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平专利>正文

口鼻通气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9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手术的辅助器具。其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与病人脸颊部贴合,过渡平板上的开孔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使用时环套在病人头部将通气支架位置固定;拱形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对应罩于病人口鼻处,拱形突起的上部拱径小于下部拱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施行手术操作时使病人保持正常呼吸,并做到无菌操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临床手术的附助器具,主要提出一种眼科手术中使用的口鼻通气支架。目前在施行眼科手术时,均采用将消毒巾双层铺在病人面部,完全遮住了病人口鼻呼吸通道,造成病人憋气、呼吸频率加快、缺氧、烦躁,并易造成眼压升高、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和发生并发症。由此医生在手术中需时常上提口鼻处的消毒巾,通畅病人呼吸,影响手术进行并延长手术时间。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口鼻通气支架,其在手术时罩于病人口鼻处使口鼻与消毒巾之间有一定空间,从而达到既使病人呼吸通畅、又保证无菌操作的目的。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与病人脸颊部贴合,过渡平板上的开孔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用以使用时环套在病人头部将通气支架位置固定;通气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对应罩于病人口鼻处,因此,拱形突起对应鼻部的上部拱径小于对应嘴部的下部拱径,即拱形突起的上部拱径到下部拱径为渐缩结构。在进行眼科手术时,将口鼻通气支架罩于病人口鼻部位,两端平板贴合在脸颊上并将环带环套在病人头部,再在支架上部铺上消毒巾。由此由于支架的向上托起,使消毒巾不再直接接触病人口鼻部位,加之支架中部的向上拱形突起与病人口鼻间有一定空间,不影响病人的正常呼吸,并做到无菌操作。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图。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2,与病人脸颊部贴合,过渡平板2上开置的孔5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用以使用时环套在病人头部将通气支架位置固定;通气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1,对应罩于病人口鼻处,拱形突起的上部对应病人鼻部,拱形突起的下部对应病人嘴部,因此,拱形突起的上部拱径6小于其下部拱径4,拱形突起的上部拱高大于拱形突起的下部拱高。权利要求1.一种口鼻通气支架,其特征是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2),过渡平板(2)上开置的孔(5)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通气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1),拱形突起对应鼻部的上部拱径(6)小于对应嘴部的下部拱径(4)。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临床手术的辅助器具。其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与病人脸颊部贴合,过渡平板上的开孔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使用时环套在病人头部将通气支架位置固定;拱形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对应罩于病人口鼻处,拱形突起的上部拱径小于下部拱径。本技术可在施行手术操作时使病人保持正常呼吸,并做到无菌操作。文档编号A61B19/00GK2448315SQ00256419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杨平, 刘哲 申请人:杨平, 刘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鼻通气支架,其特征是主体为塑料材质的拱形支架,支架的两端为过渡平板(2),过渡平板(2)上开置的孔(5)用以连接固定用环带,通气支架的中部为向上的拱形突起(1),拱形突起对应鼻部的上部拱径(6)小于对应嘴部的下部拱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杨平刘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