的大型配重块。<br/>[0004]公开号为CN10314539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配重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按照重量百分比,该配重块包括如下成分:重晶石16%~92%,矿石粉或冶炼废铁渣和硫铁矿的混合物6%~80%,结合剂2%~4%,该配重块为压制成型。该专利技术设计的配重块采用了成本较低、环保的原材料制成,降低了配重块的生产成本,对环境不造成污染,适应了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该配重块具有较高的比重及强度,其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并且,该专利技术采用的复合配重块制备方法与现有配重块的制备方法比较工序更加简洁,不会产生烟气和粉尘,无需消耗大量的电能或煤炭,既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但是该专利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工艺材料采用废钢生产,材料成本高,不适用于生产大型储能项目的配重块。
[0005]公开号为CN1086879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配重块的生产工艺”,具体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比例的铁砂粉与金属成形剂,或沙石颗粒与水泥和水搅拌均匀,成为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所得的原料混合物填入模具中压铸成型,所需压力200T

1000T,通过压力机压铸时,上模具挤压下模具中所填入的原料混合物,互相产生震动磨擦可达温度100

200摄氏度,压铸时间为1

10分钟,从而起到使原料混合物粘结的作用,加以固体结晶便提高得到块体;(3)成型后,压力机自动顶出机构顶出,得到配重块成品。该专利技术工艺安全、能耗低,且无有害气体的排放;模具重复利用率极高,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
强度;产品外观光滑平整,产品不生锈,生产率高。但是该专利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压机为带模具的立式压机,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拆模,生产效率低,且拆模过程中配重块易损坏,良品率低,同时模具容易变形,损耗块、模具加工困难,模具成本高。由此可见,由于单个储能配重块体积和质量很大,现有压机主要为带模具的立式压机,从上往下压制,为了降低压机高度,一般长方体配重块的宽面朝上,压制面积大,液压缸多,系统复杂,设备造价高,且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拆模,生产效率低,拆模过程中配重块易损坏,良品率低,而且模具容易变形,损耗块、模具加工困难,模具成本高。而现有技术的大型配重块用的免模具压制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给料腔与压缩腔连体免模具压块设备,托板内置在压制腔内,存在液压缸数量多、系统复杂、外框尺寸较大,设备占地面积大、故障率高、托板和压缩腔磨损快,设备加工、运输难度高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且一旦给料腔故障,整套装置必须停产,影响生产效率,配重块产品采用无动力滚轴转运,容易出现颠簸幅度大导致配重块开裂的问题。
[0006]公开号为CN2080880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和用纤维自动定量给料机”,涉及筑路机械设备领域,旨在解决计量不够准确,无法实现添加颗粒状和絮状纤维使用同一种设备的要求,具体公开了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通过输送机构将纤维物料送至沥青搅拌处,所述储料仓的下方出料口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螺旋给料器,所述螺旋给料器的上方出料口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计量斗,所述计量斗的下方出料口设有气动阀门和重量传感器,且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气动阀门、螺旋给料器相连,从而适用于颗粒状纤维和絮状纤维的给料,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并保证纤维计量的精确度。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采用传统的气力输送纤维,需要持续不断的给气,用气量大,给料速度慢、效率低,纤维打散效果不理想,纤维依然存在结团的问题,且无柔性气囊,风机与除尘器同步开启,此时一部分纤维料尚未与沥青混合,就被风带入除尘器,造成纤维损失和除尘器堵塞。由此可见,纤维质量轻,容易结团,混凝土在添加纤维过程中一旦与混凝土接触就粘连在一起,且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很难搅拌均匀;螺旋给料机只能定点给入搅拌机内,给料非常不均匀,容易结团;气力输送也存在用风量大,纤维损失大、除尘器堵塞、打散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07]因此,针对重力储能配重块的特点,研制合适的生产系统和工艺,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及工艺,采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能够消耗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节省填埋费用,节约资源,降低配重块材料成本,实现“变废为宝”,同时能够提高生产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的强度和良品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系统、水泥添加系统、混合料暂存装置、纤维冲击给料系统、外加剂添加系统、搅拌机、压制成型系统、转运小车、坯体翻转机、坯体养护系统和轨道;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与所述原料预处理系统连接,并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混合暂存;所述搅拌机分别与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水泥添加系统、纤维冲击给料系统以及
外加剂添加系统连接,搅拌生成搅拌料,再将搅拌料输送至所述压制成型系统内压制形成坯体;所述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上沿轨道进行水平移动,且坯体通过转运小车转运至养护位置,经坯体翻转机进行翻转,确保其以窄面朝下受力且水平放置后,再经坯体养护系统进行坯体养护得到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成品。
[0010]优选的,所述原料预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和泥料预处理系统,且所述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以及泥料预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系统、水泥添加系统、混合料暂存装置、纤维冲击给料系统、外加剂添加系统、搅拌机、压制成型系统、转运小车、坯体翻转机、坯体养护系统和轨道;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与所述原料预处理系统连接,并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混合暂存;所述搅拌机分别与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水泥添加系统、纤维冲击给料系统以及外加剂添加系统连接,搅拌生成搅拌料,再将搅拌料输送至所述压制成型系统内压制形成坯体;所述转运小车放置在轨道上沿轨道进行水平移动,且坯体通过转运小车转运至养护位置,经坯体翻转机进行翻转,确保其以窄面朝下受力且水平放置后,再经坯体养护系统进行坯体养护得到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预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和泥料预处理系统,且所述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以及泥料预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连接;所述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采用的原料为固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可采用矿山尾矿、高炉底渣或施工建筑垃圾,且经预处理后得到再生骨料,再输送至混合料暂存装置进行混合暂存;所述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采用的原料为工程渣土,工程渣土经预处理后得到细渣土,再输送至混合料暂存装置进行混合暂存;所述泥料预处理系统采用的原料为泥料,泥料可采用含水率高的湿粘泥土、垃圾焚烧炉渣处理厂底泥或工程泥浆料,且经预处理后得到干细泥料,再输送至混合料暂存装置进行混合暂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包含第一破碎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第一料仓、胶带机和第一计量斗;第一破碎装置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其出料粒径<10mm,且其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筛分装置采用圆振动筛,且其筛板的筛孔为10mm;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板下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一料仓连接,并将筛分得到的再生骨料输送至第一料仓暂存;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板上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入料口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料仓与所述第一计量斗连接,且所述第一计量斗配备计量传感器和水分检测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渣土预处理系统包括土石分离机、第二筛分装置、第二料仓、胶带机和第二计量斗;所述土石分离机的筛板孔隙为20mm,且其筛板上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入料口连接,并将分离出的砖石输送至第一破碎装置进行破碎;所述土石分离机的筛板下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采用滚筒筛,且其筛板的筛孔为10mm;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板上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入料口连接,且其筛板下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二料仓连接,并将筛分得到的细渣土输送至第二料仓暂存;所述第二料仓与所述第二计量斗连接,且所述第二计量斗配备计量传感器和水分检测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料预处理系统包括摊平装置、翻抛装置、第二破碎装置、第三筛分装置、第三料仓、胶带机和第三计量斗;所述摊平装置采用履带式推土机,且所述翻抛装置采用履带式翻抛机,进而将泥料依次经摊平装置、翻抛装置处理并晾晒蒸发水分后,再输送至第二破碎装置内进行破碎处理;所述第二破碎装置采用泥饼破碎机,其出料粒径<10mm,且其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
第三筛分装置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三筛分装置采用张弛筛,且其筛板的筛孔为10mm;所述第三筛分装置的筛板下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三料仓连接,并将筛分得到的干细泥料输送至第三料仓暂存;所述第三筛分装置的筛板上方出料口通过胶带机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的入料口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第三料仓与所述第三计量斗连接,且所述第三计量斗配备计量传感器和水分检测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暂存装置为第四料仓,所述第四料仓将再生骨料、细渣土以及干细泥料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后,并将混合料进行暂存;所述第四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机的入料口连接,并在所述第四料仓的出料口装有闸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添加系统包括水泥仓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水泥仓的下料口,并配带计量功能,进而可将水泥定量输送至所述搅拌机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采用间歇式土壤搅拌机,且其搅拌腔为封闭结构,并在其内部设置外加剂喷洒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纤维短切机;所述纤维短切机与所述纤维冲击给料系统连接,且其可将废纤维切成长度为1mm~12mm短纤维,再给入纤维冲击给料系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冲击给料系统包括压空系统、空气炮装置、发射腔、送料装置、气体缓存装置和除尘装置,且所述压空系统包括空压机和储气罐;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并将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存储在储气罐内;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炮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并将压空系统产生的高压空气注入空气炮装置;所述空气炮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射腔的进气口连接,并向发射腔释放高压空气;所述送料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发射腔的进口连接,并将短纤维计量后装填进入发射腔;所述发射腔的出口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连接,且所述气体缓存装置和除尘装置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炮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罐体;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储气罐与空气炮装置进气口连接的管道上,且设置在靠空气炮装置的进气口处;在所述罐体的排气口处安装设有第二电磁阀,并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空气炮装置的排气;所述罐体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射腔的进气口密封连通,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罐体上,并对所述罐体内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测。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腔包括第一阀门、直管段、滤网、存料腔、料位计、矩形段、自动翻板装置、出口锥段和挡气板;所述直管段、存料腔、矩形段和出口锥段从上至下依次竖直设置,且相互之间分别密封连通;所述罐体的出气口与所述直管段的上端密封连通,且在所述直管段的上端还安装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一阀门;所述滤网安装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存料腔之间,且所述存料腔为类似纺锤体形,其上端和下端均为锥形,其中间段为直段;在所述存料腔与所述矩形段之间设有自动翻板装置,并通过自动翻板装置控制所述存料腔与矩形段之间的通断;所
述出口锥段的大径端朝下设置,并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密封连通;在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内正对出口锥段位置处还水平安装有两个挡气板,且两个所述挡气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料位计安装在所述存料腔的中间段上部,并对存料腔内的料位高度值进行实时监测。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板装置包括翻板、轴、斜杆和第一配重块;在所述矩形段内靠存料腔一侧还水平纵向设有轴,所述轴设置在靠右一侧,且其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矩形段,并与所述矩形段转动连接;所述翻板水平设置,且其右侧边与所述轴连接,并随轴在矩形段内进行上下转动,进而控制所述存料腔与矩形段之间的通断;在所述轴的两端还倾斜分别设有斜杆,两个所述斜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段的前后外侧,且其与所述翻板的夹角均为120
°
~175
°
,两个所述斜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在其下端还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块,进而可依靠重力自动复位。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五料仓、支座、称重传感器、给料机、第一闸门和斜支管;所述第五料仓为漏斗状结构,且其上端为大径端;在所述第五料仓的四周均布间隔竖直设有四个支座,并通过支座支承所述第五料仓;在每一所述支座的下方均设有称重传感器,并通过称重传感器计量第五料仓内的短纤维重量;在所述第五料仓的出口处设有给料机,且所述给料机的出口与倾斜设置的所述斜支管上端连接,在所述斜支管的上端还安装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一闸门,且其下端倾斜朝存料腔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存料腔的中间段密封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存装置包括第一斜挡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柔性气囊,且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第二斜挡板、第二阀门和除尘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柔性气囊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连接,且所述第一斜挡板倾斜安装在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内,并正对柔性气囊进气口位置设置,进而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搅拌腔内的气压;所述除尘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连接,且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除尘器的进气管道上,进而控制其通断;所述第二斜挡板倾斜安装在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腔内,并正对除尘器进气口位置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力储能配重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添加系统采用的外加剂为水合粘合剂,且其包括自动加药装置、给水管道、流量计、搅拌箱和泵;所述搅拌箱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自动加药装置以及给水管道连接,并通过自动加药装置以及给水管道向搅拌箱内加入粘合剂和水;所述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给水管道上,并用于计量给水量;所述搅拌箱的出口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圣军张惠林周圣庆王佳李阳顾春华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