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板桩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9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板桩和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竖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插设配合的安装孔和用于与第一延伸竖板插设配合的缺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面向第一延伸竖板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五凸条,所述两个第五凸条分别位于第一延伸竖板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延伸竖板配合形成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第六凸条,所述第六凸条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两个第六凸条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形成两个第二凹槽;本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相邻两块塑钢板桩的连接更为稳定。够使得相邻两块塑钢板桩的连接更为稳定。够使得相邻两块塑钢板桩的连接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板桩及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塑钢板桩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护岸是在原有的水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
[0003]现有的护岸一般是采用塑钢板桩,在板桩两侧设置CT圆弧型套接接头,通过匹配连接,形成整体连续的护岸板墙;在遇到转角处,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两个塑钢板桩进行转向连接,从而使组合后的塑钢板桩整体形状贴合建筑基坑或堤岸。
[0004]但现有的塑钢板桩具有如下问题:
[0005]1)、塑钢板桩的一侧为水,另一侧为泥土,以及泥土显著高于水面,从而导致塑钢板桩露出水面的部分会长久受到泥土侧的压力,进而导致该部分尤其是与水面交接的部分容易产生变形;
[0006]2)、相邻两块塑钢板桩的连接时,接头处由于接触面积不大,包围没有那么完整,故会使得连接处易松动,连接强度不高,有时为了连接更加紧密,会将CT圆弧型套接接头设计成紧配合,但这对安装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二,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钢板桩及其连接结构,能够使得相邻两块塑钢板桩的连接更为稳定且安装操作更加方便。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竖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插设配合的安装孔和用于与第一延伸竖板插设配合的缺口;
[0010]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面向第一延伸竖板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五凸条,所述两个第五凸条分别位于第一延伸竖板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延伸竖板配合形成两个第一凹槽;
[0011]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第六凸条,所述第六凸条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两个第六凸条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形成两个第二凹槽;
[0012]其中,所述两个第六凸条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凹槽内;以及所述两个第五凸条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延伸竖板穿过缺口,且第六凸条与第一凹槽之间、第五凸条第二凹槽之间均留有间隙。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板状结构,且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分与第一延伸竖板垂直相连。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延伸竖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平板部和弧形弯板部,所述平板部的外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且两个第一凹槽关于第一延伸竖板的平板部相互对称设置。
[0015]设置多个对称的凹槽,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尽可能多的相贴合,且贴合的位置分布均匀,使得连接处包裹充分,提高连接的强度。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背向第一延伸竖板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七凸条。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背向第一延伸竖板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七凸条,在两个第七凸条之间还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安装孔内壁、第一连接部表面相抵,且使得第六凸条与第一凹槽、第五凸条第二凹槽均相抵。密封条的设置可以提高连接处的防水能力,且密封条使得连接处更加紧密,减少晃动。
[0018]一种塑钢板桩,包括板桩本体,所述板桩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孔和缺口;相邻两个塑钢板桩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扣合连接,
[0019]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面向板桩本体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五凸条,所述两个第五凸条分别位于板桩本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板桩本体配合形成两个第一凹槽;
[0020]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第六凸条,所述第六凸条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两个第六凸条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形成两个第二凹槽。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桩本体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四竖板和第五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三竖板之间形成倾斜夹角,所述第四竖板分别与第三竖板和第五竖板之间形成倾斜夹角,
[0022]其中,所述第一竖板的外边沿向靠近第三竖板同时远离第二竖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竖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延伸竖板的外端相连;
[0023]所述第五竖板的外边沿向靠近第三竖板同时远离第四竖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竖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延伸竖板的外端相连。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板状结构,且第一连接部的中间部分与第一延伸竖板垂直相连;
[0025]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分与板桩本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带有缺口的矩形框并与板桩本体垂直分布。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背向板桩本体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七凸条。
[00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背向板桩本体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七凸条,在两个第七凸条之间还安装有密封条。
[002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一方面增加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将平行于第一竖板或第五竖板的拉力分出垂直于第一竖板或第五竖板的拉力的力,从而增加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9]另外,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包裹性更好,贴合程度更高,故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还留有间隙,方便在施工时,即使相邻两个塑钢板桩有些许位置偏差也能顺畅的进行插接卡合,同时相应的壁面相接触还能进一步提高密封能力。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塑钢板桩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塑钢板桩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塑钢板桩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塑钢板桩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技术塑钢板桩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示意图一;
[0036]图7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示意图二。
[0037]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2、第三竖板;13、第四竖板;14、第五竖板;15、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部;161、安装孔;111、第一凸条;112、第二凸条;131、第三凸条;132、第四凸条;101、第一延伸竖板;141、第二延伸竖板;151、第五凸条;152、第二凹槽;153、第七凸条;162、第六凸条;163、缺口;164、第二凹槽;17、第一拐角部;18、第二拐角部;19、第三拐角部;20、第四拐角部;21、加强板;22、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9]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15)和第二连接部(16),以及与第一连接部(15)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竖板(101),所述第二连接部(16)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5)插设配合的安装孔(161)和用于与第一延伸竖板(101)插设配合的缺口(16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上面向第一延伸竖板(101)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五凸条(151),所述两个第五凸条(151)分别位于第一延伸竖板(101)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延伸竖板(101)配合形成两个第一凹槽(152);所述第二连接部(16)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缺口(163)两侧的第六凸条(162),所述第六凸条(162)位于所述安装孔(161)的内侧壁上,两个第六凸条(162)与第二连接部(16)配合形成两个第二凹槽(164);其中,所述两个第六凸条(16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凹槽内(152);以及所述两个第五凸条(151)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164)内,所述第一延伸竖板(101)穿过缺口(163),且第六凸条(162)与第一凹槽(152)之间、第五凸条(151)第二凹槽(164)之间均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为板状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5)的中间部分与第一延伸竖板(101)垂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竖板(101)包括一体成型的平板部和弧形弯板部,所述平板部的外端与第一连接部(15)相连,且两个第一凹槽(152)关于第一延伸竖板(101)的平板部相互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上背向第一延伸竖板(101)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七凸条(15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上背向第一延伸竖板(101)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七凸条(153),在两个第七凸条(153)之间还安装有密封条(22),密封条(22)的两侧分别与安装孔(161)内壁、第一连接部(15)表面相抵,且使得第六凸条(162)与第一凹槽(152)、第五凸条(151)第二凹槽(164)均相抵。6.一种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方卫肖桂宗姜祖良宋莲萍高伯云宋少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泓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