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方舱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98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方舱组件及车辆,车载方舱组件包括副车架、多个方舱及固定部;副车架用以固定于车辆的底盘,副车架设有安装部;各方舱包括围设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骨架,骨架的内侧罩设有内蒙皮,且外侧罩设有外蒙皮,内蒙皮与外蒙皮沿骨架的内外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填充腔,填充腔中填充有发泡泡沫;固定部能够设于任意方舱的骨架,且与安装部相配合,以使得各方舱可拆卸地固定于副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方舱组件在应对不同工作情况时,能够将车辆上的方舱实时拆卸,并更换上适应对应情况的方舱,能够适应各种灾情的救援模块无缝交互,且在保证合适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便于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更换,提高便捷性、可靠性及实用性。性及实用性。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方舱组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方舱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方舱是军用、医疗、通信等领域都能用到的重要设备,适合于在野外作业的场合使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机动指挥系统、通信、医疗、后勤保障等,是现代机动部队的重要装备之一;同时,方舱也应用于民品特种车辆中,例如应急通信车、电站车、大型设备装载车等。
[0003]然而,现有的车载方舱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车体上,以至于无法拆卸或分离,导致在应对特殊路况下的各种工作情况时,难以实现不同方舱模块的无缝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方舱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方舱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车体上,以至于无法拆卸或分离,导致在应对特殊路况下的各种工作情况时,难以实现不同方舱模块的无缝交互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方舱组件,该车载方舱组件包括:
[0006]副车架,用以固定于车辆的底盘,所述副车架设有安装部;
[0007]多个方舱,各所述方舱包括围设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骨架,所述骨架的内侧罩设有内蒙皮,且外侧罩设有外蒙皮,所述内蒙皮与所述外蒙皮沿所述骨架的内外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中填充有发泡泡沫;以及,
[0008]固定部,能够设于任意所述方舱的骨架,且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以使得各所述方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副车架。
[0009]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包括旋锁及角件,所述角件与所述骨架螺接连接,且部分位于所述外蒙皮与所述副车架之间,所述旋锁依次穿设于所述角件及所述安装孔,以使得各所述方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副车架。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副车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旋锁及所述角件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
[0011]可选地,至少一所述方舱为第一方舱,所述第一方舱的容置空间包括主体空间及附属空间,所述主体空间用以设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附属空间用以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上方;
[0012]所述第一方舱还包括位于所述外蒙皮顶部的频谱线缆托盘总成、光电设备支架总成及雷达线缆托盘总成,其中,所述频谱线缆托盘总成对应所述附属空间设置,所述光电设备支架总成、及所述雷达线缆托盘总成对应所述主体空间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方舱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相连接的固定段及活动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所述外蒙皮,且上端伸长至所述外蒙皮的顶部,所述活动段绕自身宽度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的下端。
[0014]可选地,所述外蒙皮的顶部设有防滑条纹。
[0015]可选地,所述外蒙皮的后侧及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有门体,所述内蒙皮对应各所述门体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
[0016]可选地,所述车载方舱组件还包括:
[0017]减震垫;以及,
[0018]两个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包括主体板及自所述主体板一端弯折设置的延伸板,两个所述主体板呈相对设置,所述减震垫夹设于两个所述主体板之间,且两个所述延伸板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副车架,另一个用以固定于所述底盘。
[0019]可选地,所述发泡泡沫为硬质聚氨酯泡沫板;和/或,
[0020]所述内蒙皮及所述外蒙皮的材质为铝材;和/或,
[0021]所述骨架的材质为钢材。
[002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
[0023]底盘;以及,
[0024]如上任意一项所述车载方舱组件,其中,所述副车架固定于所述底盘。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方舱组件在应对不同工作情况时,能够将车辆上的方舱实时拆卸,并更换上适应对应情况的方舱,也即,使得同一辆车能够在不同任务下迅速换装其他方舱,适应各种灾情的救援模块无缝交互。此外,本方案中的各方舱采用骨架及蒙皮的设置形式,并在内外蒙皮之间填充发泡泡沫,使得方舱在保证合适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更换,提高便捷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方舱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中固定部及副车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2]图5为图1中车辆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图5中车辆未安装车载方舱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

车载方舱组件、1

副车架、11

安装部、2

方舱、2a

容置空间、2b

填充腔、21

骨架、22

内蒙皮、23

外蒙皮、24

发泡泡沫、25

主舱、26

副舱、27

频谱线缆托盘总成、28

光电设备支架总成、29

雷达线缆托盘总成、3

固定部、31

旋锁、32

角件、4

爬梯、41

固定
段、42

活动段、5

门体、6

减震垫、7

连接板、71

主体板、72

延伸板、73

加强肋、200

车辆、210

底盘、220

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8]请参见图1至图4,本车载方舱组件100包括副车架1、多个方舱2及固定部3;副车架1用以固定于车辆200的底盘210,所述副车架1设有安装部11;各所述方舱2包括围设形成有容置空间2a的骨架21,所述骨架21的内侧罩设有内蒙皮22,且外侧罩设有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方舱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副车架,用以固定于车辆的底盘,所述副车架设有安装部;多个方舱,各所述方舱包括围设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骨架,所述骨架的内侧罩设有内蒙皮,且外侧罩设有外蒙皮,所述内蒙皮与所述外蒙皮沿所述骨架的内外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中填充有发泡泡沫;以及,固定部,能够设于任意所述方舱的骨架,且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以使得各所述方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副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方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包括旋锁及角件,所述角件与所述骨架螺接连接,且部分位于所述外蒙皮与所述副车架之间,所述旋锁依次穿设于所述角件及所述安装孔,以使得各所述方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副车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方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副车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旋锁及所述角件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方舱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方舱为第一方舱,所述第一方舱的容置空间包括主体空间及附属空间,所述主体空间用以设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附属空间用以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上方;所述第一方舱还包括位于所述外蒙皮顶部的频谱线缆托盘总成、光电设备支架总成及雷达线缆托盘总成,其中,所述频谱线缆托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中勇蒋伟万艺峰宋柯郝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六一一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