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管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85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管涌装置,包括防管涌壁、阻水内袋和引水管,所述防管涌壁成围合状,所述阻水内袋设置在防管涌壁内,且阻水内袋的底部设有进水口,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引水管贯穿防管涌壁后与排水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管涌壁将管涌口围合起来,并在防管涌壁内通过阻水内袋来防止水从防管涌壁的缝隙流出,最终通过阻水内袋侧面的排水孔以及引水管将水流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管涌壁能直接安装,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同时配合阻水内袋的使用,使得水流不会从侧壁流出,防管涌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管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及防灾减灾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管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国土辽阔,水资源丰富,为利用好这水利资源,我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其中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近代的土石坝筑坝技术自20世纪50年以后得到发展,并促成了一批高坝的建设。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大坝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0003]土石坝及土石提防工程有诸多便利,但因临近设计年限或地质灾害等问题,多会出现管涌现象。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0004]目前,管涌险情发生时一般采用减压围井或反滤围井进行抢险。传统的减压围井是在管涌口周边使用土袋抢筑围井,抬高井内水位,减小水头差,降低渗透压力,以稳定管涌险情;反滤围井是在减压围井基础上,在井内填筑反滤料,防止地基下的砂层被掏空,加剧险情的发展。但是传统围井使用土袋抢筑,耗费人力物力大,必须将围井整体抢筑起来井壁不漏水后才能发挥作用,建造时间长,效率低,不能满足争分夺秒的抗洪抢险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简单、安装快捷、使用效果优秀的防管涌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管涌装置,包括防管涌壁、阻水内袋和引水管,所述防管涌壁成围合状,所述阻水内袋设置在防管涌壁内,且阻水内袋的底部设有进水口,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引水管贯穿防管涌壁后与排水孔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管涌壁内还设有过滤盘,所述过滤盘位于进水口的底部。过滤盘的设置能进一步过滤地基下的砂层,尽量减少砂层流出,防止堤坝、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盘为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且过滤盘的最小外径大于进水口的内径。过滤盘的尺寸大于进水口能更好的过滤泥沙。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水内袋的上部开口外沿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防管涌壁顶部固定的挂耳。挂耳可以采用塑料件,然后挂耳预先与阻水内袋固定,再将挂耳卡接在防管涌壁顶部,便可以方便的将阻水内袋安装在防管涌壁内了,操作便利,固定牢固。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位于阻水内袋底部中央,阻水内袋成圆柱状或者上部成圆柱状,下部成圆锥状,三个排水孔纵向间隔设置在阻水内袋侧壁上,排水孔通过球阀与引水管连接。设置高中低三个位置的排水孔,可以根据现场具体的管涌情况选择相应排水
孔进行排水,其他两个关闭球阀即可,使用比较灵活。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管涌壁包括多个塑钢板桩,且多个塑钢板桩首尾连接形成围合状。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塑钢板桩一体成型,包括弯折板以及设置在折弯板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折弯板由两个形成钝角的板片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带缺口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卡槽形状相匹配的卡条,通过两者的配合使得相邻的塑钢板桩连接。折弯板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一定的角度,使得拼合起来成围合状的塑钢板桩,满足管涌点现场的要求,且多个塑钢板桩之间拼装方便、结构比较稳固。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条的两端向内凸起形成弧形的第一凸块,所述卡槽整体呈C形,且两端向内形成第二凸块,两个第二凸块之间形成供竖板穿过的开口,所述卡条设置在卡槽的槽口内。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弯折板的两侧还设有用来提高整个塑钢板桩安装牢固程度的加强筒,且加强筒通过竖板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筒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正六边形柱体或者长方体。空心的加强筒内可以设置钢管或其他刚性柱体,进一步增加安装强度,有效降低防管涌壁被冲垮的风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通过防管涌壁将管涌口围合起来,并在防管涌壁内通过阻水内袋来防止水从防管涌壁的缝隙流出,最终通过阻水内袋侧面的排水孔以及引水管将水流引出。本技术的防管涌壁能直接安装,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同时配合阻水内袋的使用,使得水流不会从侧壁流出,防管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不带过滤盘);
[0022]图3为本技术的阻水内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阻水内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防管涌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多个塑钢板桩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塑钢板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的塑钢板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的标记为:1、防管涌壁;11、塑钢板桩;111、弯折板;1112、加强筒;113、竖板;114、第一连接部;1141、第一凸块;115、第二连接部;1151、第二凸块;1152、开口;1153、槽口;2、阻水内袋;21、进水口;22、挂耳;23、排水孔;3、过滤盘;4、引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
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管涌壁(1)、阻水内袋(2)和引水管(4),所述防管涌壁(1)成围合状,所述阻水内袋(2)设置在防管涌壁(1)内,且阻水内袋(2)的底部设有进水口(21),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23),所述引水管(4)贯穿防管涌壁(1)后与排水孔(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管涌壁(1)内还设有过滤盘(3),所述过滤盘(3)位于进水口(2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3)为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且过滤盘(3)的最小外径大于进水口(21)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内袋(2)的上部开口外沿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防管涌壁(1)顶部固定的挂耳(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1)位于阻水内袋(2)底部中央,阻水内袋(2)成圆柱状或者上部成圆柱状,下部成圆锥状,三个排水孔(23)纵向间隔设置在阻水内袋(2)侧壁上,排水孔(23)通过球阀与引水管(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管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管涌壁(1)包括多个塑钢板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方卫姜祖良宋莲萍肖桂宗高伯云宋少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泓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