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89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包括导体线芯,导体线芯外设有金属护层,金属护层上螺旋缠绕有光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监测电缆导体运行温度、防止外破、且能自动识别身份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电缆,达到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保证人身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城市供电设施也随之迅猛发展,高压电缆随之大批量逐步入地,电缆作为输送电力的载体在城市的地下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供电网络,电缆线路也是最为重要的电力传输动脉。由于敷设环境的多样化,回路中的电缆会经过隧道、穿管和直埋等多样、复杂的环境,往往在电缆线路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的判断和巡查到故障点,更无法判别电缆的身份。同时,在电缆实际运行中时有发生因击穿产生高温发生火灾和人为或外力破坏导致线路停运事故,为避免发生此类事故需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以保障地下电缆的正常运行。运检部门也意识到问题是缺乏电缆线路的在线监控手段,对于大多发达地区会对已运行老旧线路采用一些外在的在线监测手段,弥补运行监控的缺失。
[0003]但是,后期增加外在的在线监测手段不但成本高昂,并且监测效果也常常存在漏测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便利的对电缆线路进行巡查检修及保障用电安全,必须考虑在设计线路时就采用智能化和可识别电缆,以充分的技术手段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0004]目前所运用的电缆安全监测手段之一就是在电缆外表面敷设一根光纤用于监测电缆表面温度,但光纤敷设于电缆表面都会留有冗余,故在发生险情预警时不能准确定位及甄别电缆线路身份。另外,所测温度只是电缆周围环境温度,根本不能直接反应出实际的电缆运行温度,所以对于敷设在电缆表面的光纤测温作用不是很明显。再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面施工开挖可能会使电缆遭遇外力破坏从而导致停电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还有对于投运时间长的老旧电缆在发生故障后不能准确的从多根电缆中快速的区分开也是长期存在的电缆运行棘手问题。
[0005]因此,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保证人身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具有监测电缆导体运行温度、防止外破、且能自动识别身份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监测电缆导体运行温度、防止外破、且能自动识别身份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电缆的智能电缆。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缆,包括导体线芯,所述导体线芯外设有金属护层,所述金属护层上螺旋缠绕有光缆。
[0008]优选的,所述金属护层为皱纹护套,所述光缆螺旋缠绕布置在所述皱纹护套的轧纹内。
[0009]优选的,所述光缆为典型光缆或多排光缆,典型光缆包括用颜色涂层加以区分的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外为油脂填充,油脂填充外为钢管,钢管外为非金属护套。油脂用
以防止光导纤维在移动或振动时,光导纤维与钢管发生摩擦或碰撞时被破坏。在本实施例中,典型光缆为尺寸约1.5
×
3mm的长方体,较易内置在高压电缆的金属护套中。
[0010]优选的,所述多排光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多个光导纤维。
[0011]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数量为2~3个,相邻的外护套之间相连,且外护套的形状与所述皱纹护套的轧纹相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光缆螺旋缠绕布置在所述皱纹护套外侧的螺旋波谷内。
[0013]优选的,可以在对金属护层进行轧纹的同时将光缆内置在螺旋波谷内时,同时还可以采用定位模具将光缆压入波谷中。定位模具为与轧纹配合的弧形压块,弧形压块的中部设有可以穿过光缆的通道。弧形压块通过固定块连接有转动柄,转动柄带动弧形压块通过电机驱动随着轧纹的进行而随之移动,从而使光缆被沿着轧纹的螺旋线压在波谷内。
[0014]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皱纹护套的轧纹节距为20~30mm,轧纹深度为3.5~7mm,根据不同规格型号的高压电缆皱纹护套的轧纹工艺,在轧纹后即将光缆的绕包节距与轧纹节距相匹配绕在高压电缆缓冲层外,然后进行皱纹护套工序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保证光缆处于皱纹金属套的波谷处,避免电缆在弯曲等条件作用下皱纹护套对光缆的挤压。
[0015]优选的,所述光缆螺旋缠绕布置在所述皱纹护套内侧的螺旋波峰内,将光缆内置在皱纹护套的波峰处对光缆的保护力度极强,在电缆外层护套被破坏的极端条件下,光缆依然受到铝护套的保护。
[0016]优选的,所述金属护层为铠装钢带,所述光缆缠绕布置在铠装钢带的节距缝隙内,在铠装钢带的缝隙与光缆之间填充有绝缘弹性材料。
[0017]优选的,所述光缆的故障位置确定满足如下的计算公式:
[0018][0019]其中,
[0020]l为沿电缆轴向长度的故障点位置;
[0021]H为光缆或轧纹的节距;
[0022]D为光缆螺旋缠绕处的电缆直径;
[0023]L为光缆的长度。
[0024]光缆具备定位功能,当检测到哪个位置有问题就会在监测系统显示出光缆的长度L,以便准确确定故障位置。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通过在金属护层上螺旋缠绕光缆,可以通过螺旋缠绕的节距准确确定光缆的故障位置,以便在电缆出现故障后进行智能化识别。同时,通过将光缆置于皱纹护套的波峰或波谷内,或者将光缆置于铠装钢带的节距缝隙内,检测的温度为测电缆本身的运行温度。最后,通过皱纹护套或者铠装钢带的保护,可以避免地面施工开挖可能会使电缆遭遇外力破坏的问题,从而避免停电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因此,本技术达到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保证人身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定位模具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定位模具的部分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光缆的另一种安装工艺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图7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光缆的另一种安装工艺的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三维结构的示意图;
[0037]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典型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多排光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多排光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是图14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2]上述附图中:1、导体线芯;21、皱纹护套;22、铠装钢带;23、绝缘弹性材料;31、典型光缆;311、光导纤维;312、油脂填充;313、非金属护套;32、多排光缆;321、外护套;4、定位模具;41、弧形压块;411、通道;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线芯(1),所述导体线芯(1)外设有金属护层,所述金属护层上螺旋缠绕有光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护层为皱纹护套(21),所述光缆螺旋缠绕布置在所述皱纹护套(21)的轧纹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为典型光缆(31)或多排光缆(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光缆(32)包括外护套(321),所述外护套(321)内设有多个光导纤维(3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321)的数量为2~3个,相邻的外护套(321)之间相连,且外护套(321)的形状与所述皱纹护套(21)的轧纹相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螺旋缠绕布置在所述皱纹护套(21)外侧的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亮张亚姜雪迪阮康杰刘永红龚敏刘世力詹陶杨海艳朱俊宇许亮赵泽鑫熊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