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100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通过将菌液和EZMTT药敏指示剂混合加于药敏板,然后将设计好的比色卡(包括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药物隔断标记、药物名称和药物浓度)与药敏板叠加,再通过读片灯上的白光将药敏板各个孔的颜色变化与比色卡上标注的信息颜色合成的新组合,可以简单快速且精准地判定细菌对药板上任一药物的敏感/耐药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无需昂贵的仪器,减少了药物颜色和水汽的干扰,且原始药敏结果连同比色卡一同拍照,可保存原始数据。保存原始数据。保存原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用致病菌药敏检测的方法是浊度法(如图1所示),该法通过目测混浊判定细菌生长,清亮判定细菌不生长,精准度比较差,受检验员的目测判定影响比较大。虽然昂贵的药敏检测仪器可以减小检验员目测标准带来的误差,但是浊度法本身的信号弱,实验的可靠性差表现在其评价指标z因子值小。EZMTT指示剂可以将浊度转化为明显的红棕色,不生长或弱生长的“清亮”孔显浅黄色,生长孔颜色变化明显,可以轻松判定生长和不生长(如图2所示)。但是在实际药敏研究中,EZMTT指示结果需要结合酶标仪读板的吸光度,这个过程会受药物颜色干扰和水汽干扰,另外还需要配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还需要人工质控,非常复杂。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简单快速且不需昂贵仪器即可精准判定细菌对药板上任一药物的敏感/耐药性的药敏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将微生物培养基与EZMTT药敏指示剂混合,得药敏试验培养基,并以药敏试验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0007](2)将待测菌液与上述所得药敏试验培养基混合,得混合菌悬液,并以混合菌悬液作为阳性对照;
[0008](3)将不同待测药物分别与上述所得混合菌悬液混合,得药敏试验品;
[0009](4)将步骤(1)所得的阴性对照、步骤(2)所得的阳性对照与步骤(3)所得的药敏试验品加入药敏板中于同一条件下进行培养;
[0010](5)设计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上包括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药物隔断标记、药物名称和药物浓度,所述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包括敏感性折点S,中间折点I和耐药性折点R;
[0011](6)培养结束后,观察步骤(4)中所述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药敏试验品的培养情况,当阳性对照呈现棕色或橙黄色且阴性对照呈现浅黄色或无色时,将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混合,并将其显示的颜色作为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然后将药敏板进行膜封或盖封,放置于读片灯上;
[0012](7)在药敏板上方加置比色卡,按照卡上所记载的信息与药敏板上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药敏试验品一一对应放置,比较颜色,若药敏试验品每个浓度的颜色均位于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与阳性对照颜色之间或者比阳性对照的颜色更深,则其MIC值为≥最高药
物浓度的1.5~2.5倍,直接判定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耐药菌R;
[0013]若药敏试验品每个浓度的颜色均位于阴性对照颜色与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之间,则其MIC值为≤最低药物浓度,直接判定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敏感菌S;
[0014]其他情况,则由比色卡上所记载的药物低浓度向高浓度观察颜色,以最先出现的位于阴性对照颜色与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之间的颜色对应的药物浓度为MIC值,将MIC值与比色卡上的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进行比较,若MIC值≤敏感性折点S所对应的药物浓度,则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敏感菌S;若MIC值≥耐药性折点R所对应的药物浓度,则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耐药菌R;若敏感性折点S所对应的药物浓度<MIC值<耐药性折点R所对应的药物浓度,则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中介菌I。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与EZMTT药敏指示剂的混合体积比为190~210:1,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CAMHB肉汤培养基、RPMI培养基或罗氏培养基。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待测菌液的浓度为1.4~1.6
×
108个/mL,所述待测菌液与药敏试验培养基的混合体积比为1:190~210。
[0017]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混合菌悬液的体积为使待测药物达到该孔指定药物浓度。
[0018]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药敏板包括孔板或孔卡,所述培养的温度为33~37℃,所述培养的时间为1/6~7d。
[0019]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的混合体积比为2~3:5。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菌液和EZMTT药敏指示剂混合加于药敏板,然后将设计好的比色卡(包括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药物隔断标记、药物名称和药物浓度)与药敏板叠加,再通过读片灯上的白光将药敏板各个孔的颜色变化与比色卡上标注的信息颜色合成的新组合,可以简单快速且精准地判定细菌对药板上任一药物的敏感/耐药性。
[0022]2、本专利技术方法无需昂贵的仪器,减少了药物颜色和水汽的干扰,且原始药敏结果连同比色卡一同拍照,可保存原始数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浊度法判定药敏检测结果(注:11E、11F、11G、11H的孔混浊有生长;12E、12F、12G、12H的孔清亮没生长;1~9A、1~9B、1~9C、1~9D的孔为菌的浓度两倍稀释,5~9A、5~9B、5~9C、5~9D的孔的生长情况通过目测难以判定);
[0024]图2为EZMTT指示剂法检测结果(注:橙色及红棕色孔为耐药孔(ABCD12345678排列组合的32个孔);透明澄清的浅黄色及更浅颜色的孔为抑菌孔(本身带有颜色的药物除外));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的药敏检测结果;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的药敏检测结果;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3的药敏检测结果;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4的比色卡示意图(注:CLSI药敏试验标准规定:若检测样品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尿液,则抗生素CZO以紫红色圈为判定标准,其中标有低浓度的紫红色圈为敏感孔,标有高浓度的紫红色圈为耐药孔);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4的药敏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1)将微生物培养基与EZMTT药敏指示剂混合,得药敏试验培养基,并以药敏试验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0033](2)将待测菌液与上述所得药敏试验培养基混合,得混合菌悬液,并以混合菌悬液作为阳性对照;
[0034](3)将不同待测药物分别与上述所得混合菌悬液混合,得药敏试验品;
[0035](4)将步骤(1)所得的阴性对照、步骤(2)所得的阳性对照与步骤(3)所得的药敏试验品加入药敏板中于同一条件下进行培养;
[0036](5)设计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上包括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药物隔断标记、药物名称和药物浓度,所述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包括敏感性折点S,中间折点I和耐药性折点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比色卡的药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微生物培养基与EZMTT药敏指示剂混合,得药敏试验培养基,并以药敏试验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2)将待测菌液与上述所得药敏试验培养基混合,得混合菌悬液,并以混合菌悬液作为阳性对照;(3)将不同待测药物分别与上述所得混合菌悬液混合,得药敏试验品;(4)将步骤(1)所得的阴性对照、步骤(2)所得的阳性对照与步骤(3)所得的药敏试验品加入药敏板中于同一条件下进行培养;(5)设计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上包括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药物隔断标记、药物名称和药物浓度,所述CLSI标准药敏判定的折点包括敏感性折点S,中间折点I和耐药性折点R;(6)培养结束后,观察步骤(4)中所述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药敏试验品的培养情况,当阳性对照呈现棕色或橙黄色且阴性对照呈现浅黄色或无色时,将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混合,并将其显示的颜色作为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然后将药敏板进行膜封或盖封,放置于读片灯上;(7)在药敏板上方加置比色卡,按照卡上所记载的信息与药敏板上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药敏试验品一一对应放置,比较颜色,若药敏试验品每个浓度的颜色均位于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与阳性对照颜色之间或者比阳性对照的颜色更深,则其MIC值为≥最高药物浓度的1.5~2.5倍,直接判定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耐药菌R;若药敏试验品每个浓度的颜色均位于阴性对照颜色与MIC值的判定标准颜色之间,则其MIC值为≤最低药物浓度,直接判定待测菌为对应待测药物的敏感菌S;其他情况,则由比色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奔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