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69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同时,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相应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装置及控制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控制信息开销,从而提高系统容量;以及能够使节省接收端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因特网提供的各种服务。人们希望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获得便捷的因特网服务,即所谓的ever-online概念,实现该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无线网络的分组域承载。语音(或类似业务)在分组域承载时,由于语音帧通常很小,而且语音业务对时延、时延抖动及数据错误率均非常敏感,所以要求语音帧必须及时得到传输,而不会将多个语音帧进行串接后再进行传输。而如果每次语音帧的传输都伴随有控制信息的话,控制信息的开销相对于语音有效负荷而言将会很大(具体的开销比例依赖于系统实现各异)。因此为了提高语音业务在分组域承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保障语音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控制信息的开销。目前,降低控制信息开销的方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分组(Grouping)方案,另一类是半静态调度方案。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类现有技术方案。分组(Grouping)方案:这种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对用户进行分组,若干个属于同一分组的基于IP语音传输(VoIP,Voice over IP)的用户时分复用同一块物理层资源,即统计复用仅仅在使用同一块物理层资源的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各个用户具体的资源分配则依赖于层3信令进行预分配;该方案不采用自适应编码与调制(AMC)技术,而采用固定调制/编码(MCS)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且采用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和固定的冗余版本序列。由于Grouping方案中多个用户时分复用同一块物理层资源,当这种方法应用到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系统时,需要对现有的HSDPA中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结构(帧格式)作修改以区分HS-DSCH的目标接收者。另外,预先对用户分组,需要增加额外的层3信令对这种分组和资源预分配进行配置。Grouping方案由于采用固定MCS的方式,这样即使用户信道很差,也没有机会可以改变MCS,导致数据错误率大,系统中断概率(Outage)增高,容量下降;而对于用户信道质量变好的情况,也不能提高这个用户的MCS,该用户占用的资源也不能动态分给其他用户,不能提高系统容量。半静态调度方案:在这种方案下,采用异步HARQ,每个数据包的首次传输采用固定的资源分配,重传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即需要为每个处于激活期的用户每隔20ms(连续两个语音帧出现时间间隔)固定预留资源,如果某个数据包传输出错,则需要在除去这些为首次传输预留的资源之外寻找合适的资源来进行重传,重传需要发送控制信息。半静态调度方案应用到HSDPA系统时,也需要对现有的HSDPA系统协议进行较大的改动。另外,由于同样需要将首次传输资源信息预先告知用户,需要增加额外的层3信令来实现。半静态调度方案降低控制信息开销的增益依赖于重传比例,如果信道较差,重传比例很高的话,由于重传需要动态调度,下行控制开销增大,导致系统容量下降很快。另外,首次传输固定资源,不采用AMC,会导致要么错误概率大,要么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综上,现有技术中降低控制信息的方案存在传输错误概率大、系统容量得不到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以有效降低控制信息开销,提高系统容量。对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及其相应的发送、接收装置以及一种控制信息传输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切换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判断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相对于前一个激活期最后发送的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改变;若是,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以及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否则,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下一激活期的前一个激活期最后接收的控制信息转换到业务信道上接收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判断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相对于前一个激活期最后发送的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改变;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在需要改变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需要改变时,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切换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接收单元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下一激活期的前一个激活期最后接收的控制信息转换到对应的业务信道上接收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控制信息传输系统,包括控制信息发送设备及控制信-->息接收设备,所述控制信息发送设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 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 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 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发送该激活期第二个数据信息以及后续每一个数据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以及在判断出准备发送后续一个数据信息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新控制信息;将所述生成的新控制信息在对应控制信道上发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新控制信息发送前,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该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的步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该准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中。6、一种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依据本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业务信道上接收数据信息;以及判断接收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接收到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后,基于该接收到的控制信息转换到业务信道上接收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数据信息。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新控制信息;在接收到所述新控制信息后,基于该接收到的新控制信息转换到业务信道继续接收数据信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接收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11、一种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中。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发送包含该激活期第二个数据信息的后续每一个数据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在判断出准备发送后续一个数据信息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新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生成的新控制信息在对应控制信道上发送。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新控制信息发送前,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该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该准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中。16、一种控制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切换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判断单元依据本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业务信道上接收数据信息;以及判断接收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切换接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后,基于该接收到的控制信息转换到业务信道上接收所述下一激活期的数据信息。19、如权利要求16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指示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接收单元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新控制信息;所述切换接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新控制信息后,基于该接收到的新控制信息转换到业务信道继续接收数据信息。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判断单元判断接收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21、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判断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相对于前一个激活期最后发送的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改变;若是,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以及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否则,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承载于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中。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发送该激活期第二个数据信息以及后续每一个数据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以及在判断出准备发送后续一个数据信息需要改变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新控制信息;将所述生成的新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新控制信息发送前,发送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该新控制信息的指示信息的步骤。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该准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中。26、一种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男陈书平刘光毅黄宇红韩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