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0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箍筋和若干对拉单元,每根箍筋均紧箍在基岩的周向,每个对拉单元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层,每个对拉锚筋层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对拉锚筋穿过基岩的内部,对拉锚筋的两端与箍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形对拉支护结构,能够减少支护结构的施工缝,增加了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增加了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增加了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铁塔设置在边坡的基岩上,当对铁塔周围的边坡进行开挖时,铁塔下部的基岩会滑落,由于基岩的滑落,会影响铁塔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基岩进行支护,以提高铁塔的稳定性。
[0003]现有的基岩支护方式是:挖开基岩周围的土体,先对基岩的一面进行支护,再依次对基岩的其他面进行支护,由于这种支护方式是对基岩的每个面分别进行施工的,在施工过程中,基岩每个相邻面之间都会产生大量的施工缝,因此,会影响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以减少支护结构的施工缝,增加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箍筋和若干对拉单元,每根箍筋均紧箍在基岩的周向,每个对拉单元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层,每个对拉锚筋层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对拉锚筋穿过基岩的内部,对拉锚筋的两端与箍筋固定连接。
[000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需要对铁塔下部的基岩进行支护时,挖开基岩周围的土体,将箍筋紧箍在基岩的周向,对拉锚筋穿过基岩的内部,对拉锚筋的两端与箍筋固定连接,再借助浇筑模板安装在箍筋的外围,对模板内部的区域浇筑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以增加整个支护结构的强度。
[0007]由于对拉锚筋穿过基岩的内部,对拉锚筋的两端与箍筋固定连接,可以防止箍筋脱落,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对拉锚筋可以将箍筋上一侧受到的静载荷分散到箍筋的其他部位,使得箍筋承受的静载荷尽可能大。
[0008]由于箍筋紧箍在基岩的周向,箍筋减小了基岩应力的释放量,使得基岩的侧向拉裂形变减小,有利于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由于箍筋固定在基岩的周向上,箍筋的接口少,箍筋将基岩固定为一个整体,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施工缝,进一步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
[0009]进一步,每根箍筋均分层固定在基岩的周向。
[001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每一层箍筋只有一个接口,减少了施工缝。
[0011]进一步,每根箍筋均螺旋缠绕在基岩的周向。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每根箍筋均分层固定在基岩的周向相比,螺旋缠绕方便施工,进一步减少了箍筋的接口,进一步减少了施工缝,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
[0013]进一步,还包括若干纵向钢筋,纵向钢筋周向均布在箍筋的内部。
[00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纵向钢筋周向均布在箍筋的内部,使得箍筋和纵向钢
筋形成“桶”状的结构,使得铁塔下部的基岩更加稳定。
[0015]进一步,紧箍在基岩周向的箍筋为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
[00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基岩的形状不规则,将箍筋设为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使得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可以很好的与基岩的形状贴合,由于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与基岩贴合的紧密,使得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能够进一步减小基岩内部应力的释放量,从而使得基岩的侧向拉裂形变进一步减小,进一步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
[0017]进一步,若干对拉锚筋层包括依次排布的横向对拉锚筋层、纵向对拉锚筋层和倾斜对拉锚筋层,且相邻对拉锚筋层之间相互错开。
[00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先在基岩上固定横向对拉锚筋和纵向对拉锚筋,可以减小基岩横向和纵向的拉裂形变,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再通过倾斜对拉锚筋层将基岩的四个角进行固定,减小基岩四个角的拉裂形变,进一步增加了支护结构的强度;如果相邻对拉锚筋层之间不相互错开,在基岩上打孔时,相邻两个对拉锚筋层的孔会彼此交错,不利于对拉锚筋的穿入,如果在基岩的同一层既打横向通孔又打纵向通孔和倾斜通孔,会破坏基岩的强度,使得基岩容易变形。
[0019]进一步,相邻对拉单元的间距为2

2.5m。
[00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相邻对拉单元的间距设置为2

2.5m,便于施工。
[0021]进一步,横向对拉锚筋层包括若干横向对拉锚筋,纵向对拉锚筋层包括若干纵向对拉锚筋,倾斜对拉锚筋层包括若干倾斜对拉锚筋,横向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与纵向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以及倾斜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围成三棱柱。
[002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横向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与纵向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以及倾斜对拉锚筋所在的竖直面围成三棱柱,能够从多个方位固定基岩,以便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的三维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5]图3为箍筋的三维图;
[0026]图4为套筒的三维图;
[0027]图5为实施例2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箍筋1、套筒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横向对拉锚筋7、纵向对拉锚筋8、倾斜对拉锚筋9、纵向钢筋10、铁塔11、基岩12。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的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箍筋1、若干纵向钢筋10、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和若干对拉单元。相邻对拉单元的间距为2

2.5m。本实施例相邻对拉单元的间距为2m。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铁塔11安装在基岩12上,每根箍筋1均紧箍在基岩12的周向呈环
形,紧箍在基岩12周向的箍筋1为趋近圆形的多边形箍筋,如图3所示,箍筋1的两端各开有一个第一通孔3,箍筋1的两端套有套筒2,如图4所示,套筒2上开有两个第二通孔4,且第二通孔4与第一通孔3一一对应,第一螺栓5依次穿过套筒2左端的第二通孔4和箍筋1左端的第一通孔3,将箍筋1的左端与套筒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栓6依次穿过套筒2右端的第二通孔4和箍筋1右端的第一通孔3,将箍筋1的右端与套筒2的右端固定连接,从而将箍筋1的两端连接起来。将其他的箍筋1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在基岩12的周向,相邻箍筋1的纵向间距为15cm。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对拉单元包括三个对拉锚筋层,三个对拉锚筋层从下往上分别为横向对拉锚筋层、纵向对拉锚筋层和倾斜对拉锚筋层,且每个对拉锚筋层之间相互错开,相邻对拉单元的间距为2m,每个横向对拉锚筋层均包括两根横向对拉锚筋7,每个纵向对拉锚筋层均包括两根纵向对拉锚筋8,每个倾斜对拉锚筋层包括四根倾斜对拉锚筋9。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纵向钢筋10的数量为三根,纵向钢筋10周向均布在箍筋1和基岩12之间,纵向钢筋10的下端插入基岩12周围的土体内。
[0035]借助模板,将模板固定在箍筋1的周围,在模板的内部区域浇筑混凝土。
[0036]钢筋可选用圆钢或方钢,本实施例的箍筋1、纵向钢筋10、横向对拉锚筋7、纵向对拉锚筋8和倾斜对拉锚筋9均为圆钢,箍筋1为22号圆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箍筋和若干对拉单元,每根箍筋均紧箍在基岩的周向,每个对拉单元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层,每个对拉锚筋层均包括若干对拉锚筋,对拉锚筋穿过基岩的内部,对拉锚筋的两端与箍筋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箍筋均分层固定在基岩的周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箍筋均螺旋缠绕在基岩的周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纵向钢筋,纵向钢筋周向均布在箍筋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对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紧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毅赵洪波唐秋元唐春龙黄承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煤科工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