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78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2
本申请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接线模块(4),自动接线模块(4)由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第一读取部件(461)、第二读取部件(462)、第三读取部件(463)、第四读取部件(471)、第五读取部件(472)、第六读取部件(473)、第七读取部件(474)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测试速度更快、测试数据更准确可靠、测试更安全、综合成本更低、可实现自动测试。可实现自动测试。可实现自动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指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有些地区将35千伏以下(大多数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称为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安装配变的场所与地方,即是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露天落地安装。
[0003]配电变压器是用于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国内变压器产品按电压等级一般可分为特高压(750KV及以上)、超高压(500KV)变压器、220

110KV变压器、35KV及以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通常是指运行在配电网中电压等级为10

35KV、容量为6300KVA及以下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配电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
[0004]现阶段对于配电变压器需要进行出厂检验时及正式在线使用前测试,通常是将不同的仪器分别与配电变压器相连接,对其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需要人工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接线,使得检验流程繁琐,耗费人工,工作效率低下,检验成本较高,为了提测试的效率,行业内研发成功了缩合测试平台。
[0005]CN114325499A公开了一种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台架、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上方,用以实现人机交互;所述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空载负载测试仪依次叠放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一侧;所述变频程控电源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另一侧;所述集成测量线路切换单元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升压器安装在移动台架上;所述工控机、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空载负载测试仪、变频程控电源以及升压器均连接到集成测量线路切换单元。其集成度高,避免重复接线,检验流程简单,节约人工,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0006]CN214201623U公开了一种综合型能效测试平台,包括开关柜、整流装置、直流母
线、异步电机逆变支路、变频电机逆变支路、充电桩能效检测支路、变压器能效检测支路、被试电机检测电路;所述被试电机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低压测量装置、被试电机接线箱、被试电机、负载电机、负载电机接线箱、负载电机逆变器,负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负载电机接线箱、负载电机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所述变压器能效检测支路包括被试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第六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三断路器,所述充电桩能效检测支路包括被试充电桩、充电桩负载、第五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其可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对不同容量、不同类型的电机、充电桩及变压器开展能效测试的功能。
[0007]然而,现阶段,配电变压器的测试还存在以下缺陷:1、测试数据量大、需要不断地接线、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不能自动接线;2、测试效率低、不能自动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揭示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接线模块,自动接线模块由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读取部件、第二读取部件、第三读取部件、第四读取部件、第五读取部件、第六读取部件、第七读取部件构成;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相互平行,第一竖杆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的一端,第二竖杆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的另一端,第三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的中部,第一竖杆与第一横杆相垂直,第一竖杆的轴线、第一横杆的轴线、第二竖杆的轴线、第三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的长度,第三竖杆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的长度;第二竖杆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一端,第六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另一端,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与第二竖杆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四竖杆上,第二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六竖杆上,第三读取部件套装在第七竖杆上;第一纵杆的轴线与第二竖杆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的轴线、第四竖杆的轴线、第六竖杆的轴线、第七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相平行,第一纵杆的轴线与第一横杆的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第三竖杆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一端,第九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另一端,第九竖杆比第十竖杆更靠近第八竖杆,第十竖杆比第九竖杆更靠近第十一竖杆,第三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八竖杆上,第五读取部件套装在第九竖杆上,第六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十竖杆上,第七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十一竖杆上,第二纵杆的轴线与第三竖杆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的轴线、第八竖杆的轴线、第九竖杆的轴线、第十竖杆的轴线、第十一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与第一纵杆相平行;第一竖杆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的内部与第一横杆的
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的内部与第二竖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的内部与第一纵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的内部与第四竖杆的内部、第六竖杆的内部、第七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三竖杆的内部与第二纵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的内部与第八竖杆的内部、第九竖杆的内部、第十竖杆的内部、第十一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的下端都是中空的;第四竖杆的内部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接线模块(4), 自动接线模块(4)由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第一读取部件(461)、第二读取部件(462)、第三读取部件(463)、第四读取部件(471)、第五读取部件(472)、第六读取部件(473)、第七读取部件(474)构成;第一竖杆(41)、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相互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41)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一端,第二竖杆(43)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另一端,第三竖杆(44)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42)的中部,第一竖杆(41)与第一横杆(42)相垂直,第一竖杆(41)的轴线、第一横杆(42)的轴线、第二竖杆(43)的轴线、第三竖杆(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41)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44)的长度,第三竖杆(44)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43)的长度;第二竖杆(43)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431)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一端,第六竖杆(432)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433)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另一端,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431)与第二竖杆(43)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461)套装在第四竖杆(431)上,第二读取部件(462)套装在第六竖杆(432)上,第三读取部件(463)套装在第七竖杆(433)上;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二竖杆(43)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451)的轴线、第四竖杆(431)的轴线、第六竖杆(432)的轴线、第七竖杆(433)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相平行,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一横杆(42)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第三竖杆(44)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441)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一端,第九竖杆(44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443)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44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另一端,第九竖杆(442)比第十竖杆(443)更靠近第八竖杆(441),第十竖杆(443)比第九竖杆(442)更靠近第十一竖杆(444),第三竖杆(44)、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471)套装在第八竖杆(441)上,第五读取部件(472)套装在第九竖杆(442)上,第六读取部件(473)套装在第十竖杆(443)上,第七读取部件(474)套装在第十一竖杆(444)上,第二纵杆(452)的轴线与第三竖杆(44)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的轴线、第八竖杆(441)的轴线、第九竖杆(442)的轴线、第十竖杆(443)的轴线、第十一竖杆(4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与第一纵杆(451)相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41)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41)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41)的内部与第一横杆(4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42)的内部与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43)的内部与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451)的内部与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七竖杆(433)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
三竖杆(44)的内部与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452)的内部与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的下端都是中空的;第四竖杆(431)的内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武程威吴军超宋志涛王国良熊艳斌吴青刘凯吴新华张玲占才鹏章虹张岚韩娜周海芬陈明山王虹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